以"站在高处"为话题的议论文

第1个回答  2014-01-05

                                          视野决定生命的高度

  古人强调为人要立志,而志当存高远,其中要达到高远的境界是全句的重中之重。而要立高远之志没有开阔的视野是不行的。所以视野决定一个人理想的高度,进而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诗圣”杜甫描绘的他的视野。置身五岳之尊之上,诗人的视野中容纳了万里河山,天下苍生。这视野也就把这河山的锦锈和万民的疾苦映射到杜甫的脑海,烙印在他的心底。于是在国破家亡,生灵涂炭之时,视野中的景象搅动诗人的灵魂,忧国,哀民,伤往事,种种愁思在诗人胸中翻腾,最终如火山一样喷涌,化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绝唱。这种于国于民的责任感使杜甫成为中国文人爱国忧民的楷模,也使他的诗作上升到“诗史”的高度,千古流芳。

  视野于人如此,于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中国近代的衰落就是最好的历史证明。

  古代的中国被西方人看成是巨人,无论是疆域人口,还是科技文化都远出西人之上。但是,自明中期之后形式却急转之下,原因何在?中国锁国了,中国睡着了,做着天朝上国的大梦。眼闭上,视野也就消失了,我们的视野中没有西方人的坚船利炮,没有西方人的机器铁路,有的只是梦中的繁花似锦。

  西方人开始疯狂对外殖民扩张,世界风云在变化。但我们看不到。终于,西方人的巨炮在中国的国门炸响,摧毁了中国几千年的大国尊严,由当初一等一的大国沦为列强手中的玩偶。

  由是我们开始开眼看世界,看到了真实的世界,开阔自己的视野,才有了今日中国的大国崛起。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没有开阔的视野就会妄自尊大,不思进取,也就不会有大的作为,最终成为庸碌市侩。

  同理,一个国家没有开阔的视野,也必然会夜郎自大,落后于人,受别人欺侮。

  所以,如同一首歌中道:“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你擦亮眼!”让我们擦亮眼,保持明洁的视野,看清世界和脚下的路,不断追求生命的新高度,追求国家发展的新高度!


   让心站在高处

  我相信心有多高,视野就有多大。

  读罢了千百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终于有所领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又岂只是我们的肉体!我们的灵魂,我们的心,也惟有登高方能博见啊!

  让心站在高处,给它一片辽阔无遮的视野!

  不论身在何处,心有多高视野就有多大。一个人,若是心在幽暗一隅,哪怕身世显赫也终难成大器;一个人,只要心在挺拔山巅,纵使身处茅檐之下,也必能名垂青史。

  就如同宋徽宗赵佶,他身为一朝天子,统御九州,却只知终日写字作画而完全忘记了自己肩头沉甸甸的责任,这历史悲剧正是因为赵佶的心停留在“文人”的位置,却从未到达“帝王”的高度,山石花鸟已将他的视野填满,再也容不下天下苍生。

  而又如杜甫,一生仕途不顺,颠沛流离,本应只求温饱足矣,却始终放眼天下,心怀苍生。“三吏”“三别”写尽了百姓的苦难,他用文人的笔,写成了一部史书。身居漏屋之下却仍不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也正是因为他的心站在了峰巅,让他看得到天下的苦难与黑暗,“诗圣”,指的不仅仅是他那传诵千古的诗句,更是他眺望苍生的心灵。

  历史的滚滚洪流冲走了多少姓名,而冲不走、抹不掉的,恰是那站在高处的心灵,那般广博无限的视野,才能把名字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令后人瞻仰叹服。

  当年身处“文革”之中的邓小平,便对你我充分讲明了这个道理。常人受难,只号衣食之急;伟人落难,仍心念万里。三年时间,小平在乡下种菜喂鸡,而在他胸中,改革的大潮在他胸中涌动,如长江在峡、黄河在壶;被限制了的生活却禁锢不了他在苍穹翱翔的心,也丝毫遮挡不住他那看到了世纪大潮,看到了“弯则通”的视野!于是中华崛起,举世皆惊!

  人的一生,不妨看作是心灵登高的一次旅程,随着视野的开阔,我们眼中乃至心中便再不是“蜗角虚名”和富贵荣华,而是天下,是时间与空间,梦想与现实的交织!

  让心站在高处,让我们的视野不畏浮云!


                                                  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

  庄子一句“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瞬间点悟了多少空虚的灵魂。很多东西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到,不是由于我们的五官有缺陷,而是我们内心的视野还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与万紫千红无缘。

  诗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实,如果内心视野狭小,即便身在高楼,对眼前的一切也只是视而不见。如果心灵足够开阔,何需费力登高,眼前这一切就足以够我尽情倘佯。

  关于苏轼与佛印,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苏轼与佛印在一起打座参禅。苏轼先开口说话了。他问佛印:“你看我这个样子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很高兴,然后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吗?像一堆牛粪!”苏轼这话后来被其妹苏小妹一语道破:“哥,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佛印看你象尊佛,说明他心里有佛。你看佛印像堆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苏轼未曾体味到真正的佛理,因而眼前是“牛粪”,而对于心内有佛的佛印来说,一切皆可为佛。一个人心灵的感悟力,就这样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

  开阔我们的视野,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味世间各种美好的存在。

  释加牟尼拈花,只有伽叶微笑。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眼见到了,但却体味不到美之所在,因为我们的心灵还不够宽广。当你拥有了一种拈花微笑式的感悟能力,你就会发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宇宙。

  万物都有其美之所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面对滚滚长江水,孔子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苏轼更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迈和对英雄的崇敬悼念。黄河也对李白有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启发。

  开拓我们的视野,需要的是一颗善于发现,善于领悟的心灵。存着一颗寻找美的心灵,你会发现,世界如此之大,美好如此之多,自然对自己是多么的厚爱。你可以用心灵去完成天地一番逍遥游。


                                                   开阔眼界收获美妙

  童年的奇真异幻早已如梦般逝去,少年的浪漫往事也在风的日历中飞散离去。而心底的美妙却始终让我坚守着一种永恒。而那番美妙源于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视野。

  孩提时,在纯真幼稚的童话中,无数个思绪的梦在脑海中飞扬。我时常倚在床边,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勇敢的黑猫警长,我时常靠在窗前,仿佛自己就是那个神笔马良。童话让幼小的我可以穿越时空,忘却烦恼,不大的眼中却看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童画世界。童话开阔了我的眼界,童话壮大了我的视野,童话让童年缤纷多彩!

  一部伟大的著作它会让你去经历一些现实中不能经历的事,它会让你游历到一个你现实中没有时间去游历的世界。在书中,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转瞬即逝的感动,而是做人所必备的才智和勇气,还有那份眼界开阔的美妙!

  在灯下秦淮河的桨声中我隐陷辨出了父亲那苍老的背影。在寒夜的小桔灯下我看到了童真的无私和母爱的伟大。在泰戈尔园丁和飞鸟的温情对白中我理解了生命的芳醇,在那浊浪排空的海域中我看到了老人对海不屈的抗争!没有开阔的视野我不会如此真实地彻悟无言的父爱、温馨的母爱。没有开阔的眼界我不会了悟生命的真谛。开阔眼界后收获的美妙让我对生命肃然起敬。

  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行。驾起这艘船可以让我们的视线延长到几个世纪以外。眼界开阔后心中拥有了对历史的认识,对现实的反思,对未来的向往。

  眼界开阔后,我参观了三毛用垃圾装扮起的世界上最美的家园。我理解了拾荒者梦想成真后的深刻的快乐。我不必再惊异于三毛会快乐而幸福地生活在那一片不毛之地,反而平添了几分对撒哈拉的神往。是三毛的《拾荒梦》让我收获了这番大饱眼福的美妙。

  曾经读到一句话:有时会被梦吓得从床上滚下来,害怕会再来一场文革。当时心生怀疑文革真有那么可怕?可当读到巴金的《随想录》时才深深理解了老人的惧害,面对那部“说真话的文集”才真正明白那是老人对心灵无情的拷问。是阅读让我开阔了眼界,收获那一份幡然醒悟后美妙。

  灯下,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一本墨香浓浓的名著,聆听成功的绝响,了悟生命的真谛。眼界得以开阔,在你的视野中定会让你收获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美妙!

                    站在高处看世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高处看世界,世界将是另一番景象,而人的心灵将是别样的清爽和豁达。

  去年刚放暑假时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特别晦暗的时光。倒不是因为我的学业成绩排名亮了红灯,而是平时一向排在我之后的同桌,这次竟然排在我前头。她的姓名,沉沉地压在了我的心头,压得我真有点喘不过气来。愁苦之中我不禁扼腕长叹:“上帝啊,既生瑜,何生亮也!”

  不久,一次偶然的苏杭之旅,让我的心胸改变了“景观”。

  那天阳光很好,空气清新。早上一醒来,爸爸就告诉我一个惊人的好消息,爸妈单位也放了长假,他们要带我一起去苏杭旅游。“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去苏杭旅游是我多年的梦想,今日如愿以偿,我高兴得跳起拉丁舞来。未了,还破天荒地搂住爸爸的脖子,“狠狠”地亲了他一口。

  第二天上午10时许,飞机在跃华机场缓缓起飞。我坐在机舱的舷窗边,眺望窗外的风景,随着飞机的逐渐升高,窗外的行人、车辆、楼群馆舍,在我的眼中不断变小,变小,接着一一模糊了,消逝了。当飞机真正升入高空,我忽然发现舷窗外已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何等的景观!透过舷窗俯瞰,白云朵朵。东边原是海峡的惊涛骇浪,这时却如冰湖镜面上浅浅的斑纹,反射着粼粼的波光;西边,山峦田畴,相衬相依,融合成一幅淡青色的水彩画。尤其令人惊诧的是,爸爸指着飞机刚刚掠过的一抹山峦告诉我,那就是令人仰望的巍巍泰山!

  看着那抹渐渐远去的淡黑色,我的心胸也豁然开朗:大千世界,还有比泰山更加高大的东西吗?但当站在一定的高度时,泰山也会变得如此之小,没有了往日的巍峨和神圣。站在高处看世界,真是别有一番景象啊。想到这里,我不禁有点神清气爽了。

  扪心而思,我忽然觉得,世界的大小,心绪的好坏,人生的苦乐欢愁,全都取决于你所处的高度。若将自己的心灵置于名缰利锁的沼泽之中,目之所及便全都是尘嚣纷扰,致使自己的心灵蒙受尘垢,流淌泪水。而站在人生的高处,那么目之所及将永远是壮阔坦荡、清明澄澈;若能够跃上新的心灵台阶,登上新的心灵阶梯,从而抵达高尚、宽容、至善至真的境界,那么人的心胸就更会“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壮美无限了。

  站在心灵的高处看世界,我不禁仰天而歌曰:运筹帷幄,羽扇纶巾。瑜亮共生,天公睿智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