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怎么看待吃饭的

如题所述

佛门的斋饭

一粥一饭一饮一啄不可恣意贪食 http://hi.baidu.com/%B3%BE%B7%B2%D2%BB%C3%CE/blog/item/6f7e5bd75ad2672506088bd4.html

从印度到中国,经历了悠久的时间与广大的空间,僧人「食」的来源、形式、内容、时间、次数乃至执事人,已有了改变,但小小的一钵里,盛满的永远是十方的护持与僧人的自省,在一粥一饭、一饮一啄间,不断地提醒著每个时代的僧人。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如果能吃饱穿暖后,最好还能吃得好,穿出地位;对出家僧人而言,要能专心办道,首先也是必须安顿色身,但佛陀教导比丘将食物视为「药」,只是以食物治疗饥病,滋养色身,长养慧命,不可恣意贪食。

原始佛教时的僧人以乞食为生,在律藏中关於「食」的规定非常多,都是佛陀依著当时的情境而加以制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民情风俗,中国僧人食物的来源、形式与内容,就产生了另一番新的风貌。

农禅生活 自耕自食

佛世时,比丘们身披袈裟,手持著钵,四处乞食游化,只有在雨季里,才回到精舍或固定的一处结夏安居,此时不再出外托钵。对僧人而言,「乞食」蕴涵著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是降伏骄慢,不贪美味,毫无选择,专心修道;另一方面则是藉著乞食因缘与居士接触,给予布施种福田、说法的机会。所以,乞食是僧人的正命,垦土掘地、种植蔬果以致伤害生命,这是原始佛教所不许的。

佛教初传中土,中国沙门仍然坚守著佛陀的遗教,后来僧人逐渐放弃托钵乞食的方式,最早可见的记录是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西元四○五年)道恒的《释驳论》中指出当时沙门「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可知当时僧人已开始耕种了。

为什麼中国僧人无法再过乞食的生活呢?这与中国的民情及僧团在中国的发展有关。

在中国的文化里,「乞讨」是卑贱的行为,何况在普遍重视劳动的大社会,僧人乞食,被视为「不事劳作,不事生产」,难以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与尊敬;其次僧团人数不断增加扩大,寺院又位处偏远,端赖托钵乞食有实质的困难。在此情况下,自南北朝以降,皇室贵族以赐田与舍田的方式供养僧人,不再直接布施饮食;相对地,僧团也必须自行组织生产的方式,以便自给自足。

到唐朝时,马祖大师创建丛林,百丈禅师立下清规,正式开启中国僧伽生活新型态,僧人开始过著「昼而农、夜而禅」自耕自食的农禅生活,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身体力行的高风亮节,成为后代僧人效法的榜样,在作务中修行也成为僧人奉行不渝的信念。

菜根香,佛门悲心长

比之原始佛教的饮食,中国佛教最突显的是「素食」。在佛世时,僧人既是乞食,居士供养什麼,比丘就接受什麼,因此佛陀并未禁止僧人食肉,除了象肉、马肉、龙肉、人肉不得吃,其余肉类,只要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三净肉),皆可接受(见四分律)。

而大乘佛教是严禁肉食的,《梵网经菩萨戒本》即指出「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涅盘经》中也说「食肉者,断大慈种」。以慈心戒杀素食,正是悲悯众生、长养大乘慈悲的表现。

中国僧人素食也和笃信大乘佛教的梁武帝有莫大的关系。公元五一一年梁武帝召集诸沙门立誓永断酒肉,并以法令公告,违者严惩。由於帝王的推动,加上中国寺院自耕自食,广大的庄园提供素食来源,这项教团改革,收到极大的成效,直至今日中国佛教僧团仍坚行素食。

以往的寺院经济普遍贫困,加以僧人勤俭,腌酱特多,每日斋饭,除中午一餐吃饭外,多半食粥,佐以陈年腌菜。现今台湾拜经济成长之福,僧人的饮食也随著转变,诸如素食人口快速增多,素食馆相继设立,素食制成品种类多样化了。近几年更刮起回归自然之风,清淡的生食、素食自然成了新时代的宠儿,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它已渐渐脱离了宗教的素食了。

二时过堂 食存五观

「过堂」,也是中国丛林中特有的仪制,它在僧伽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午斋的过堂,是出家人五堂功课中的两堂。

当云板响起,大众搭衣鱼贯进入五观堂,依序就坐,向上问讯后维那起腔,大众齐唱「供养偈」,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面对充饥养身的食物时,僧人再度提醒自己,不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追随先圣先贤。早斋唱「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午斋则唱「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接著维那师呼僧跋后,大众便开始用斋。丛林过堂多使用碗盘,少数寺院使用钵,碗盘皆有一定位置,不得恣意摆放,添汤加菜由行堂服务,也不得出声、恣动。在饭食中须心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方受此食。)并摄心用功,或持佛名号或参「吃饭的是谁」。末了,大众唱结斋偈「……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 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感念信施护持,回向众生皆得圆满。

整个过堂是一个安静的用食过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会在此时向大众宣布,称为「表堂」。每月初一、十五或特殊节日便加菜劳众,或有居士斋僧布施也加菜。

中国佛寺通常在大殿外右侧会设个小小的施食台,体恤饥困的众生。它是根据佛经中「旷野鬼神众」及「罗刹鬼子母」的典故而来,大众过堂时,都由一僧人负责出食,将七粒米或指甲许的面条,透过观想及大众的加持,施食给众生,愿他们同得饱满并去除悭贪。

简朴的丛林用斋,象徵的是高远的智慧与宽广的情怀。

持午不易 提供药石

佛制僧人日中一食、过午不食,中唐以前中国僧人皆严格持午,渐渐地,也如同乞食一般,经过时空的演变、适应而被放弃了。因为中国地理的南北幅员广阔,加上僧人的自耕自食,劳动量大,僧人终於放弃传统的佛制,寺院正式提供晚餐,称「药石」,药石皆吃粥,也称「晚粥」。

而禅堂禅七期间,整日皆有活动,打坐、跑香交替用功,体力耗损甚钜,所以一日用餐达四、五次,除早粥、午饭外,下午吃午粥(点心粥),晚上八点还吃一餐,也是吃粥或馒头,称为「放参」。

另外,还有出外求法的行脚僧,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因缘下,吃饭时间和食物没有保障,不受过午不食的限制,可以说什麼时候得到食物,就什麼时候吃,不过,当他们到禅堂挂单时,就必须随众,百丈清规附旦过堂规中,就针对云水僧这麼规定:「一近午到,午饭随众;近晚到,晚粥随众;时过始到,补吃;晚到一宿,次日午饭即行。」

中国僧人既不能严持过午不食戒,须用何种心态用药石呢?明朝莲池大师所著的《沙弥律仪要略》提到「必也知违佛制,生大惭愧,念饿鬼苦,常行悲济,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说明了僧人用药石时须心存警惕,具足惭愧和慈悲。

香积厨中出祖师

中国僧人必须自行炊煮,负责僧众饮食的执事人便因应出现了,在百丈清规中记载了以下的执事:

一、典座:职掌大众斋粥一切供养。

二、饭头:负责煮粥饭。

三、行头:於斋堂中执劳役。

四、火头:负责烧饭锅。

五、水头:负责大寮茶房及各堂缸水,常令盈满清洁。

六、菜头:负责煮菜。

七、桶头:负责洗净斋堂菜桶、饭桶。

八、磨头:负责磨米麦、作豆腐。

其他尚有炭头、茶头、锅头不等,各寺院因时因地而设,并不统一。

中国寺院丛林并有严格的厨房规约、库房规约,注明各执事的职掌及应具备的知见,如「寸薪粒米当知来处之艰难……更当思调和夫众口,酸咸适味、香软得宜,慎重烹饪,勿生轻忽,以供养为怀……粥饭三时,不得一朝失误……」作为僧人领执的指南,在执事中培养奉献喜舍的精神,更要反观自己的用心处。因此古来许多伟大的祖师皆出自大寮(厨房),如雪峰禅师当过饭头,沩仰禅师当过典座……「莫谓执事之外,更无所营,须知运水搬柴,无非佛事;舂米作饭,正好参求。」虽然中国僧人不再出外乞食,却在执事,尤其大寮执事中,互相护持,滋养色身、慧命,开辟了另一个成就道业的最佳坛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11
要了解有情身心的活动,不仅从种类方面分别,必须从生命方面去观察。有情生命的延续,就如灯一般,必须时时添油,使它能继续发挥光明。使这个光明能永远的延续下去,维持有情一期生命主要的因素,就是饮食。佛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食得住世,摄受长养。云何为四?谓一麤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杂含一五,八三)饮食于有情生命不仅增加新的活动力,并于体质上增加了营养,使一期生命得以延续,并且能使精神体质历久而不衰。「诸比丘,于此四食,有喜有食,识住增长故……诸行增长,诸行增长故,当来有增长。」(杂含一五,八三)明白的说出,饮食不独能延续有情现前的生命,并且能延续当来的生命。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长含集经)古时印度苦行外道,因为找不到解脱苦的方法,迷信宿作因,于是尽量逼迫的吃苦,减少饮食,或一日一食,或二三四五六七日一食,或食树皮,或食草根,存着「苦尽甜来」的幻想。释尊初出家,依仙人学,雪山六年苦行,日食麻麦,也受了苦行的影响。后来觉得这个非究竟之道,故接受牧女献乳,恢复身体的健康,才于菩提树下完成正觉。可见饮食不特有益于有情的色身,法身资养,虽不要饮食,但需假借色身而修,无形中饮食于法身也有间接的助缘。故根本说一切有部(第二九,一五三)说:「若无事断食者,得越法罪。」可见饮食于我们修道者是多么的重要呢。

麤抟食 或曰段食,即是我们日常食料所成的饮食,可以分成一段一段的食。饮食为滋养色身重要的原素,延长有情生命的根本,特别我们人间的有情,一日不可少的——食。故佛说:「聚生之类,以此四食流转生死,从今世至后世。」(增含苦乐品)
触,即是根、尘、识和合所发生的感觉。这里所说的触食,当然主要的是指如意的乐受而言。因为在如意感觉上——乐受,才能使身心得到快慰的喜悦,精神才能畅旺,如同吃饭一样能增长身体的营养,活动力增强。因有这样的效力,故叫做食。不如意的感触,能使人苦闷烦恼,或刺激精神,甚至失望,都有损身体的健康。身体疲惫时,需要卧睡按摩,也能增长身体的精神。中阿含伽弥尼经说:「身粗色四大之种,从父母生,衣食长养、坐卧、按摩、澡浴,强忍……。」可见有情生命的延续,不仅需要饮食,犹需要触食,饮食只能增长肉体的营养,触食能增长精神的畅旺,为精神生命重要的因素。
意思,即思心所的愿望,简捷的说,就是心思的希望,有情生命,不但需要饮食来滋养,并且需要理想的希望来鼓励,使其精神奋发,身心安乐。
这个识,不是第六意识的识,乃十二因缘中无明、行、行缘识的识。这个识,又名「执取识」,即执取有情的身心为自体,能使生命延续,发展身心的力量。杂含(一二,六五)说:「识有故名色,识缘故名色有,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这个有取识,不特为有情生命延续重要的因素,并为有情新生命再造的主体。

参考:《阿含概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1-13
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ãla)
钵食 (Piõóàpàta)
我如理省察所受(食)用的团(饮)食,不是为了嬉戏、不是为了庄严,只是为了这个身体继续维持,为了停止伤害,为了支持梵行,如此 :我将因此灭除旧受(饥饿之苦),不产生新受(吃太饱、消化不良之苦),我将维持生命,没有(饥饿引生的)过失,而且安乐地生活。

界差别与厌离想的省察诵
这些只是因缘和合法而已,它正随著它的因缘转变。这些(饮)食,以及食用这些(饮)食的人都是因缘和合法,不能保持不变的,没有实在的我,随著因缘生起,也随著因缘而灭。这些(饮)食本来并不是可厌的,当它被食进这汗臭的身体之后,它也同时变成可厌的。

这是出家戒,但佛弟子应当以此培养正见。
第3个回答  2010-01-10
佛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上云:
“...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 。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所以佛教提倡吃素,不食众生肉。不食五辛(五辛乃是葱、蒜、韭、洋葱、兴渠)。吃熟食,不生吃。
第4个回答  2010-01-10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如人体生病,乱投药石是无效的,要对症下药, 病才会痊愈。现在我们以观想治心内的心病,这便是良药。吃饭也是良药,它 能治疗我们的身体,使身体饱满,精神充足,才能修道,故说正事良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