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面临哪些困难?

如题所述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如下:
1。体制结构仍然不合理,长期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影响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依然存在,重大改革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2、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东海岸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扩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3、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低、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改变。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4、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
农业生产资料、部分农副产品和部分工业品价格的结构性上涨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5、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宅、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
解决方案如下:
1、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经济发展是通过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达到经济量的增长。“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9
一是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却未能充分关注正在成长壮大的国内市场和中等收入群体,国内消费潜力挖掘不足。

二是大部分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只能获得较低的附加值,无法在品牌和技术方面获得国际竞争力,导致自身发展的主动性减弱,容易受到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制约。

三是自身比较优势发生变化,劳动力仍然丰富,但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廉价要素不再是竞争优势,而资金供给相对充裕,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逐步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正成为新优势。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看,在量的方面,我国现在的经济总量已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但经济结构存在问题:

一是投资比重过大而消费比例不高,如2019年的资本形成占比为43.1%、最终消费占55.4%,而发达经济体的最终消费占比普遍达到70%-80%,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人均GDP,且不同人群之间的可支配收入差距非常大,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仅约1000元的人数竟高达近6亿人,这部分人口的消费水平相应也很低。

在质的方面,全国市场体系仍未到达统一、竞争、有序、开放的状态,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亟待解决。

如区域之间存在行政壁垒和行政垄断、市场信用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交易成本,阻碍了商品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无法满足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不利于企业立足国内需求发展全球产业链集群。从国际环境看,逆全球化渐成潮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充满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近些年,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积蓄力量,但贸易保护主义出现重新抬头的倾向,部分国家和企业已将产业链和供应链转移回国内,或按照地域相近原则进行重新布局,中国作为缺乏核心技术的国家,在产业链和供应链安排方面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些新情况都不利于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