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1956年2月,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决定在重庆创建“重庆第二机械工业学校”,为轻武器制造行业培养中等技术人才。
1956年9月1日,学校在西南工会干校礼堂举行了“重庆第二机械工业学校成立暨开学典礼”。
1957年初,学校改由国家电机部领导,更名为“电机制造工业部重庆电机制造工业学校”,专业增设电机制造、企业管理,改自动武器制造为机器制造专业。
1958年7月,学校由一机部(1958年3月,电机部与一机部合并)移交四川省机械工业厅领导,改名为“重庆电机制造学校”。
1959年8月,学校首届学生654人毕业。
1962年4月,一机部将学校收回直管,校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庆机器制造学校”。
1967年到1968年间,由于“文革”的影响,学校陷于瘫痪。
1970年2月,一机部、财政部军管会决定停办学校,改为工厂,定名为“四川省重庆第三机床厂”。
1973年,经四川省革委批准,恢复“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当年7月招生。复校初期,学校与工厂建制并存。
1978年,重庆市委决定新建渝洲大学,其工科部设在该校。
1981年12月,重庆市政府决定恢复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原体制,将重庆第三机床厂划为学校校办工厂。
1985年10月以后,学校向国家教委职教司、机械部教育局提出申请使用世界银行80万美元贷款,成为首批接受世界银行专项贷款扶持建设的职业院校。
1992年12月,经市政府园林式单位检查验收组评审合格,学校被命名为“市级园林式单位”。
1993年7月,学校被四川省政府授予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称号。
1994年7月,学校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1995年,学校率先试办五年制高职。
1999年9月,重庆机器制造学校与重庆机械职工大学合并。
2000年6月,升格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大中专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02年3月,学校被教育部、澳大利亚发展署确定为中国(重庆)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学校。
2002年11月,经教育部和财政部审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03年12月,经教育部等七部委批准为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定点高职院校。
2004年,在重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评定为“优秀“。
2006年,进入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2009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通过教育部和财政部验收。
2010年7月,学校整体搬迁入住渝北空港新校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