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火炮的杀伤效率远远超过了步枪和机枪。根据战后的一些数据统计,二战中有60%左右的士兵伤亡都是由火炮造成的,可以说火炮是二战时期的“头号杀手”。为了躲避炮弹的袭击,二战时期的士兵都会在战场上挖散兵坑。散兵坑属于一种简易的工事,一般散兵坑能够容纳一到两名士兵,士兵们躲在散兵坑中射击,同时也依靠着散兵坑躲避炮弹和子弹的攻击。
散兵坑对防止炮弹的攻击有很强的作用,炮弹杀伤士兵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这种冲击波能够震碎士兵的内脏,将士兵的身体撕裂。即使士兵没有位于爆炸的中心方位,也仍然无法躲过冲击波的攻击。不过冲击波都是横向扩散,如果士兵躲藏在散兵坑里面,就能够依靠着散兵坑抵消掉大部分冲击波的威力。
第二种方式是爆炸产生的碎片,炮弹碎片是火炮最主要的杀伤方式,炮弹在爆炸的时候会释放出来大量的碎片,这些碎片的形态各异,比子弹的杀伤力更强。因为炮弹碎片的杀伤范围极大,杀伤的威力也比较大,只要士兵位于炮弹碎片的攻击范围内,基本上都会被炮弹的碎片击中。而士兵躲在散兵坑里面,则能够有效地躲避炮弹碎片的攻击,即使士兵被一些威力巨大的炮弹碎片击中,炮弹碎片在穿透泥土后威力也已经大打折扣。。
第三种方式是爆炸产生的巨响,因为爆炸的声音比较大,在爆炸中心的人即使没有被冲击波和弹片击中,也会被爆炸产生的巨响震死。因为散兵坑没有隔音的能力,如果炮弹落在散兵坑附近,散兵坑内的人仍然会受到炮弹爆炸产生的巨响的伤害。总的来看,散兵坑能够防御住炮弹爆炸的大部分伤害,有效地保障士兵的生命,因此士兵在作战的时候挖散兵坑,肯定有躲避炮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