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含义

如题所述

格物致知[1]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é wù zhì zhī,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中文名
格物致知[2]
拼音
gé wù zhì zhi[2]
出处
《礼记.大学》
释义
探究事物原理,获得智慧与感悟
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
快速
导航
字词本意

历史观点

来源

问题根源

应用
拼音
gé wù zhì zhī

格物致知
ㄍㄜˊ ㄨˋ ㄓˋ ㄓ[2]
字词本意
【解释】
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2.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示例】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严复《原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格物致知: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凌洛释)
全唐文六百三十七卷解释如下:
曰:“敢问‘致知在格物’何谓也?”
曰:“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复性书》
实事求是
“格物致知”包含“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现今流行观点与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心得感悟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仅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伪学
虽然朱熹乃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但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主流,并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者的普遍赞同。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当时还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而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更加大力批判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学说观点。但因为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就被官方采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而自从明太祖开始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权威以后,朱熹学说更是成为明清两代历时五百余年在科举应试上的官方教条观点。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成为后世社会上的普遍流行观点。所以在清末的洋务学堂中,就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
历史观点
“格物致知”[1] 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明末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而由刘宗周至今,又历三百余年,更增加了许多不同见解。中国历代学者对于“格物致知”的观念争议,以下就重点例举一千余年来儒学界的主要各家解释原文:
东汉
【郑玄】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3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学生曾子所著《礼记.大学》里的八条目,而“格物致知”更是儒学思想中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我们普通人逐渐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条件。

两千多年以来,“格物致知”一词的名家解释近百种。2012年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还有解释为“格除物欲,获得智慧”的,有解释为“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的。等等等等。

太多的解释让我们后人无所适从,到底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把“格物”仅仅理解为“格除物欲”是非常片面的,而把“格物致知”理解成“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也是不全面的。原因如下!

第一,仅靠去除物欲、潜心修行,是不可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的。

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无法生产更多的物质;没有足够的物质,老百姓就不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忽视科技和经济的重要性,就会像公元1500年以后的明清一样,经济逐渐被外国赶超,最后被它们欺负凌辱。可见,仅仅靠修心养性是绝对达不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的。

同样,仅靠抓经济和科技,而忽视思想道德、精神境界的修养,也是行不通的。

为什么呢?人性本贪,欲壑难填呀!如果任由一个人的贪欲膨胀,再多的物质也不可能让他满足的。

不满足就会有不平,不平就会起争执,有争执就会有伤害。世界大战的起因不就是因为这个吗?

可见,如果只重视科技,而忽视人们的道德教育,只会加速矛盾的产生。也是不可能天下太平的。

其次,我认为“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包括科技、生活、工作、家庭等等各方面的。这里的“格”可以解释为“归纳探究”,“物”可以解释为一切事物,“致”可以解释为引导开启,“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归纳或探究事物的本相和彼此关系,从而引导开启自己的智慧,获得更深层的领悟。

知识可以被灌输,但智慧是不行的。智慧是什么?是对事物快速而透彻地认知和理解的能力。智慧是怎么来的?就是从对事物反反复复地归纳总结、探究其原因,并洞见其关联而得来的。

事物无处不在,问题无处不在,但是真正时时刻刻在“格物”的人却少之又少。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问题(比如宇宙、生命、意识等)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被动接受,很少有人真正去怀疑、去思考、去深入的研究。(所以某领域有重大突破的少之又少)

“格物致知”的意思理解了,后面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一些事物我们真的想通了,想透了,自然就会领悟这个世界的真相,就对这个世界不敢没有敬畏之心了。

因为敬畏,所以意诚,所以心正。因为意诚心正,所以身得以修,言行得以正,潜心默化中,也会使家人(亲朋)也得以教化(齐)。

当每个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都能互助互爱、尊老爱幼、遵纪守法。那么国自然而治,天下也自然可以和平无争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儒家的这个思想是对的,但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真正做到“格物”的人太少了,而且即使他明白了,他的思想被大众所理解和信服也是需要很多时间的。

人的思想是自由的,即使你说的是真理人家可以选择不听不信,即使某些人说的是歪理但是人家就是相信,谁也没有办法。

因为有思想信仰的不同,所以就会有争执。只有这个世界的主流思想都是宇宙真理、这个世界充满了仁慈、博爱、无私、宽容、谦和的时候,才真正是“平天下”的时候。

望采纳,谢谢!
第2个回答  2020-10-13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实事求是
“格物致知”包含“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心得感悟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伪学
虽然朱熹乃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但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主流,并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者的普遍赞同。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当时还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而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学说观点。但因为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就被官方采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而自从明太祖开始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权威以后,朱熹学说更是成为明清两代历时五百余年在科举应试上的官方教条观点。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成为后世社会上的普遍流行观点。所以在清末的洋务学堂中,就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
第3个回答  2020-10-13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得智慧或感悟到某种心得。万事万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知道什么是根本、起始,才算是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本意

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2.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示例: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好的领导,要使自己伟大的目标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必须首先要投身于社会实践;

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了解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

了解了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才能坚定信念,不忘初心;

坚定信念,不忘出现,才能端正心态,集中精力搞建设;

心态端正了,才能身先垂范,以身作则;

身先垂范,一身作则,才能把人际关系捋顺,家庭和睦;

人际关系搞好了,家庭和睦了,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国家治理好了,才能在国际上有威望,才能万国来朝。
第4个回答  2020-10-13
格物致知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é wù zhì zhī,
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