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计算公式?

员工在进入本公司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若在本公司工作已满1年的,从第二年起,每在公司多服务1年,年休假增加1天,上限为15天。计算公式是?

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

公式二、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 

公式三、未安排法定年休假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费的月均工资÷21.75x200%x应休天数

年假指给职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2008年1月1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还指出带薪年假不包括国家法定节日等相关规定。

扩展资料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确定职工休假天数时,要根据工作任务和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2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然而自劳动法公布至今国务院没有根据劳动法该条的规定制订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具体办法。

劳动部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的通知第二条对该问题作了规定:“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在国务院没有发布企业职工年休假规定以前,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发出的《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应继续贯彻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4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四条 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第五条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 (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第六条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第九条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第十条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第十一条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 (21.75天)进行折算。 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日工资收入的计发办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 (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5
有二十一种年休假核算公式。
一、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
1、社会工龄为零:
这是最简单的情况。员工本年度内年休假为零。一般常见于应届毕业生第一次工作。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2.1.1 0 0
B 2012.5.20 0 0
C 2012.10.13 0 0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2.1.1
2012.5.20
2012.10.13

2、有社会工龄:
1) 社会工龄小于12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遇到临界点。计算公式为临界点日期距年底的天数/全年天数×5天。
例如:2012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0个月,那么到2012年7月20日就满足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条件,这一天我们称之为临界点。从临界点到2012年12月31日,一共165天,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为165/366,165/366×5=2.25天,则2012年度年休假为2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2.1.1 10 4
B 2012.5.20 10 2
C 2012.10.13 10 0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2.1.1
10
2012.5.20
10
2012.10.13
10
2) 社会工龄小于12个月,且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为0。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2.4.1 3 0
B 2012.5.20 3 0
C 2012.10.13 3 0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2.4.1
2012.5.20
2012.10.13
3) 社会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遇到临界点。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临界点的天数/全年天数×5天+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0天。
例如:2012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18个月,那么到临界点2012年7月20日就满足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条件。从临界点到2012年12月31日,一共165天;从入职当日到临界点的天数是62天,则2012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62/366×5+165/366×10=5.35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5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2.4.1 118 6
B 2012.5.20 118 5
C 2012.10.13 118 1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2.4.1
118
2012.5.20
118
2012.10.13
118

4) 社会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无临界点。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5天。
例如:2012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05个月,那么从入职日到2012年年底,一共有226天,则2012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226/366×5=3.08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3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2.3.1 105 4
B 2012.5.20 105 3
C 2012.10.13 105 1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2.3.1
105
2012.5.20
105
2012.10.13
105
5) 社会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遇到临界点。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临界点的天数/全年天数×10天+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5天。
例如:2012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238个月,那么到临界点2012年7月20日就满足连续工作二十年以上的条件。从临界点到2012年12月31日,一共165天;从入职当日到临界点的天数是62天,则2012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62/366×10+165/366×15=8.45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8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2.3.1 238 11
B 2012.5.20 238 8
C 2012.10.13 238 2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2.3.1
238
11
2012.5.20
238
2012.10.13
238
6) 社会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无临界点。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0天。
例如:2012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30个月,由于到本年底没有临界点,则2012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226/366×10=6.17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6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2.3.1 130 8
B 2012.5.20 130 6
C 2012.10.13 130 2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2.3.1
130
2012.5.20
130
2012.10.13
130

7) 社会工龄大于240个月。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距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2.3.1 242 12
B 2012.5.20 242 9
C 2012.10.13 242 3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2.3.1
242
12
2012.5.20
242
2012.10.13
242
二、非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
A) 无社会工龄
1) 本单位年初工龄小于12个月,本年度有临界点。年休假计算公式为临界点日期到年度天数/全年天数×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1.5.20 0 3
B 2011.6.20 0 2
C 2011.8.20 0 1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1.5.20
2011.6.20
2011.8.20

2)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为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06.3.1 0 5
B 2009.10.13 0 5
C 2010.5.20 0 5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06.3.1
2009.10.13
2010.5.20
3)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本年度有临界点。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5+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0。
例如:2002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无社会工龄,2012年前的工龄是大于12个月,且2012年5月20日到达临界点,满足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条件。按照分段计算的原则,先计算年初到临界点的天数为(366-226)=140天,从临界点到年底天数为226天;则2012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140/366×5+226/366×10=8.08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8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02.3.1 0 9
B 2002. 5.20 0 8
C 2002. 10.13 0 6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02.3.1
2002. 5.20
2002. 10.13
4)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为10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1993.3.1 0 10
B 1993.5.20 0 10
C 1993.10.13 0 10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1993.3.1
10
1993.5.20
10
1993.10.13
10

5)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本年度有临界点。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10+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5。
例如:计算过程参见前例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1992.3.1 0 14
B 1992.5.20 0 13
C 1992.10.13 0 11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1992.3.1
14
1992.5.20
13
1992.10.13
11
6)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240个月,则年休假天数为1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1990.3.1 0 15
B 1990.5.20 0 15
C 1990.10.13 0 15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1990.3.1
15
1990.5.20
15
1990.10.13
15

B) 有社会工龄
1)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即社会工龄+年初的本司工龄,以下同)小于12个月,且本年度有临界点。年休假公式为: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5天。
例如:2011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为4个月,2012年1月20日到达临界点,满足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条件。临界点到2012年年底的天数为347天,则2012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347/366×5=4.74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4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1.4.1 2 4
B 2011.5.20 4 4
C 2011.10.13 4 2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1.4.1
2011.5.20
2011.10.13
2)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且本年度有临界点。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5+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0天。
例如:2011年5月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为105个月,2012年8月20日到达临界点,满足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条件。临界点到2012年年底的天数为134天,则2012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366-134)/366×5+134/336×10=6.83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6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1.3.1 105 7
B 2011.5.20 105 6
C 2011.10.13 115 9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1.3.1
105
2011.5.20
105
2011.10.13
115

3)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且本年度有临界点。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10+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5天。
例如:计算过程参见前例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1.3.1 228 14
B 2011.5.20 232 14
C 2011.10.13 232 12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1.3.1
228
14
2011.5.20
232
14
2011.10.13
232
12
4)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小于120个月,且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为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09.3.1 10 5
B 2011.5.20 10 5
C 2011.10.13 10 5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09.3.1
10
2011.5.20
10
2011.10.13
10
5)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为10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09.3.1 115 10
B 2009.5.20 115 10
C 2009.10.13 115 10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09.3.1
115
10
2009.5.20
115
10
2009.10.13
115
10

6)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240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为1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1.3.1 238 15
B 2011.5.20 238 15
C 2011.10.13 238 15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1.3.1
238
15
2011.5.20
238
15
2011.10.13
238
15
7) 社会工龄大于240个月,年休假为1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A 2011.3.1 242 15
B 2011.5.20 242 15
C 2011.10.13 242 15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2012年年休假天数
2011.3.1
242
15
2011.5.20
242
15
2011.10.13
242
15

通过以上分析,根据不同的入职时间和社会工龄,运用不同的公式进行分段计算,并结合EXCEL函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仅实现了年休假计算的公平合理,也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减少了计算差错,为企业避免了隐形的劳动争议风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