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材率是怎样算出来的?

如题所述

出材率的计算公式是:出材率=(加工后可用原料质量/加工前全部原料质量)×100%。

1、出材率是指原木经过加工后所能获得的实际可用木材占原木总体积的比例。计算出材率的公式:出材率(%)=(实际可用木材体积 / 原木体积)× 100%。

2、其中,实际可用木材体积是指经过去除树皮、枝干、虫蛀等不可使用部分后剩余的可用木材体积。原木体积则是指整个原木的总体积。

3、要计算出材率,需要先测量原木的长度、直径或周长,并计算出原木的体积。然后,在进行加工后,测量所得到的实际可用木材体积。将实际可用木材体积除以原木体积,再乘以100%,就可以得到出材率的百分比值。

4、需要注意的是,出材率的计算结果可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例如原木的质量、加工方式、损耗情况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出材率的计算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浮动。

出材率计算注意事项

1、准确测量:为了获得准确的出材率,必须对原木和加工后的木材进行准确的测量。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如刻度尺、卡钳等)进行测量,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考虑损耗:在加工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损耗,如锯屑、切割损失、裂纹等。在计算出材率时,应该将这些损耗考虑在内,即实际可用木材体积要去除这些损耗部分。

3、统一计量单位:在计算出材率时,应该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来测量原木和木材的尺寸。比如,可以使用立方米或立方英尺作为体积的计量单位,确保计算的一致性。

4、考虑变异因素:不同的木材种类,甚至是同一种木材的不同部位,其出材率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计算出材率时,要考虑到这些变异因素,并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