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

如题所述

1、安慰剂效应:病人获得无效治疗,但因“预期”或“信念”治疗有效,使症状得到缓解,我们称之为“安慰剂效应”。反之,如果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使病情恶化,这种现象称为“反安慰剂效应”。(所以,保持乐观心态对治疗疾病非常重要。)
2、海马效应: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在某一瞬间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好像以前在某时某刻某地真实经历过一样,这就是著名的“海马效应”。(可能是由于之前的梦境、看过的小说或视频,或者前世的记忆?)
3、踢猫效应:父亲在公司受到批评,回家后把孩子臭骂一顿。孩子把怒气发泄在打滚的猫身上,猫逃到街上被卡车撞伤。这种对弱于自己或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产生的连锁反应,称为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学会调节情绪,不要迁怒于他人。)
4、黑天鹅效应: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被称为“黑天鹅事件”,也叫“黑天鹅效应”。(谁也无法预知2020年我们会遭遇新冠疫情。)
5、罗森塔尔效应:社会心理效应,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他会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老师的鼓励和期待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6、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用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时,人们往往很容易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算命先生的话总是让人感觉很准,其实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巴纳姆效应。)
7、吊桥效应:在吊桥上,由于危险的情境,人们会不自觉地心跳加快,如果这时候碰巧遇见一个异性,人们很容易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从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这就是著名的“吊桥效应”。(选择约会地点时,要考虑是否能够激发对方的情感反应。)
8、奶头乐理论:为了避免被边缘化的80%人口与20%的精英之间的阶级冲突,用“奶头”(如网络、电视和游戏等)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其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思考能力、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这就是著名的“奶头乐理论”。(沉迷于网络、游戏等消遣娱乐,可能会让我们失去思考能力。)
9、懒蚂蚁效应:大部分蚂蚁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而少数蚂蚁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我们把这部分蚂蚁叫做“懒蚂蚁”。它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侦察”和“研究”上,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保持对新的食物来源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著名的“懒蚂蚁效应”。(看起来懒散的人,可能在思考更高效的工作方法。)
10、晕轮效应: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物品的某种特性一旦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也叫成见效应。(以貌取人可能会导致对人的偏见。)
11、除了本期整理的100个心理学效应,还有更多世界著名效应、定律、原理等,请关注微信公号「定律原理效应大全」。
12、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
13、南风效应:法国作家拉封丹的寓言中,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先用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的策略,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这即是“南风效应”,意指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14、飞轮效应: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这就是“飞轮效应”,告诉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最初阶段,都必须付出足够的坚持和努力。
15、延迟满足效应: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甘愿放弃或者延缓即时满足,在等待中保持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种抉择取向,我们称为“延迟满足”。(你愿意花费5年、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16、内卷化效应: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层面、没有发展增长、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水平稳定、不断重复,对即将到来的变化缺乏应变能力,这种自我懈怠、自我消耗的行为,被称为“内卷化效应”。(我们现在所说的内卷,已经不是自我消耗,而是消耗别人。比如在电影院里,大家都坐在自己座位上不好吗,非要有人站起来,最后除了第一排的人,其他人都得站起来才能看。)
17、首因效应: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两人相亲见面之后就没再约过,估计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印象不是很满意。)
18、近因效应:在有多个意义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现的场合,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例如介绍一个人,前面先讲他的优点,接着“但是”,讲了许多缺点,那么后面的话对印象形成产生的效果就属于“近因效应”。(很熟悉的朋友突然就断了联系,可能是因为你说了不该说的,做了不该做的。)
19、蘑菇效应: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蘑菇效应告诉我们,吃苦受难不一定是坏事,特别是那些刚刚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当一段时间的“蘑菇”,能够更好地认识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所以啊,你要悄悄努力,争取有一天惊艳所有人。)
20、除了本期整理的100个心理学效应,还有更多世界著名效应、定律、原理等,请关注微信公号「定律原理效应大全」。
21、拆屋效应: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砍价的时候,第一次可以狠一点,由此来探探老板的底线。)
22、木桶定律: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内容,可以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定律”,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
23、手表定律: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但当他同时拥有两块或更多块手表时,却无法确定。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地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正确判断。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想到了一句话: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交通便利了,一生可以爱很多人,但是谁是真心待你的,你又是真心爱谁的呢?)
24、破窗效应: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效应”,意思是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25、曝光效应: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越熟悉的事就越有好感,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曝光效应”或“多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