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交流发生在公元前多少年

如题所述

一、时间:

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二、历程:

1、汉代是中西关系的开拓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历史上称为“凿空”,创辟了影响深远的“绿洲之路”。中国人开始第一次注视西方,知道西域天地广阔、国家众多,物产新奇,民情殊异。同时,西域各国也得到了中国的信息。


2、魏晋南北朝时代虽然分裂而纷乱,但是中西关系仍在多方面、多层次、不断地、或明或暗地进行。商胡贸易的繁盛,导致西域货币“金银之钱”在中国一些地方流通。


3、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得到高度发展,中西关系由此也有很大开阔。瓷器这时逐渐成为中国出口的重要产品,并经由南海而西航发展起“海上丝绸之路”,也称之为“陶瓷之路”。景教(也即基督教)作为重要的宗教形式,正是在这时传入到中国,并留下被人誉为世界石刻之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补充:

“西”是个方位词,也是个文化词。 

    西域最早指帕米尔高原东西两侧的中亚;后来逐渐包括了南亚次大陆、西亚的波斯、东罗马帝国以及西南亚的阿拉伯;郑和时代又包括了非洲东海岸;明清时期,“西”又扩至欧西,并称之为“秦西”、“远西”;晚明盛清时期,“西洋”特指欧洲。

     

    大航海之前,人类重要的文明区域,除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外,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圈、西亚北非(伊斯兰)文化圈和欧洲(基督教)文化圈,都属于“西”的范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02
没有确切的时间,交流很多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尤其是先秦时期。
目前有历史记载的应该是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9年-前119年),汉朝第一次听到了关于西域以及安息等国信息,带动了商贾往来。而罗马帝国关于中国的记载或描述发生在公元前100-前59年,称中国为丝绸之国,描述还是比较模糊,而西域很多国家还称中国为秦,应该说在秦代可能就有交流,只是非官方的。东汉班超在击败北匈奴后,其在里海驻军,派遣甘英最远到达地中海,这应该是那个时期中国达到最远的地方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3-02
应该是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因为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而甘肃地区是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地方,可能是从中亚、西亚一代传过来的,是先到了甘肃,然后才传到中原。由于时间太久远,没有文字记载
有记载的大规模的交流就是丝绸之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