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论四端》 一文中的各论点和论证方法

如题所述

本文除了归纳论证的方法,论证人皆有恻隐之心;还用了引申论证﹑演绎论证,确立其他各个论点。此外,文中善用比喻来说明道理,使形象鲜明;又多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劫磅?。 本文的主旨是论证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仁﹑义﹑礼﹑智四善端,而这四善端是行仁政的基础,如君主加以扩充,便能安定天下。 本文使用了两种不同的论证方法写成︰ 演绎论证 先提出一个公认的道理或事实(大前提),然后列举出个别的例子(小前提),再依据这「公认的道理」而对个别的例子下判断,如文中︰ (1) 公认原则︰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仁之端 (大前提) (2) 个别例子︰先王是人。 (3) 结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但第二段却不仅运用演绎论证,而是和引申论证一起运用。引申所得的结论有下列三个︰ (1) 人皆有恶之心,人皆有辞让之心和人皆有是非之心。 (2) 无恻隐之心,无羞恶之心,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3) (在第三段)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引申论证 引申论证是一种带有联想色彩的论证方法。它是把已有的论证成果,在常理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作进一步发挥。如文中︰ 前提︰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1) 因而有不忍人之政。 (2) 因而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 因而可以保四海。 内容讨论 1 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有甚么关系? 孟子认为有「不忍人之心」,便会有「不忍人之政」。古代的圣王有怜恤别人的心,不忍心令百姓受苦,因此能爱护人民,以怜恤人民的政策来治理天下。 2 孟子以甚么例子来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试加以说明。 孟子以「孺子入井」为例来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假如人们见到一个幼童将要堕进井中,心中一定会惊惧同情;这是一种本能反应,既不是想借此结交幼童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在乡里朋友间博取名誉,更不是怕沾上见死不救的坏名声。 3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哪四种「心」?它们分别是哪些德行的源头?孟子把这四个源头称做甚么? (1)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2) 「恻隐之心」是「仁」的源头,「羞恶之心」是「义」的源头,「辞让之心」是「礼」的源头,「是非之心」是「智」的源头;孟子称这四个源头为「四端」。 4 孟子说:「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有四端」和「人有四体」有甚么相似之处?孟子以此说明甚么道理? (1) 孟子指出人的四善端和人的四肢都是与生俱来的。 (2) 孟子以此说明「四端」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5 人知道自己有四端,应该怎样做?否则会怎样? (1) 人知道自己有四端,应该把它们扩充,发扬光大。 (2) 为人君的如果能扩充善端,便可安定天下。不扩充善端的人,连事奉父母也做不到。 6 「不忍人之政」是一种怎样的治国方法?为甚么孟子说「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1) 「不忍人之政」就是爱护百姓,以怜恤别人的政策来治理天下,即孟子所说的「仁政」。 (2) 因为君主怜恤和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百姓必定心悦诚服,并以君主为榜样,互助互爱;这样,君主治理天下便好像在手掌上运转圆丸那么容易了。 7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怎样的?这种观点与孟子的政治主张有甚么关系? (1)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2) 孟子「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就是以性善说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文中指出人有四善端,为人君者如能扩充这些善端,施行仁政,便足以安定天下。 作法讨论 8 文中如何从正面和反面来反复说明人性本善和扩充四端的重要?试加以说明。 文中从正面和反面来反复说明下列两点: (1) 人性本善 - 从正面说明: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说明人有善性。 - 从反面说明: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说明无善性就算不上是人。 (2) 扩充四端的重要 - 从正面说明: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说明扩充四端的效益是足以安定天下。 - 从反面说明:以「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说明不扩充四端的后果是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9 孟子文章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试找出篇中的比喻,并评论这些比喻是否贴切。 2008-03-25 22:51:31 补充: 篇中所用的比喻如下: (1)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以在掌上运转圆丸来比喻治天下的「容易」,贴切得很。 (2)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以与生俱来的手足四肢来比喻同是与生俱来的四端,指出人与生俱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是贴切的比喻。 (3)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以火焰刚燃起而终必不可扑灭和泉水刚流出而终必汇成江河,比喻扩充四端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具体而贴切。
孟子论四端-何谓四端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 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 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 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 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 了,必然会产生惊棋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 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 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问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 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 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 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 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 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 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 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 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读解】  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 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 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的推导仍然是为了推行他那毕生的追求,即“仁政”理 想。但他的推导本身似乎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倒是他那推导的前 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此基 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 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 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 但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也没有展开论 述。而且,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孔子还主要强调的是后天教养的 一方面。   孟子就不同了,他不仅展开了论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 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举出了生动的例证论证 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 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论”的,是主观唯 心主义的。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 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的色彩。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因 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 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 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 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 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 养,也就是“习相远”。 多罢!
参考: 我教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