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喀什是我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喀什是我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与周边经济互补性强,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市为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材料二:1990年和2006年新疆农业结构表格。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新疆地理简图 喀什气温与降水量图1.喀什地区位于   盆地西部,邻近 山脉。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河流径流量的特征是 。2.分析1990年以来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3.评价目前新疆种植业、林业和牧业的比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5.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

1.塔里木(1分)   昆仑山(1分)  冰川(冰雪)融水(1分) 特征:年径流量小(1分);径流量季节变化大(1分),夏季径流量较大,冬季径流量较小,出现断流。(1分)
2.农业总体结构变化不大(1分),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化较大,粮食作物比重明显下降,经济作物比重明显上升(1分)
3.不合理(1分) 种植业比重太大,林业和牧业比重太小(1分)该地区水资源缺乏,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等生态问题(1分) 
4.喀什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暖温带,光热条件较好,昼夜温差大(1分);有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1分);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
5.地理位置优越,与多国接壤,有利于开展边境贸易;有铁路运输连通中亚地区;临近的塔里木盆地,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3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注意利用地图分析。由于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故河流水源主要受冰川融水补给,故河流径流量小,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夏季流量较大,冬季断流。2.直接从材料二的数据分析。3.材料二反映目前新疆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林业、牧业比重很低,而当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故这样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4.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5.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土地、矿产资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注意只分析优势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