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实施火葬?是谁想出来的,这样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要实施火葬?是谁想出来的,这样有什么好处?
你认为火葬卫生吗?那现在的病还是这么多,什么非典啊!甲流啊!还不是依然存在吗?

  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1]。
  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儒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盛行土葬。自从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以节约稀少的耕地[2]。现时中国大陆的火葬比例为53%,美国为26%,英国为70%,日本则超过90%。
  [编辑本段]现代火葬程序
  检查确保尸体的所有装饰品已移除,这个程序不会在英国进行,详细请见下文火葬仪式一般在火葬场举行,那里包括一个或多个的火化炉或火化“Retort”。火化炉是一个工业用的火炉,它的温度可高达870-980°C(1600-1800°F)确保能瓦解尸体。火葬场可以是的礼拜堂或殡仪馆的一部分,或坟场提供的独立设施或服务。
  正在进行火化过程中现代火化炉的燃料包括天然气和丙烷。然而,煤和焦炭一直用到60年代早期。很多的火化炉都是可调校的控制系统,用来监测火化时火炉的情况。
  火化炉每次只准火化一具尸体,这也是很多国家的法例,包括美国。
  摆放尸体的地方称为“Retort”。它们以耐火砖来抗衡热。为了保持其抗热的能力,这些砖一般每五年便要更换一次。现代的火化炉都由电脑控制以确保其正确和安全使用,例如火化炉的门直至火化炉抵达操作的温度方能开启,。灵柩要尽快推进Retort,以避免火炉的热经顶部打开的门流失。使用Charger(升高的手推车)能快速地把灵柩推进火炉,并能够倾斜地把灵柩推进火化炉。部分火葬场容许家属观看这个过程。这有时是因宗教仪式而进行,例如传统的印度教葬礼仪式[6]。
  绝大部分的火化炉都有标准大小。但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会使用一些超大火化炉,这可处理重达200公斤的死者(441磅)。 但是不是所有过重者都能使用这方法,有些必须转为土葬方式。此外很多大型火葬场会另设一个小火化炉来处理年幼或夭折的儿童。
  尸体容器

  遗骸接需要仔细过滤,以确保都是细小一个准备火化的尸体,首先会放置在一个箱内,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纸板箱或木制灵柩。而多数的灵柩制造商都会提供一个专门用来火化的灵柩。另外,也可选择内置纸箱的木制外壳灵柩,它看起来和一般传统灵柩一样。葬礼后,内部的箱会从灵柩取出来火化,这样,灵柩外壳便可重复使用。此外,殡仪馆也有提供出租灵柩服务,他们会在丧礼上用传统的灵柩,然后移到另一个箱做火化。出租式的灵柩有时会被设计到有可拆卸床板和衬板,那么每次使用只要更换它们就可以了。
  在英国,尸体是不会如上文所述从灵柩中移走,然后再放置在另一个箱内火化的。他们的尸体会与灵柩一起火化,所以所有的英国灵柩一定要用能燃烧的材料来制作。其火葬经营守则(Code Of Cremation Practice)说明,灵柩一旦抵达火葬场后便不能再打开,并规定火化仪式必须与丧礼仪式同一天进行。因此,如果在英国火葬,其尸体由丧礼至火化完成前都会放在同一个灵柩内。还有由于灵柩到了火葬场后不能再打开,灵柩封闭前,家属必须把死者身上的珠宝首饰全部取走。火化程序完成后,剩下程序是通过磁场来移除剩余的小量金属,这些金属埋稍后会被埋在火葬场附近的地下。
  在澳大利亚,死者火化的灵柩由承办丧葬者提供。可重复使用的或纸板灵柩则不多。如果考虑成本问题,他们会提供在同业里称为“Chippie”的一种平的,粒片合板的灵柩。其把手位(如果适合)是塑料做的,也核准使用于火化炉内。灵柩可以因人而异用不同的粒片合板(有些会以天鹅绒柩衣盖上)去稳固木材。大多数为外饰的粒片合板。
  火葬场的火化服务可以只是“Delivery-only”,而没有礼拜仪式服务(尽管教堂服务可能已举行)或先在火葬场的小礼拜堂举行仪式。“Delivery-only”使火葬场能如期进行火化服务,并最有效地利用火化炉,而未进行火化的将尸体会先放在冷藏室过夜。因此收费较低。“Delivery-only”可被称作行业术语,如“西方教堂服务”(west chapel service)。
  火化和骨灰的处理

  剩余的较大骨碎会放在称为“骨灰研磨机”的机器里,磨碎至更精细的骨碎片,有点类似于木灰,但密度更大。摆放尸体的箱会放在Retort,然后将其放在温度为760至1150°C(1400至2100°F)的火化炉火化。在火化过程中,尸体的大部份(特别是器官)和其他软组织都会因排放系统释出的热力和气体而蒸发和氧化。整个过程通常需时约两个小时。
  火化后所有剩下来的都是干骨头碎片(大多是钙磷酸盐及次要矿物质)。这些物质相当于身体的原有质量的大约3.5%(儿童的则占2.5%,但比例会因身体结构不同而有所相差)。由于干骨头碎片的重量非常接近骨骼的重量,所以它们会因应不同人而有所不同。研究指出,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成人(介于2至8磅,即0.9到3.6千克)样本的平均重量为5.3磅(约2.4千克)。并是双模态地分布,男性(介于4至8磅,即1.8至3.6千克)的平均为6磅(2.7千克);女性(介于2至6磅,即0.9至2.7千克)的为4磅(1.8千克)。在这些样本里,总括所有成年骨灰样本,超过6磅(2.7千克)是来自男性,低于4磅(1.8千克)则来自女性[7]。
  珠宝首饰,如手表和戒指,通常会在火化前拆下并退回家属。其他须拆除的非天然物件还有心脏起搏器,因为心脏起搏器可能会爆炸或损毁火化炉。在英国和其他国家,承办丧葬者须在运送尸体到火葬场前把起搏器拆除,并签署一份声明,指出已拆除所有心律调节器[8]。
  火化完成后,骨头碎片会从Retore扫出来,然后由操作者使用粉碎机,即骨灰研磨机(Cremulator)[8](非正式名称为Crembola)把其磨至沙土状的骨灰(注意,骨灰的细密度会因骨灰研磨机的效率不同而有别,而骨碎里的识别芯片也可能在骨灰里,这取决于不同国家和设施)。骨灰研磨机通常会使用不同形式的旋转或磨削机械装置去以磨碎骨头,如重金属轴承对应于旧机型[9]。由于火化后的骨头碎片被磨成灰土状,因此也就称为“骨灰”。而英文中,一般称骨灰为“ashe”(有灰烬之意),但专门名称为“cremains”[10][11](是“cremated”(火化)和 “remains”(遗体)的混成词)。但在日本和台湾,除非家属事先请求,否则骨头不会被磨成粉末,并由家属自己去“收拾”火化后的骨灰。
  接着,骨灰会被放置在一个容器里,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纸盒,或一个花式的骨灰瓮。火葬一个不可避免后果是,还有微小的残留骨碎仍会留在火化时的容器内,并可能和随后火化的骨灰混在一起。
  并非所有火化后的剩余物的都是骨头,也可能始来自取漏的珠宝,本身的灵柩箱,死者的修补牙齿的材料,外科植入物,如髋关节代替物等熔化后金属硬块。大件物件,如钛髋关节代替物,通常在磨碎前拆除,因为它们可能会损害研磨机。经过研磨,较小的金属会被筛出,然后另外埋在远离坟场的地方。
  火葬用的柴堆
  在有些文化中,如印度教,尸体是放在火葬用的柴堆上焚烧的。柴堆会包围着摆放死者尸体的地方。然后在柴堆点燃火,火便会焚烧了木材和其尸体。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古代,例如伊利亚德(Iliad)。这种方法在使用火葬场火化炉的西方国家也不常见,因为有些国家法律都禁止。
  骨灰保存或处置方法
  骨灰盒会照家属的意愿以塑胶衬垫包起,或放置在一个骨灰瓮并封起。火化后的骨灰会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塑料容器中,再放进一个纸箱或丝绒袋内,又或骨灰瓮内(如果家属已经购买了的话),然后归还给死者近亲。除了骨灰,火葬场当局会准备一张火葬的官方证明书给家属,用来证明死者遗体已合法处置,证书必须与骨灰一同保留。
  骨灰可以存放在一个骨灰瓮,或撒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如山上,海中(海葬),或埋在地下等。其它特别的例子有通过氦气球,烟花,猎枪子弹射出或从飞机上散落地面等。有服务更将骨灰送到太空[1],或用人造钻石制造机将骨灰造成钻石,由于骨灰的主要成份和钻石一样都是碳[12]。此外它们也可加入瓮与水泥等组成的人工渔礁,或者混入油漆制成死者的画像。在美国,骨灰在得到特别准许下可以撒在美国国家公园里。另外,也可以把骨灰撒在私人地方,如果该主人同意的话。部分骨灰可能会保留在一个设计特别的纪念品小盒内,俗称为“纪念吊坠”(Keepsake Pendant)。但最后怎么处置都是看死者生前遗愿或其宗教信仰。某些宗教允许骨灰被洒或放在家里。一些宗教,如罗马天主教,则坚持要把骨灰埋起。
  印度教要求必须由死者的最亲男性家属,如儿子,父亲,丈夫等,把骨灰浸在神圣河流恒河,最好是位于印度哈里德瓦尔的圣城。此外该骨灰也可能埋在地下 。
  在日本和台湾,火化后的骨头碎片会还给家属,并会在最后埋葬前的葬礼仪式中使用(详情见日本葬礼)。
  据说一些身前是虔诚佛教徒的尸体,火化后会遗下舍利(舍利子),相传释迦牟尼死后,有八国国王分取其舍利建塔供奉。
  选择火葬的原因
  火葬可以节约很多墓地空间有些人选择火葬是基于个人原因。但对某些人来说,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传统的土葬,长远考虑觉得其分解过程缓慢[13],有些人觉得他们比较喜欢火葬,因为其尸体能立即处理[14]。其他看法认为火葬能作为一种简化其葬礼仪式的方法。这些人认为传统丧葬会使葬礼的过程更繁复,因此选择火化,使其服务越简单越好。
  此外,成本因素往往使火葬更具吸引力。一般来说,火葬费用低于传统的土葬服务[14],尤其是选择直接火葬,尸体只要依法尽快火化,而没有其他任何形式的服务。不过,火化服务的费用可以有很大的差异,主要基于死者或其家属希望如何进行火葬仪式。火葬可以在传统丧葬服务中进行,这样就增加了成本。灵柩的使用也影响成本。
  骨灰可以撒在或埋在火葬地块或安置于龛堂等,通常成本会少过土葬形式埋于墓地或陵园下室,并需要更少的空间。不过,一些宗教,如罗马天主教,要求必须安葬或掩埋骨灰。
  对环境的益处
  对某些人来说,选择火葬可能是基于环境原因。土葬是某些环境污染物的已知来源,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的防腐液里的汞,砷和甲醛都会污染地下水。而灵柩本身也是另一种已知污染来源[15]。其他污染问题还有,死亡或埋葬前(如放射治疗)进入人体的放射性同位素;这些尸体的腐烂都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污染。[16]
  然而,另一种环境的关注是,传统的土葬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在传统的土葬,尸体会被放在一个不同材料制成的灵柩中。在美国,灵柩在下葬前往往更会先放进一个混凝土制的箱或衬垫里。个别来看,可能用不到很多地方,但结合其他的墓穴来看,它可以造成严重的空间问题。许多坟场,尤其是在日本[17],欧洲以及较大的城市,现在开始出现空间不足的问题。在东京,举例来说,传统的墓穴是极为稀缺和昂贵[18],在伦敦,空间危机更使Harriet Harman提出重开旧式的“双层”的墓葬[1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27
为了省地方呗~~而且埋葬也不卫生啊·再说了·~~N年以后,埋葬的人估计不是烂了就是让虫子吃了
第2个回答  2009-12-25
在埋葬使会减少占地面积 国家现在土地缺乏啊炼成骨灰比直接埋葬要省很大地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