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山无水亦见山水,有吾之心即是吾心。有是有非不谈是非,无吾之境正是吾境。

无山无水亦见山水,有吾之心即是吾心。有是有非不谈是非,无吾之境正是吾境。
是什么意思 详细点解答

这应该是一句佛家禅语,是说的“本心”与“意识心”的关系。
“无山无水”,是指本心,在宇宙诞生之前,万物都无。正是这个道理。说的是在“本心”之中并无山水存在。
“见山水”,是指意识心,因为我们的确能看见山水的存在。见山水中的“见”正是本心的起用,也就是“意识心”,意识心是本心的一个功能,好比电灯有发光的功能一样。再者,视、听、嗅、尝、触、思正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六识(六个功能),也是本心的功能表现。
上面一句,讲的是本心的“体”与“用”,即万物的本来面目和它所具有的作用。

“有吾之心即是吾心”,说的是意识心,就是我们普通所说的心,也就是可以思考的心,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的“意”。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思想中把我们的思想当做是本来面目,也就是当别人问“什么是我”时,我们觉得我们的“身体、思想”就是“我”一样。这就是“有吾之心”,是意识心的一种认识,非本心。也就是凡夫的境界。

“有是有非不谈是非”是修学佛法的“行”,就是世界上有善恶、美丑、得失,但是二者并没有相区别的意义,都是本心的一种体现方式罢了,为了修持佛法,明白本心,这种分别对于明白本心是无意义的。好比通过看电视上的画面,不能了知电视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一样。一切都是本心的化现,不可能通过化现知道本心的样子的。所以修行应当放下对立观念,细观本心,体悟本心的运作原理,才能最终明白本心。

“无吾之境正是吾境”,是修行的结果,相对应第二句。就是说当修行人修到一定地步,明白了第二句中所说的“有吾之心”的“吾心”只是意识心,是本心的一个体现,不是万物的本来面目,也不是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时候达到的一种境界。应该是属于一种“圣境”。

上面四句,第一句是启示,好比一个凡夫突然知道了有一个本心的存在,知道了可以思维的心并不是真实的自己(当然了,身体也不是)。从此想去追求自己的本来面目。
第二句是这个凡夫本来的基础,是没有修行之前的境界。虽然知道有个本心,但是还没找到。
第三句是凡夫追求本心的一种行为,因为之后关掉电视画面,拿着改锥、钳子拆开电视机才能看到电视机的结构、明白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同理,事物对立的二元都是本心的作用,只有撇开作用,去真实的修行,才能最终了知本心。
第四句是凡夫通过修行得到的结果,一种有别于第二句的境界,是一种“圣人的境界”。
这四句是一个系统,密不可分,是从了知到“证道”的一个过程。

补充一点:其实这不算是佛家禅语,因为这种认识还不究竟、不圆满。最多是修行有点皮毛功夫的人的“自我牢骚”,或者是某个武侠小说作家所谓的“境界”。真正认识到本心的人是没有“无吾之境”的,因为有和无同样属于二元对立,既然对立,还是本心的作用,所以还没认识到本心。试想宇宙诞生之前和毁灭之后,万物都不存在,还有什么有和无呢?没有人,没有思想,谁来分别有和无呢??
想知道本心是什么吗??嗬嗬,这是秘密,修行到了,自然会明白。。有兴趣的话自己去参究,我就不在这儿浪费口水了。。。^_^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20
这是属于哲学范畴。当然这个哲学是中国的玄学。
类似的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但是你所提的这句话根本就不能和陶渊明的这句比.....因为你要问的是游戏里面的剑。
给你看一段东西你应该就会有点明白,《道德经》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古代禅宗有两个代表:
神秀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是要修身成佛,即所谓“身为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偈子中概括的思想,认为如果不付出个人的艰苦努力,难以成佛。也就是成佛要通过持戒,要身体修行,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避免沾染上世间的“杂染”。这是当时禅宗一派的主流思想。

而惠能则嘲笑神秀的不彻底,他的观点是,既然你神秀承认说“万事皆空”,你的身体难道不是“空”吗?既然身体也是“空”,你在“时时勤拂拭”什么呢?所以,慧能认为神秀的观点是错误的。慧能主张“修心”以成佛,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偈子中概括的思想,慧能说,只有解决了心的问题,就可以成佛。因为身是“空”,但“心”是实在的,因而修行只能是修心。慧能的偈子表示的是这样一个理论体系。

惠能偈子的理论意义在于他从禅的角度出发,最圆满地阐述了释迦牟尼佛关于“佛”的真实含义。释迦牟尼佛认为,所谓“佛”就是“觉悟”,人觉悟了就可以成佛。但怎么觉悟,释迦牟尼佛没说。惠能则告诉人们,释迦牟尼佛说的觉悟就在于人心中的一念之间,就是所谓“顿悟”。这确实是最准确地体现了释迦牟尼佛思想的精髓。

其实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从这个思想而形成的俗语,也是一个最典型的理念表述。
你所要知道的意思,在慧能这可以找到
第2个回答  2009-12-20
我心即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