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观后感?

如题

最近看了一部连续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一共52集,用了四天的时间。

最初看的时候,心情愉悦,里面的对话简直是经典,全是北京味儿的段子,人们说的时候一套一套的,我就是怀着学习如何扯淡的心情观看的。

但到后面,越看越悲。

看完了,好久的时间,就在床上楞着,心里不是满足,而是怅然若失。有点儿观后感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说话,能把话说的像他们那么流利的,简直是一门艺术,我为他们所折服!一句:从小偷幼儿园的向日葵,在楼上往过路的身上吐痰玩儿 几乎贯穿了片子的始末。还有:不要怕自己的坛坛罐罐被打烂,不要去计较那一寸一地的得失,我们今天之所以要大踏步的转移,就是为了将来要回到这个地方,我们之所以要暂时放弃这个地方,就是为了长久的保存这个地方。因为是文革的青年,所以,说话经常是学领导人说的,也经常说向毛主席保证什么什么的。虽然主角们都够能侃的,但是一个配角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就是王匡林,屁本事没有,就会耍嘴皮子,真碰上事儿了,比谁都怂。

二是男女关系,太乱了。真不敢相信,这是那个年代的人,虽说国家是开始搞改革开放了,可也不能开放到一个女孩儿在这帮朋友圈里打转吧?太夸张了,跟过这个再跟那个,而且男人们还会把自己的女朋友让给哥们,简直是吓人。不过,从这里能看出,女人要是想独立在商界里立足,肯定是与出卖肉体分不开。高干子弟李白玲也逃脱不了这样的 命运,居然和汪若海的舅舅怂港商还睡过 ,最后还没达到目的,被涮的特惨。而男人就只是欲望的动物,高洋刚和女友睡过,转身就去李白玲家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儿了。简直太乱了。改革开放就是不一样啊!

三是这帮人的性格怎么那么的冲动呢?说打架就打起来了,也不看和谁,也不看时间地点说打就打,说吵就吵,最有意思的是每个人每次都说,我再管你们我就是王八蛋,骗你我是孙子之类的话,其实不到一分钟,说的人就会变成王八蛋和孙子。怎么总是变着法儿的骂自己和损别人呢!还有就是我永远都忘不了的一幕就是李白玲坐在方言的车子上,车把上别着一把日式军刀,后面是他们的打架队伍,有上千人,每个人都骑的28大梁,穿着绿军装很排场的去打架。场面比那些黑帮可壮观多了!

四是社会关系,他们都是从小玩儿到大的好朋友,但到了广州以后,为了钱还是翻脸了,有人还为了这次的勾当牺牲了。这就让我想到了现在的社会,人们都互相不认识呢,那得怎么算计别人啊!想到这就为自己的智力和前途担心。除了苦笑,没别的/。

五是片中透出的伤感,导演的视角和拍摄手法值得品位,背景音乐选择的是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以前真的没觉得这首歌怎么样,可是现在觉得简直是太好听了。我快毕业了,看了这么伤感的结局有点受不了。哪位同志想让自己彻底的悲伤一回那就看这片

还有好多的感慨,就不在这说了,希望大家有时间能自己亲自去感受这部片子的魅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9
不如奋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