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的学生思维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2-25

看过很多职场新人、甚至已经工作了一些年的人的学生思维,总结下来大概是:

1.认为要准备好了再做

持续地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遇到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机会),本能的想自己还没学过(就像学校里读书时突然遇到了一个还没学到的内容),回避,总觉得要自己准备好了才行,但是却因此错过了机会。很多时候,是你有了责任,有了目标,才会让自己更强大,而不是自己强大了再做某事。永远让事情推些自己走才好。

2.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获取

习惯了老师留作业,但工作了,很多地方的工作并没有那么确切和严丝合缝,需要自己发挥。等待着被布置任务,也没有错,但是这就是泯然众人的做法。那些在职场上有突破的人,往往都更主动,他们不会羞涩于请教、不会因为担心麻烦人而影响工作,他们只是聚焦在如何让工作更好,所以积极主动。不要小看主动的力量。

3.不愿意面对不可预期的逆境

很多人习惯了学生时代的感觉,习惯了确定性的事物,却不知道,工作中有很多非确定性。你总是在面对各种未知的问题,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有些人面对这样的逆境时,不够坚韧,更喜欢逃避,很难承担更大的责任,职场的发展就会受限。

4.小孩子脾气

不要把无知当个性,不要把口无遮拦当做直爽。其他人没有那么多时间了解你丰富的内心,大家更想配合好尽快把事情做完。有个性和脾气不是不可以,是建立在你自身的本事和成绩的基础上。恃才傲物其实还可以接受,但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成果支撑还自我中心,就是会被嫌弃的节奏。

5.过于放大自己的价值

自信心不强经常容易遇到,但是还有另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过于放大自己的价值。其实一个新人在组织里,既有自己的努力,也要依赖组织提供的机会。我们常常说,要从小事做起,其实就是在攒人品,让别人逐步信任你。其实我们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只是大家已经积累起来的信任链条。不卑不亢,才是合适的风格。

6.懒于改变

很多人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在一条轨道上,就不想改变。因为上学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就可以,但真正开始工作了并不是这样。例如很多人都觉得互联网行业(或者其他某个非自己专业的领域)不错,要转行,但是只是说说而已,一晃就很长时间过去了,除了说说、想想,并没有什么改变。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并没有魄力,缺乏落实到行动中的意愿,只在等待,但是等待并不会有什么结果。

7.用热情欺骗自己

面试的时候问一些人,你为什么想从事互联网行业(其他的行业也是类似),回答说我很感兴趣、有热情,那你都做了什么准备?读了什么书?学了什么?都没有。另外一边,又觉得自己没有机会,如果有了机会就可以学习了。这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了。这个世界很现实,或者说,这个世界很正常,公司首先不是学校,能自己学的要先学完,哪怕是自学,而不是等着别人教你。

8.给自己划一条线

我是学…的、我是做…的,所以我不能……。往往想从别人那里获得行不行、干这个可不可以的肯定,但事实上,如果自己要突破,大多数工作都是有可能性的。总是能找到很多人失败的例子,也能找到很多人成功的例子,最后发现其实还是在于自己,没有那么多道线拦着,没有多少不可逾越的鸿沟。

9.没有意识到要和优秀的人一起

读书的时候,所谓的好学生和学习一般的学生,有时候或多或少会有点距离。在社会里、工作上,要自己去拉近这个距离。时常看看做的最好的那些人,他们在做些什么、看些什么,这是一种非常快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和工作中,优秀并没有年龄的区分,大家很可能本来就不是一个起跑线,没关系,见贤思齐,看到人家好的点,学习到自己这里,就是好事。

10.不知道衡量10年总收入

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提法。很多刚工作的人,都想知道自己重点应该在意什么。很多学生会比 Offer 等等。其实,刚入职场的时候,收入多多少少,差别都不会特别大。不是说不应该在意,而是优先级一定不是最高的。真正应该看重的,是自己的成长值能够增加多少,能不能通过工作,把自己作为一个产品给做出来。我给很多人的建议,是去衡量自己未来10年的收入,不仅仅是经济的,还有自己能力的、资历的,这时候就会明白,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要将重点放到经营自己这个产品上来,投资自己,让自己不断增值,才是正事。

11.小红花意识

当然这是人的天性,人们都希望被认同、被表扬。但是有时候,就是得忍受、承受阶段性的在角落里。可能很辛苦,可能做了成绩,没有人认同会觉得很委屈,稍稍做出点事就特别想获得认同。其实,往往需要时间、需要积累与沉淀,很多事你是在为自己做,做的多了,大概率会有好结果,即使不是当时立刻就会有。自己的行为过于依赖周围人的反应,反而会打乱自己的节奏。

12.连他都可以

学校里你可能比一些同学成绩好,就认为你就是比人家优秀,等工作了也自然觉得自己应该比对方好,否则心态就有点失衡。其实,学校里有学校里的游戏规则,社会里、工作中有不同的规则。考试成绩只是一种规则下的标准,换了赛场标准就不适用了。在工作中,那些成绩比你差的同学,完全有可能混的比你好,必须要为此影响自己的心态。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让自己变的更好,不要在比较中蹉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8

说两个最常见的吧。

1、努力就一定要有回报

这可能是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导致的,小时候只要努努力,成就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一点。但是,一旦到了社会上可不是这么回事了。工作可不是努力就能行的,需要方法、合作、交流等各种方面都做好才可以,甚至还可能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外,努力了,有业绩了,升职加薪也不是一定的,中间可能还会涉及到领导对你的评价、同事之间的竞争等。可以说,回报不如预期在职场中太常见了,但是,总是有人太执着于这一点,一旦没达到预期就非常委屈,甚至没什么心情再努力了,这真的犯不上。看开点,强大的内心是职场的必备素质。

2、职场伸手党还是不少

我平时有在各种网站输出经验的习惯,主要写作方向是职场领域,本来以为接触到的人都应该比较成熟,没有想到伸手党还是不少。

很多人看到我的文章,觉得分享的干货还不错,就会来一句“大神求带”、“能拜你为师吗?我联系方式……“、”留个联系方式呗,以后我有问题要问你“等等。真想问一句,我和你什么关系,就要给你做免费老师,又不是欠你的。永远记住,社会不是学校,别人不是老师,没人天生应该免费把自己的本事教给你。所有的都是资源交换,你单方面要别人的经验,那你能给别人什么呢,什么都不能给,那起码委婉一点吧。职场伸手党是最不受人待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