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频率:8~18次/分,一般为12次/分。COPD及ARDS者例外。
2、 潮气量:8~15ml/kg体重,根据临床及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整。
3、 吸/呼比:一般将吸气时间定在1,吸/呼比以1:2~2.5为宜,限制性疾病为 1:1~1.5,心功能不全为1:1.5,ARDS则以1.5~2:1为宜(此时为反比呼吸,以呼气时间定为1)。
4、吸气流速(Flow):成人一般为30~70 ml/min。安静、入睡时可降低流速;发热、烦躁、抽搐等情况时要提高流速。
5、吸入氧浓度(FiO2):长时间吸氧一般不超过50%~60%。
呼吸机各种报警的意义和处理:
一、气道高压:
1、原因:病人气道不通畅(呼吸对抗)、气管插管过深插入右支气气管、气管套管滑入皮下、人机对抗、咳嗽、肺顺应性低(ARDS、肺水肿、肺纤维化)、限制性通气障碍(腹胀、气胸、纵隔气肿、胸腔积液)
2、处理:听诊肺部呼吸音是否存在不对称、痰鸣音、呼吸音低;吸痰;拍胸片排除异常情况;检查气管套管位置;检查管道通畅度;适当调整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流速波形;改用压控模式;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镇静剂。
二、 气道低压:
1、原因:管道漏气、插管滑出、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
2、处理:检查漏气情况;增加峰值流速或改压力控制模式;如自主呼吸好,改PSV模式;增加潮气量;适当调整报警设置。
三、 低潮气量(通气不足):
1、原因:低吸气潮气量:潮气量设置过低、报警设置过高、自主呼吸模式下病人吸气力量较弱、模式设置不当、气量传感器故障。
2、处理:检查管路以明确是否漏气;如病人吸气力量不足可增加PSV压力或改A/C模式;根据病人体重设置合适的报警范围;用模拟肺检查呼吸机送气情况;用潮气量表监测送气潮气量以判断呼吸机潮气量传感器是否准确。
四、低分钟通气量(通气不足):
1、原因:潮气量设置过低、通气频率设置过低、报警设置过高、自主呼吸模式下病人通气不足、管道漏气。
2、处理:排除管道漏气;增加辅助通气参数;如自主呼吸频率不快可用MMV模式并设置合适的每分钟通气量;适当调整报警范围。
五、高分钟通气量(过度通气):
1、原因:病人紧张烦躁、有严重缺氧状况、呼吸机通气参数设置过高、呼吸机误触发导致高通气频率。
2、处理:排除机器原因可使用镇静剂甚至肌松剂以防止病人的过度通气;改善病人的氧合,可增加氧浓度或加用PEEP;合理调整通气参数;如有误触发可降低触发灵敏度,关闭流速触发,检查呼气阀是否漏气。
六、呼吸反比:
1、原因:吸气时间过长(送气流速过低、潮气量过大、气道阻力高),呼气时间过短,呼吸频率过高。
2、增加吸气流速;减少压控模式的吸气时间;改善气道的通畅度;降低呼吸频率;如需要反比通气可关闭反比通气报警。
七、窒息
1、原因:病人自主呼吸过弱、病人出现呼吸暂停、气道漏气。
2、处理:提高触发灵敏度;增加通气频率;改A/C或SIMV模式;检查气道漏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