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试不及格,老师"罚"家长在班级群发红包,你怎么看?

1月11日晚,铁岭市民王女士(化姓)在孩子班级家长微信群内,看到了班主任发送的一条信息:“各位家长: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三年后考上高中,那么你们就按照我们考试前的约定,所有的科目以及格为标准,不及格者差一分发一元红包。群里多少人就发多少份。”

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正常的情况下老师应该及时的和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双方一起探讨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可以提高。或者是老师可以去和学生好好沟通一下,找到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缘故,然后根据孩子情况,做出具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但是我看到的一位老师却不是这样做的,他做的事情是要求成绩不及格的孩子家长,在微信群里面给其他学习好的孩子发红包,这样的举动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孩子的成绩不好,本身处罚家长,这是本末倒置的一个事情,这个老师做出的这个决定,首先就是错误的,更是一种无素质的表现。

学生的成绩不好,本身孩子的心情会比较压抑,家里面的人也会十分生气。而这位老师做出的事情,直接会打击这个孩子的尊严,更会令孩子的家长尴尬不已,这个老师根本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尊严,这点来说这位老师,连起码的做人道理不知道,那么他是怎么样当上老师的呢?我真是很奇怪。

我们知道学生的成绩,在年纪小的时候很难说绝对。因为很多的孩子年纪大以后才开始真正的学习,而这位老师的做法,分明是将好学生和差学生分别对待,那么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得到的是鼓励和红包,而成绩差的孩子则是失去在同学面前的尊严,还要受到大家的嘲笑,这就是这位老师做的事情。

微信红包本身是一个快乐的事情,但是我们这位老师却用来完成他奇葩的教育,而且似乎觉得理所当然,这种素质的老师,我觉得学校应该直接开除,因为这位老师的行为,根本不配做一个老师。对于此次事件中,受到伤害的父母和孩子,这位老师应该做出道歉,并且赔偿损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5

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没事别谈钱,谈钱伤感情。这话简单但道理质朴,适用范围广泛。各位不见得在乎掉到地上的一块钱,但那一枚钢蹦坠地的清脆声响是触及灵魂的,你一定可以轻而易举的排除其他杂音听到那一声悦耳的撞击音。

所以几毛钱的红包都可以引发一桩血案,虽然有其他原因作祟,但不得不承认金钱的诱导和刺激作用是巨大的。钱这玩意儿,很敏感呐。

这位老师就是傻,既没有意识到网络的传播力度是自己无法预料的也无法掌控的,也没有意识到金钱红包与教师身份的双重敏感性,更没有意识到众多家长可能不在乎钱却要面子的心理。说到这里我必须插一张电视剧《亮剑》里的经典台词。



楚云飞是要面子的人,哪位学生家长不是要面子的人呢? 以往没有家长微信群、QQ群的时候很多事情是教师与家长单独沟通,私下解决。这种相对封闭隐私的沟通渠道可以说的事情,可以办的事情放到如今的微信群里就显得不合时宜了。这不是自己挖坑往里跳吗?

时代在变处事方式也在变,人心在变又有些敏感的事情却一直未变。这变与不变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不可描述的道理,说到底还是教师在家长面前天然的优越性和强势地位导致一些教师丧失了对不妥行为的判断力。一个人若是在你面前口无遮拦、信口开河,未必是他真的不明白道理,他更可能是没把你当回事。耍酒疯的人未必真的醉得失去理智,警察来了他跑得可能比兔子还快。

这条新闻结结合前几天四川一高校强制学生为学校官微点赞,不满100赞视为挂科的热点新闻简直异曲同工。

第2个回答  2017-01-15
学生考的不好,老师竟然罚家长红包,这简直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并且以孩子三年后是否考的上学做要挟,这简直是丢光了老师的光辉形象,丢尽力了学校脸面。对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想说这属于违法行为,因为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发过相关规定。教育部出台《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划出教师行为的6条红线,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同时,《规定》明确表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要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开除处分,并撤销其教师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我想建议本文中的家长们,去举报他们的不法行为,用这种手段来获取利益,我们不要妥协,我们要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其次,老师教育孩子,不以努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成绩和能力为目的,整天想着靠红包发财吗?这个学校的老师,丢尽了所有老师的脸面。都说老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如果所有老师都像本文中的老师一样,处处想着怎么多赚点红包,还怎么能踏下心来做事情。如果仅仅是变相的收取红包也就算了,还冠冕堂皇的以孩子的未来做要挟。这真的是老师做出的事情吗?难道教育部门都看不到吗?任由这样的风气盛行?我建议相关部门,赶快调查研究。为了孩子的成绩,努力想办法和家长沟通协商,都可以,但是以孩子的成绩做要挟,真的过了。

最后,我想对那些正在收取红包的老师说,为人为师,有愧吗?我想对家长说,关心孩子的成绩是应该的,但不能盲目听从老师的安排,一些违法违规有违社会和谐的事情我们坚决抵制。一起共同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
第3个回答  2017-01-15
这真是淘气的老师啊!也许老师的本意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促进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成绩上的题,但显然会带来许多弊端。

教师是有管理学生的权利,可以适当地惩罚学生。但除了当学生破坏公共财产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外,老师没有权利学生甚至家长进行经济处罚。尽管老师本意也许是好的,但他们的行为违犯了老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果某些家长有某些意识的话,向学校反映,该教师的行为是需要受到惩罚的。当然这也是该老师的行为受到广大网友热议的原因。

我们暂且放过老师“罚”家长发红包的行为一事,还能讨论一下它的结果,显然也并不能完全尽人意。确实就像老师希望的那样,家长开始关心学生的学习,开始督促学生的学习。哪怕不是为了钱,只是因为觉得被罚而丢脸,也开始关心学生的成绩。只是关注的方式,却大不相同。有些家长大概还比较理智,帮助孩子查漏补缺,扬长避短,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一个好一点的成绩。但大多数的家长显然会失去理智,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生的成绩,动辄打骂出手。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显然,违背了老师的初衷。

总之,该老师所采取的方式不合情理不符合道义,不仅治标不治本,更可能会产生其他出人意料的恶劣影响,应该寻找其他的促进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进步的方法。
第4个回答  2017-01-15
老师为了让孩子及格也是拼了呀。。。

老师的本意其实是为了孩子的成绩着想,但是这样的做法有点欠妥,不是很好。学生的分数,一直是很多老师追求的。其实我觉得分数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应该是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有真正能够掌握的知识。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考试不及格分数的管理问题一直屡出新闻。众多学校也屡出奇招,想要治理学生考试不及格的这种情况,其实这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教育,虽然传授知识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孩子的素质教育更为重要。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需要重视孩子自身的教育,不能让学生对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厌倦心理。

再看这样以家长发红包的方式来惩罚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这样并不能彻底的改善学生考试不及格的现状。明智的家长会重视孩子的学习,会帮助学生分析考试试卷的利弊。有钱的家长会毫不在乎,不会加强对孩子学习的重视。鲁莽的家长甚至会殴打自己的孩子。没钱的家长会感到无助。。。。这种种的后果,老师应该没有考虑清楚吧。

其实,老师的本意是非常好的,能想出这样办法的老师也应该是以为比较负责任的好老师。虽然这种办法不一定达到老师预期预想的结果,但是请不要责怪我们的老师。他们也不容易,为了学生的成绩整日绞尽脑汁,也是拼了。

我觉得学习这件事情,还是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强迫是最无用的方式,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才能好好的学习。这样,我们学生的成绩也会好看一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