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山西忻州市代县新高乡滑坡灾害

如题所述

1 基本情况

2011 年 6 月 26 日凌晨 3 时许,山西省代县新高乡白峪里小东沟矿区发生了滑坡地质灾害。滑坡体长约 290m,宽约 60m,滑坡体滑出滑床土石体积逾 6000m3。滑落的土石将坡下的临时性民工房掩埋,造成民工 9 死 4 伤。

2 区域地质环境与成因趋势分析

2. 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代县属温带半干旱气候,据代县五里村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30. 6mm,多年 平 均 蒸 发 量 为 1770. 4mm, 相 对 湿 度 56% 。 月 最 大 降 雨 量 为330. 5mm,日最大降雨量为 100. 4mm。

该区位于五台山西段基岩山区,地势高且起伏不平,地形切割强烈,沟谷较发育,为典型的基岩侵蚀地貌。矿区内最高标高1700m,最低标高1400m,最大相对高差 300m,属中低山区。

该区地层为太古界五台超群石嘴群金岗库组变质岩系。原岩是一套陆缘—滨海沉积的黏土—碎屑岩,经多期、多阶段的区域变质作用和热力作用形成一套低、中级区域变质岩系,岩性以各类片岩为主。

该区位于区域台怀群重褶复向斜外缘白峪里向斜构造的东端。矿区内的主体构造为白峪里倒转向斜,北翼向南东倒转。倒转向斜的枢纽走向北东—北北东,波状起伏,北东端高幅度扬起,南西端微微上翘。

在矿区范围内,没有常年性流水的河谷分布,各沟谷均为夏季暴雨后暂时性排洪通道,平时为干沟。该区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属于变质岩基岩补给山区,区内主要地层岩性为变质岩。大气降水是该区地下水的主要的补给来源,各含水层的富水性均较差,地下水位埋藏较深。

2. 2 滑坡地质灾害特征

该滑坡体发育于白峪里小东沟南西侧山梁部位,滑坡体以山梁北西及南东两侧的冲沟为界,上部以滑坡陡坎为边缘,向北东方向的小东沟沟谷滑动。滑坡体平面上呈马蹄形,不规则分布,滑坡体南西—北东方向长约 290m,北西—南东方向宽约60m,滑坡体平均厚度约 3m,前后缘高差约 140m。据现场观察,滑坡体主要由残坡积物及强风化岩层组成。滑坡体体积约 5 万 m3,滑出滑床土石方体积约 6000m3,属于小型滑坡。滑坡区地形地貌及滑坡陡坎、裂缝等特征详见图 1、图 2。

图 1 滑坡现场

图 2 滑坡体顶部陡坎

2. 3 灾情险情趋势

该滑坡体属顺层滑坡,从边坡上部滑落的土石,顺坡而下,摧毁掩埋了坡底的10 间临时性房屋,造成了 9 人死亡和 4 人受伤。

目前灾害发生点仍处于不稳定变形阶段,又时值当地雨季,在一定诱因的诱发下,仍会发生滑动,直接威胁抢险救灾等相关人员的安全。

图 3 滑坡区局部地形坡度

3 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3. 1 地形地质因素

本区为山区沟谷与山梁斜坡地貌,滑坡区地形坡度较陡,地形坡度 30° ~ 45°,岩层以各类片岩为主,浅部残坡积松散堆积物和强风化岩层较厚,岩土性质较松散,抗剪强度较低,具备产生滑坡的基础条件。

3. 2 大气降水因素

本次地质灾害发生前,该区局地降雨较多。大量降雨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岩土体的自身重量,加大了下滑分力; 另一方面,降雨入渗改变了松散层的物理力学性能,降低了松散介质的内摩擦力,减小了岩土层的阻滑能力。分析认为,滑坡区地形坡度较陡,浅部堆积较厚的残坡积物与强风化岩层,是本次滑坡发生的基础条件,较大的降雨是导致本次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4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

4. 1 应急响应与抢险救灾

6 月 26 日凌晨 3 时许,代县新高乡白峪里小东沟矿区发生滑坡地质灾害事故后,忻州市当即启动突发地质灾害Ⅲ级应急预案,成立了 “6·26”事故抢险指挥部,调动了国土、安监技术人员、公安干警、防爆队员等队伍,组成应急抢险医疗救护、应急分队等,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4. 2 应急处置

6·26 事故发生后,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应急办、省国土厅、省安监局等有关部门赶赴现场指挥救援。采取的具体应急处置措施为: ①经过调查核实,伤亡人数已经确定,被掩埋人员已全部找到。②划定危险区,对整个滑坡体周边布设警戒线,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危险区。③加强监测,在滑坡体不同部位设置观测点,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变形监测并做好记录。④撤离滑坡体沟谷下游所有人员设备,防止发生次生地质灾害。⑤建议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对滑坡体进行详细勘察、设计和治理等相关工作。

5 经验与启示

“6·26”滑坡灾害事故的发生,损失惨重、影响很大、教训深刻,带来下列启示:

要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妥善安置与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

全市立即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排查各类地质灾害隐患,对所有企业搭建在不安全地段的临时工棚全部拆除,有效防止类似地质灾害的发生。

对相关人员要进行学习培训,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相关人员的防灾避灾意识,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本次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后,抢险救援及时、应急反应有序、采取措施得力,得益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效控制了事态的发展扩大与次生灾害的发生。

(本节基础资料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提供 责任编辑 魏云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