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凯的人物轶事

如题所述

1998年,郑培凯应当时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的要求邀请,来到城市大学,协助构办中国文化中心。
当年他觉得纽约的生活非常越快乐,但隐约感觉到自己有些东西还没有完成。来到香港,发现要做的东西实在很多,不做的话,好像也对不起这个地方的年轻人。于是开办了全校的通识课程,不但要把课程设计得很有趣,而且还要符合现代人理解中国文化的方法。一定要提供各种各样的讲座,而且还要带学生出去一起做考察。他在聘任同事的时候,主要是希望他们都有不同的特长,最后作出一定的整合,以收相互刺激、激荡的效果。
郑培凯觉得这份工作越做越有意思,所以把美国的工作都辞掉了。他设计的课程内容包括戏曲、书画、陶瓷、美术史等方面,借助发达的校内网络提供教材,支持老师们分组教学。此外,一直举办专题讲座,邀请许多名师大家,例如白先勇、李泽厚、余光中、叶嘉莹等人,以此推广中国文化。课程推行之初,由于中国文化课程首次作为全校学生必修学分,并占据毕业成绩高达百分之七的比重,郑培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部分学生对学校强制修读的规定不满,认为学校是有目的地推行“爱国精神教育”;也有家长对学校施加压力,表明对学习文化的功用的质疑;甚至有学生在校园里贴大字报,通知媒体控告校方干涉学习自由。
对于学生和家长的疑惑和过激反应,郑培凯认为是正常的,他要做的只是坚持信念和不断地完善教学。好在得到校长和同事的支持,到第三年的时候,反对的声音就没有了,还有不少学生开始主动地参与学习。 郑培凯生活在纽约的时候,看的主要是外国剧,如话剧、歌剧和莎士比亚戏剧等。他真正开始对昆曲产生兴趣,大约是在1991年、1992年左右,当时他在台湾任客座教授,江苏省昆的张继青老师与浙昆的王奉梅老师到台湾演出,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地欣赏大雅昆曲。没想到,昆曲是那么优雅,那么美,该次表演对他的心灵产生很大的冲击。此后喜欢上了昆曲艺术,学术研究也开始了新的转向,初始于文献的思想文化史研究,遂着眼于具体的艺术演出形式,藉此探索中国文化艺术中蕴含的思想意义。昆曲的优雅、精美,对他的研究方向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转向,从此开始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来探索昆曲艺术的意义。而且,自那以后,以昆曲、陶瓷、古典园林、茶艺为代表的中国文化艺术,就成为他的研究重点。
多年来,郑培凯一直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为昆曲艺术的传承,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一是抢救昆曲的艺术传承,包括许多珍贵的昆曲折子戏:为了做好张继青、汪世瑜、岳美缇、梁谷音、侯少奎、计镇华等老一代昆曲表演艺术家的艺术传承,文化中心派专人赴全国六大昆剧团做详细的艺术访谈,内容包括:在身段表演上如何传承?从改编到导演到演出,有哪些人参与?请教老演员、导演、编剧、乐师和编曲等工作人员,采访他们当年是如何学的?传字辈如何教?通过这些采访、讲座、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回忆,搞清楚当年为什么那么演?今天又有什么不同?把传承的细节记下来,对珍贵资料进行核对、整理和录像留存,弄清老一辈艺人的演唱环境、演唱方法、身段要领、度曲秘诀。
香港城市大学与北昆、上昆、浙昆、苏昆等全国七大昆剧院合作展开了推广昆曲遗产的合作,一是举行昆曲演出,二是举办昆曲文化讲座。从2002年开始至现在,全国各大昆剧院已经在香港城大举办了50多场昆曲演出,推出了100多次由昆曲艺术家主讲的文化讲座。此外,中国文化中心还建立了一个教学网站,不但把每个艺术示范讲座都录成视频,上载网站,而且还把每个昆曲剧团的第一手宝贵材料和资料上载网站,而且还派专人管理这个网,真正做到全球昆曲资源的共享,让全世界的昆曲爱好者得以通过视频观摩学习,藉此推动昆曲艺术的发展。 郑培凯开始研究茶文化,纯属偶然。1991年,他到台湾做客座教授时发现有一群人对茶感兴趣,并置办了很好的茶室,于是常带学生去茶室上课。在一次品茶讲道时,有学生问道:“可不可以把饮茶的历史讲一讲?”郑培凯心头一动,始着手收集茶文化的资料。应邀到香港城市大学担任“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后,他和茶史专家朱自振一起合作,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把中国历代的茶书都作了校注,书中汇集了自唐代陆羽《茶经》至清代王复礼《茶说》共114种茶书,同时也辑录了各种散佚著作,最后定名为《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这是现存所见茶书总汇中收录最丰富的编著。为使更多人了解茶饮的文化境界,他还对陆羽的《茶经》作导读,名为《茶道的开始》。
写完《茶道的开始》,郑培凯开始筹备介绍宋代的茶文化。郑培凯说:“宋徽宗是爱艺术的,他是天下至尊,对审美的追求真是没有止境的,讲究到了极点。”而茶文化从陆羽提倡以来,经过历代的继承、发展和演变,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喝茶方法,可以说茶道在中国有着多元的发展。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大家喝茶的时候,一般都能够安静下来,古人时常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喝茶能对自己的精神有提升。真的懂得茶道的人,茶道的过程就是精神的提升,是一个净化自己心灵的过程。 中国的陶瓷是郑培凯的研究兴趣之一,他主要研究外销瓷。虽然陶器遍全球,但瓷器却是中国发明的,陶瓷可以说是中国对人类物质文明的一项重要创造。陶瓷外销,也是中华物质文明向全球扩散的一个渠道。所以他钟情于研究陶瓷,觉得中国陶瓷下西洋非常有文化意义,例证也多,他很想写一本关于“陶瓷下西洋”的书,详载其中的因果变化。
所以近十年来,他一直带着几位青年学者研究陶瓷,进行「陶瓷下西洋」计划,通过研究中国历代瓷器外销的情况,摸清楚外销瓷器的规模、类型、产地、在国内的运销路线、合法与走私出海的港口、海上运销的路线、停泊的中转站、最后的目的地、以及当地使用瓷器的方式。促使他研究这个项目的动机有很多,其一是文献数据缺乏,过去的文字记录零零星星,历史记载很少,也完全不重视,不知道瓷器的发明、运销、使用的全球化历程,有甚么历史意义。其二,当然是因为考古材料的出现,可补文献资料的不足,让他有足够的实物资料,重新审视瓷器作为物资文明载体的意义。全中国大量瓷窑的发掘,世界各地水下沉船考古的发现,使得瓷器作为历史文物以及历史研究的基本材料,成批成批的浮现在我们历史认知的模糊领域。
郑教授说:“许多人收藏瓷器,是当古董珍品来把玩的,我却喜爱抚摸散布在世界各地,从瓷窑或海底发掘的残破瓷片,从中看到比较完整的历史画面,看到从中国随着海洋的波涛,扩散到世界各地,人们是如何带着欢欣的笑容,使用中华文化的伟大发明,改善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郑培凯教授也钟爱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因为从古典园林可以看到明代文人的那种思想情致,藉此也反映出士大夫阶层的闲情逸趣。明代造园大师计成主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调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艺术效果。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体现。他说:“今天尚存于世的江南园林,特别是苏州园林就具体展现了这种城市山林的风貌。陈从周曾以‘后花园的美学’来形容苏州园林的特征,又引《红楼梦》所营造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中有真,来说明园林美学的虚实相间,阴阳相济,蕴涵着中国文化的精髓。……苏州园林是目前存世最精彩的一批中国私家园林……这些园林已经经历了许多沧桑,不复旧貌,特别是减少了山林野趣,而成了精致的游赏性花园了。但是,其建构的基本精神还在。还可以从中体会中国园林纳天地于园庭的审美意象;倘佯在弯曲回转的小径,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歇憇在叠叠的假山一角,看清流潺潺流入深潭,缅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境界。这的确是中国传统美学最精粹的而又最具体的呈现。”所以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及苏州华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办的“叠山理水—苏州园林艺术展”于2005年1月14日在城大艺廊举行开幕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