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一些历史上成王败寇的人物比如吴三桂 西楚霸王

列举一些历史上成王败寇的人物比如吴三桂 西楚霸王麻烦各位了要详细的
11楼的你忘了还有曾轶可了吧 20楼说的很好 有机会要好好看一下这段历史

  首先,看到大家对这历史的争论,我想说说到底什么是历史?我觉得历史就是胜利者的宣言书。只有胜利者才有权利来书写历史。不然为什么各朝各代的开国皇帝一个个都堪比圣人?只因这段历史是由他自己书写的。而每朝每代的末代皇帝几乎可以成为暴君、屠夫、懦弱、无能的代名词,只因这段历史却是由他人所写,没有人会把自己的敌人称为圣人,把自己说成小人。而关于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却洽洽是由大清朝所书,历史的真像怕是早已埋灭在历史的洪流当中。若是不信,大家可以到书店买上一本新编地方志,上面可有一句坏话?所以说历史不可全信,毕竟他是由当朝者所写,必然对当朝者有利。反倒是一些野历,虽不可全信,但里面反而有一些真话。
  其次,想说说吴三桂其人。大家口中的民族英雄袁崇焕在明历的记载上可是个大大的奸臣,而你们口中的汉奸吴三桂却恰恰相反,可是个忠臣,反而是大清朝,你们口中骂得外族,为袁崇焕平了反,将吴三桂列到了贰臣录当中。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会这么信清历的记载,而不信明历。
  历史上的吴三桂到底背叛了大明吗?按历史记载,他在引清军入关前,甚至就是引了清军入关之后,他也没有背叛过大明。前面几十年就不必说了,他镇守山海关,不知打退了后金多少次进攻。就说他引清军入关之后,他为什么引清军入关?那是因为大明朝已经名存实亡,连皇帝都被李自成逼得上吊自尽了,而且李自成竟还杀其父、夺其妾,大家说吴三桂有可能投降于李自大成这个与他有灭其君、杀其父、夺其妾的人吗?而他的实力又不足以与李自成相抗,那他引清兵入关就已经成了必然。更何况吴三桂自小在关外长在,与后金打了几十年交道,或者他的性格在后金与大明间更像后金。而且其舅父祖大寿,老上级洪承略早就投降了后金,各种劝降书不知递了多少封,相必其中定是说了后金数不尽的好话,这种话听得多了,也不由吴三桂不心动。再说吴三桂在引清兵入关前,与清军有过协议,他们都谈了些什么,没有留下记载,幸好有《谀闻续笔》一书卷一载其事:
  桂念腹背受敌,势不得全,乃与清帅约云:“从吾言,并力击贼,吾取北京归汝。不从吾言,等死耳,请决一战。”(多尔衮)问所欲?曰:“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清帅许之,攥刀说誓,而以兵若干,助桂击贼。
  这里,三桂提出酬谢清朝的条件,归结起来,一是寻找到崇祯的太子,在南京重建大明政权;二是以黄河为界,以北归清,以南归大明,两国通好,互不侵犯;三是,请清兵入北京,不得侵犯明历朝皇帝陵寝,也不得伤害百姓。三个条件以前两条最为重要。
  问题是,三桂与多尔衮果真达成如上协议吗?应该说,从后来的种种迹象透露出这一协议的真实性。首先,三桂的第一封请兵信中已先自提出“裂土”酬谢的许诺;在第二封信中,他表示,击败李自成,“京东西可传檄而定”,并许下“财土亦得,何事不成”的诺言。他与多尔衮谈判时不会自食其言。“裂土”何处?亦如谈判中约定以黄河为界,河之北即分给清朝,这与三桂信中提出的“裂土”酬谢是一致的。三桂降清后,曾自求封地齐鲁,“且悉用旧人”。《甲申核真略》,41页。齐鲁(山东)正当南北之间,与之黄河为界正相吻合。特别是在山海关决战后,他追击李自成,索要崇祯的太子,并向京城发出迎立东宫的通知。显然也是得到多尔衮的首肯的。清兵进入北京后,并无南下之意,一度声明南北“通和讲好,不负本朝,彼怀继绝之恩,以敦睦邻之谊”。也证明当时确有划黄河为界之约。清朝准备信守《国榷》,卷102,6119页。当三桂后来叛清,特给康熙帝上书,指责当年多尔衮“顿背前盟”,“贪心无厌,驱兵南入,以致灭我社稷”黄体芳:《醉乡琐志》。。他在讨清的檄文中,公开声讨多尔衮“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踞燕都,窃我先朝神器”《华夷变态》,卷2,53页。。清朝对“背盟”一事不敢正面反驳,避而不答,又反证出三桂的指责不是子虚乌有之事。所有这些,都与《谀闻续笔》记载不谋而合。参见陈生玺:《清兵入关与吴三桂降清问题》,载《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2期。此文对吴三桂与多尔衮盟约一事有精辟考证与分析。
  至于后来吴三桂又背叛大清,更没什么说的了,这不正符合了那些骂吴三桂人的心思吗?
  吴三桂引外族入中原,在历史上也是有过的,而且恰恰 是大家最为之自豪的大唐朝,当初李渊也曾引关外鞑靼入主中原,不过后来却被李世民打了回去,并且一直打到了他们的老家,将鞑靼打得四分五裂。如果吴三桂后来起义,同样将后金打回老家,我想大家就不会如此说他了,也许历史将被改写,他同样也会成民族英雄,开国皇帝。
  最后,想说说为什么会写吴三桂。主要是想写这段历史,因为这段历史够热闹,细算算,这段历史中到底有多少个王朝,大明、大清、大顺(李自成)、大周(吴三桂)、大西(张献忠),还有蒙古的林丹汗,朝鲜、日本等等。如果没有满清的入关,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八军联军蹂躏中华,更不会有日军的侵华。只因满清本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只信骑军的强大,却不理海军的发展,也不重视科技的力量。写这段历史就是想改写这段历史。至于为什么将吴三桂做主角,主要是因为其他人基本重生的差不多了,而吴三桂好像也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种不可救要的大汉汗,买国贼.
  最后,由于掌握太多"机密",满清江山以稳,必定动手````````与其等死不如一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22
1商纣:力气极大,辩才极佳,可惜伐东夷,消耗兵力,而且俘虏甚多,无法消化,不得已武装俘虏对抗周军,以致俘虏倒戈,兵败如山,身死国灭;周自然用各种方法污蔑丑化这个前朝君主。。。。可怜

2 霸王项羽,为人义气,豪气,霸气,可惜过于耿直,不肯用权谋,终于为刘邦及其谋臣所害,呜呼哀咋。。。汉自然又极尽侮辱之能事,损毁其形象

3 王莽 ,立志革新政治,却伤害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导致前汉皇族刘秀等死灰复燃,阴谋复辟,毁灭了王莽的改革大业。。。。又被东汉王朝大加挞伐。。。。。

等等。。。。。。。。

王莽中国向来口头上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事实上肚子里全是“成王败寇”那一套。。。呜呼哀哉
第2个回答  2010-01-22
(败寇)汉尼拔: 北非古国迦太基著名军事家。外国版的“项羽”,自己去看看吧。

(成王)屋大维: 盖乌斯·屋大维,被尊称为“奥古斯都”(Augustus),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统治罗马长达43年。前43年,他打败了刺杀凯撒大帝的共和派贵族。前36年他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后在阿克图海战打败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罗马后开始掌握一切国家大权。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前29年获得“大元帅”称号;前28年获得“奥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称号,建立起了专制的元首政治,开创了罗马帝国。公元14年8月,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并且将8月称为“奥古斯都”月,这也是欧洲语文中8月的来源。

(败寇)拿破仑: 在“法国大革命”后加冕称帝,是军事天才,横扫欧洲大陆,多次打败反法联盟。颁布了著名的《法典》,战争的同时打击了欧洲封建主义。可惜去俄国东征大败,尔后被流放,之后领兵再起却被大败滑铁卢,第二次被流放,孤独地死去。

(成王)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被称为“战国第一忍者”、“战国最大的忍者”,官至正一位太政大臣。秀吉去世后,击败丰臣秀吉的余党,统一日本,建立了日本最后也是最强大的——德川幕府,影响力至今。

(败寇)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被公认为是二战的主要发动者。是德国人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第3个回答  2010-01-21
例如关羽戎马一,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最后败走麦城,为吕蒙 、陆逊所擒。可云长被后人尊为武圣,他义薄云天的形象家喻户晓,可谁又能想起吕蒙、陆逊,一代英雄项羽,率江东八千子弟破釜沉舟,历经百战,很少有人怀疑他的军事天才和英雄气概,最后他败于垓下,后人都为他深深惋惜,李清照词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荆轲刺秦失败,没有人怀疑他的勇气和决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高渐离送别荆轲时所吟唱的诗句,至今让后世传唱。 英雄的失败是注定的,只所以千载余情不灭,也是让我们感动的。
第4个回答  2010-02-03
杨广。
这真是个倒霉孩子。他和李世民一样,都是家中次子;都曾立下赫赫战功;文采简直把李世民甩出不知几条街去(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还留下了一条流芳百世的运河。
说起名声,偏偏李世民不知把他甩出几条街去。
唉,这倒霉孩子,简直倒霉催的。
还有西楚霸王。他当年正儿八经只有一线之隔就把刘邦彻底灭了,结果居然被刘邦逼的乌江自刎。死后尸体还被人扯成了五块儿。唉,这倒霉催的。
李自成,闯王李自成,那也是一人物。可惜后来清兵入关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