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意义

至、面、大方、河、且、室、曾、何苦、局、益、请、故、走、病、涕、可以、腊、于是、悲、向、毒、往往、的古今意义

  (1)至 zhì
  基本字义
  ◎ 到:~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
  《左传·文公二年》:“秦师又~。”
  ◎ 极、最:~少。~亲。~交(最相好的朋友)。~诚。~高无上。~理名言。
  《荀子·正论》:“罪~重而刑~轻。”
  与“致”的区别
  致:表达;集中精力; 到达 实现; 招引; 情趣; 精细
  古义
  (2) 面 1.脸。《战国策 赵策四》:“老妇必唾其面”
  2.面对着,面向 《列子 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3.当面 《庄子 盗跖》:“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4.方面 《史记 项羽本纪》:“令四面骑驰下”
  注意:
  1.古汉语中,南面、北面都是面向南、面向北的意思。
  2.面粉的意思写作“面”、“麪”,不写作“面”。
  辨:脸,面
  脸,最初指“颊”,并经常指妇女目下颊上 搽胭脂的地方,后逐渐与“面”同义。

  今义

  1. 表达不清,做事不利索,行动缓慢,没有性格,反应迟钝,不爽快,放不开等;如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说:“他这个人特'面'”“你这人怎么这么'面'啊”
  2.一种口感 例:这土豆真面。1.谓方正之极。
  (3) 大方 《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稀声。” 唐 权德舆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
  2.指大地。
  《管子·内业》:“人能正静……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 尹知章 注:“大方,地也。” 唐 陈子昂 《堂弟孜墓志铭》:“大圆苍苍,大方茫茫。” 唐 孟云卿 《伤时》诗之一:“大方载羣物,生死有常伦。”
  3.大道,常道。
  《庄子·山木》:“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其忠也尽致君之大方,其言也达为政之要道。”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方图讲学,知臣子之大方;庶得周旋,奉君亲之素教。”
  4.谓识见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语出《庄子·秋水》。 明 高启 《独庵集序》:“故必兼师众长,随事摹儗,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闺秀画》:“三百年中,大方名笔,可与颉颃者不过二三而已。” 鲁迅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他们说年轻人作品幼稚,贻笑大方。”
  5.基本的法则、方法。
  《吕氏春秋·任地》:“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 宋 曾巩 《虞部郎中戚公墓志铭》:“转知 抚州 ,其治大方,务除苛去烦。”
  6.犹大略,大概。
  《墨子·非命上》:“天下之良书不可尽计数,大方论数,而五者是也。” 孙诒让 间诂:“大方,即大较也。五, 毕沅 云:当为‘三’之误,即上先王之宪之刑之誓是。”
  7 [natural and posied]∶.不俗气;无拘束。
  《红楼梦》第十七回:“莫如直书古人‘曲径通幽’这旧句在上,倒也大方。”《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安公子 不是不会说官话的人,或者说相貌也还端正,或者说举止也还大方,都没什么使不得。”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举动活泼,说话很大方,爽快,却很有分寸。”
  8[generous]∶.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 张俊民 道:‘少爷为人好极,只是手太松些,不管什么人求着他,大捧的银与人用。’ 鲍廷玺 道:‘便是门下从不曾见过像 杜少爷 这大方举动的人。’” 赵树理 《地板》:“村里人倒很大方,愿意管我饭,又愿意给你三嫂借一部分粮。”
  9.中医称药味较多或药量较大的方剂。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七方》:“大方,[ 歧伯 曰]君一臣二佐九,制之大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二,制之小也。”
  10.茶叶名。
  原产于 浙 皖 交界之 老竹岭 ,产量甚少。后 安徽 产的茶多用此名。
  11. 汉 末黄巾起义军的编制名。
  《后汉书·皇甫嵩传》:“[ 张角 ]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
  12.[decent]∶衣着适当
  她的一个肩带往下拖垂,用美国的标准来说,使她倒显得很大方
  13. [general principle;great truth]∶大道理
  14.家具:亦称“大枋”。方材宽、厚相乘积为101—225平方厘米者称大方。
  (4)河 #hé huó
  【释义】 ①水道的通称:河道|河流|淮河|运河。②特指黄河:河套|河西。③指银河系:河汉|天河|河外星系。
  【河床】 #héchuáng 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
  〖例句〗由于黄河从上游带来了大量泥沙,所以下游河床越来越高。
  【河马】 #hémǎ 哺乳动物,身体肥大,头大,长方形,嘴宽而大,尾巴短,皮厚无毛,黑褐色。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头部露出水面。产于非洲。
  【河堤】 #hédī 沿河人工修筑的防水建筑物。
  〖例句〗夏天的傍晚,河堤上轻风习习,凉爽极了。

  河〈名〉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河流的通称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5)且 ⑴暂且,姑且。例:①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②存者且偷生。③这个,你且收着。④别君去兮何时还?⑤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⑥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⑵将,将要。例:①以为且噬己也。②今且九十。③久居,祸且及汝。④不出,火且尽。⑤且为之奈何。⑥若属皆且为所虏。⑦民且狼顾。⑧旦暮且下。⑨人且死见鬼,宜见数百千万。⑩旦夕且死。(11)范君知其必且西奔。
  ⑶而且,并且。例:①且人之患志之不立。②余悲之,且曰。③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④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⑤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且:一说况且。)⑥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⑦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⑧且立石于其墓之门。⑨且矫诏纷出。⑩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1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13)且使遽告于郑。
  ⑷况且,再说。例:①且焉置土石?(且:一说而且。)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③且秦强而赵弱。④且相如素贱人。⑤且迁我如振落叶耳。⑥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⑦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⑸尚且,还。例: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例:①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移人也。②河水清且涟漪。③示赵弱且怯也。④三军既惑且疑。⑤磐石方且厚。⑥四体康且直。
  ⑺同“夫”,句首助词。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例: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②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⑼如果。例:明复妄言,我当焚汝庐。
  ⑽还有,那么。例: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且住」即“且慢”,暂时慢着,常含阻止之意。例:①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②且住,你听我说!③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之首!......”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例: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⑵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且如」就像。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且] 将近。例:年且九十。
  且 是逻辑学中重要的联接词
  1定义:用联接词“且”把命题P和Q联接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且Q”
  2判断p∧q的真假:当pq都为真命题时,p∧q为真命题,当pq中只要有一个命题为假命题时,p∧q为假命题。
  (6)室 ①屋子:教~∣卧~∣休息~∣~外。
  ②机关、工厂、学校内部的工作单位:档案~∣图书~。
  ③妻子:妻~∣继~。
  ④家;家族:皇~∣十~九空。
  ⑤器官、机器内部的空腔:脑~∣心~。
  ⑥二十八宿之一。
  【组词】
  〖室内乐〗原指西洋宫廷内演奏或演唱的世俗音乐,区别于教堂音乐。现在泛指区别于管弦乐曲的各种重奏、重唱曲或独奏、独唱曲。
  〖室女〗旧时称未结婚的女子。
  〖室女座〗黄道十二星座之一。
  【《园冶》中“室”的建筑学解释】
  古云,自半已后,实为室。《尚书》有“壤室”,《左传》有“窟室”,《文选》载:“旋室娟以窈窕。”指“曲室”也。
  (7)曾 释义】表示行为或情况以前发生过:似曾相识|几年前我曾见过她。
  【曾经】 #céngjīng 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例句〗多年前,我曾经在那里住过一星期,所以还有些印象。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曾 <副>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已经
  竟,竟然;尚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曾 <形>
  通“层”。重叠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
  曾 céng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他~来过。又见zēng。
  曾zēng
  1、天下一曾无二曾,现在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鄫(zeng 曾)国太子巫,以国为氏。系出自姒姓,是真正的上古圣君夏禹的后代。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逃奔到鲁国,复国无望,便在鲁国的南武城(今济宁市嘉祥县南)长期住下来,去邑旁(即“阝”旁),表示离开故城,改曾阝为曾,称曾氏,仕于鲁。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是少有的几个来源比较纯正的姓氏之一,因曾姓先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曾氏家族一向严格禁止。
  2、据有关资料所载,外族或外姓冒姓,少数民族中土家、彝、苗、黎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曾 阝侯。在远古帝舜时期,鲧的妻子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下禹,帝舜便赐禹姒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夏室后,曾把幼子曲烈封于“曾 阝”地(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从此曾 阝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两千多年,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并灭。此时,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逃奔到鲁国,复国无望,便在鲁国的南武城(今济宁市嘉祥县南)长期住下来,去邑旁(即“阝”旁),表示离开故城,改曾阝为曾,称曾氏。曾 阝侯也就成为了曾姓的得姓始祖。�
  (8)何苦 1. 有何苦衷,有什么不得已的理由。
  《史记·黥布列传》:“[上]与 布 相望见,遥谓 布 曰:‘何苦而反?’”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罢之而天下悦,人心安,兴利除害,无所不可,则何苦而不罢!” 陈天华 《猛回头》:“你们有子弟的,何不赶紧送出外洋学习实业,不过费一二千金,立刻可以大富,并且有大利於国,何苦而不为呢?”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史记·高祖本纪》:“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馀罪人击杀 项羽 ,何苦乃与公挑战!”《西游记》第五七回:“似你有无量神通,何苦打杀许多草寇?” 巴金 《家》十四:“你的身体并不太好,何苦这样拼命吃酒,吃酒并没有什么好处!”
  3. 犹何妨,何害。
  《南史·陈伯之传》:“ 伯之 曰:‘君稻幸多,取一担何苦。’”
  (9)局 【释义】 ①一部分:局部。②某些机构的名称或机构中按业务分工设立的办事单位:邮电局|教育局|局长|书局。③棋盘;下棋或其他比赛一次胜负叫一局:平局|三局两胜|下了一局棋。④事情发展的形势、情况:时局|战局|结局|顾全大局。⑤骗人的圈套:骗局。⑥拘束;狭窄:局限|局促。⑦指某些聚会:饭局|赌局。
  【局促】 #júcù ①狭小:空间局促,出入很不方便。②拘谨不自然。
  〖例句〗他一见生人就很局促,手足无措。
  【局面】 #júmiàn ①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②格局;规模。
  〖例句〗他上任不久就成功地打开了销售的局面,使企业重现生机。
  【局势】 #júshì 政治、军事等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形势。
  〖例句〗近年来,印巴之间的局势有所缓和。
  【局限】 #júxiàn 限制在某个范围内。
  〖例句〗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局限,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局 <形>
  (会意。从口,从尺。“尺”示规矩法度。口易出错,故以尺相拘束。本义:局促)
  同本义
  局,促也。――《说文》
  不敢不局。――《诗·小雅·正月》
  意局而辞野。――潘民《乘舆箴》
  又如:局守(谨守);局定(限制,固定);局囿(局限,限制);局滞(局限停滞);局蹐(局限,局束);局脊(拘泥,拘束);局数(局束);局趣(拘束。同局促);局局蹐蹐(畏缩不安的样子);局
  促乡里(碌碌无为地呆在乡里)
  距离近
  涂路虽局,官守有限。――曹丕《与吴质书》
  狭小,狭隘
  局(
  ⒎
  ⒏
  ⒐跼、
  ⒏
  ⒐局)jú
  ⒈部分:~部。
  ⒉机关、团体组织的单位名称:工商~。电信~。
  ⒊棋盘。也指一次棋赛或其它比赛:第三~。
  ⒋形势,情况:~势。了解时~。大~为重。
  ⒌圈套:骗~。
  ⒍称呼商店:书~。
  ⒎弯曲。
  ⒏
  ⒐
  ①狭小:此巷太~促。
  ②拘束,不自然:~促不安。
  ⒑
  ①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面稳定。
  ②规模,排场:~面宏大。
  相关成语
  长安棋局 (cháng ān qí jú)
  比喻动荡不定的政局。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顾全大局 (gù quán dà jú)
  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不遭受损害。
  局促不安 (jú cù bù ān)
  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局骗拐带 (jú piàn guǎi dài)
  诈骗财物,诱拐孩子。
  无关大局 (wú guān dà jú)
  即整个局势没有关系或没有影响。比喻并不要紧。
  (10)益 (一)利益、增进、好处之意。(参阅‘利益’2809)
  (二)悉昙字凕(i)。又作缢、伊、壹。悉昙十二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大一八·三三八中):‘伊字门,一切法根不可得故。’(参阅‘伊’ 2152)
  [编辑本段]古代意译
  1:溢,水漫出来;水涨。
  例:《吕氏春秋》:“澴水暴益。”
  2:多;增加。
  例:《庄子·秋水》:“禹之时
  ,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又《列御寇》:“王说之,益车百乘。”又为补充;补助。《战国策·秦策》:“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
  3:富;富裕。
  例:《吕氏春秋·贵当》:“其家必日益,身必日荣矣。”
  4:益处;好处。
  例:诸葛亮《劝将士勤攻己阙教》:“若不能然者,虽多兵何益?”又为有益(的)。《论语·季氏》:“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十二》:“圣贤之君,皆有益友。”
  5:更加。
  例:《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田氏日以益尊于齐。”
  6:渐渐。
  例:《汉书·苏武传》:“武益愈。”
  7:《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震下巽上。
  例:《易·益·彖传》:“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又《象传》:“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8:通“隘”。阻碍。
  例:《诗·大雅·板》:“携无曰益,牖民孔易。”
  9:姓。

  (11)请 (1)
  请
  qǐng
  (2)
  通“情”。情况,实情 [the state of affairs;circumstance]
  上下请通。――《墨子·尚同中》
  四璧而知请。――《管子·白心》
  请
  (1)
  请
  qǐng
  (2)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3)
  同本义 [have an audience with]
  请,谒也。――《说文》
  使人为秋请。――《史记·吴王濞传》。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卿相造请禹。――《史记·酷吏列传》
  (4)
  又如:请谒(拜见)
  (5)
  请求;要求 [request;entreat]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
  墓地不请。――《礼记·王制》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力请客。――清·魏禧《大铁椎传》
  (6)
  又如:请命乞身(请求离职退休);请一个示(请求指示);请了训(请求训示);请蠲(请求免除田赋);请期(婚礼之一,在行聘之后,请求女家同意婚期);请咨(请求给予咨文);请和(求和);请托(走后门;拉关系)
  (7)
  询问 [inquire]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注:“犹问也。”
  (8)
  又如:请仙(扶乩求仙,以卜休咎);请日(卜问吉日);请故(诘问其事故);请罪(责问对方己有何罪)
  (9)
  召;邀请 [invite;engage]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10)
  又如:请唤(请召呼唤);请会(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请召(招请);请逆(请人往迎);请卖爵子(即请爵卖子);请香头(请巫婆下神);请不将(请不了;不能请)
  (11)
  宴请 [entertain;invite to dinner]。如:请你们来吃晚饭;宴请(设宴招待);请状(请帖。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客
  (12)
  问候 [extend greedings to]。如:请病(看望、问候病人)
  (13)
  告诉 [tell]
  主人答,再拜,乃请。――《仪礼》。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14)
  愿意 [be willing to] 。如:请顺(愿意归顺);请服(愿意顺服)
  (15)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please]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杜甫《石壕吏》
  请先言人之老少。――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6)
  又如:请进来;请喝茶吧
  (17)
  请教,请示 [learn from;ask for instructions]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
  请便
  qǐngbiàn
  [do as you wish (please);please make youtself at horne] 请对方自便
  你现在就想走,请便吧
  请吃
  qǐngchī
  [treat] 提供饮食款待
  朋友由我请吃
  请春客
  qǐng chūnkè
  [entertain relatives and friends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过春节后,宴请亲友邻居
  请调
  qǐngdiào
  [ask for transferring] 向上级请求调动(工作)
  请调报告
  请功
  qǐnggōng
  [ask the higher level to record sb.'s meritorious deeds] 请求上级为有功的单位和个人记功
  全连干部战士为炊事班请功
  请柬
  qǐngjiǎn
  [invitation card] 以书面形式表示的请人出席或参加的卡或帖
  请教
  qǐngjiào
  [ask for advice;ask sb's opinion;learn from] 请求指教
  我想请教您一件事
  他向医生请教病因
  请君入瓮
  qǐngjūnrùwèng
  [try what you have devised against others] 成语,喻指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
  宝琴笑道:“请君入瓮”。――《红楼梦》
  请客
  qǐngkè
  (1)
  [treat]∶宴请他人且承担一切开销,尤指作为祝贺、表示友好或拉拢
  (2)
  [entertain guests;give a dimer party;invite to dinner;set up]∶[向他人] 提供饮食、娱乐等
  请来
  qǐnglái
  (1)
  [send for]∶用信、电报等或派专人邀请某人来,召唤
  把孩子的妈妈请来
  (2)
  [summon]∶派人去叫
  请来医生
  请命
  qǐngmìng
  (1)
  [plead on sb.'s behalf;beg to spare sb's life]∶代人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疾苦
  夫际会之间,请命乞身,何哉:欲洁去就之分也。――《三国演义》
  (2)
  [ask for instructions]∶旧时下级向上司请示
  颐和园请命西后。――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请求
  qǐngqiú
  (1)
  [ask;request;beg;demand;seek]∶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请求总统给予援助
  (2)
  [move for]∶向法院或立法机构正式要求
  原告请求复审
  请赏
  qǐngshǎng
  [ask for a reward] 请求上级给予奖赏
  邀功请赏
  请示
  qǐngshì
  [ask (beg) for instructions] 下级向上级请求指示
  向中央请示
  请帖
  qǐngtiě
  [invitation] 书面要求出席或参加的卡片
  发出婚礼请帖
  请托
  qǐngtuō
  [ask and entrust] 请别人办事;以私事相托
  请问
  qǐngwèn
  (1)
  [excuse me]∶敬辞,表示请教询问
  请问这个字怎么念
  (2)
  [we should like to ask]∶口气较重,表讯问
  请问,你对他真正了解吗?
  请勿
  qǐngwù
  [please don't;request sb's help] 请求不要
  本室书籍请勿携出室外
  请降
  qǐngxiáng
  [beg to surrender] 向对方请求投降
  拱手请降
  请益
  qǐngyì
  [make an application for increase]∶请求增加;向人请教
  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礼记·曲礼》
  请缨
  qǐngyīng
  [volunteer for the army;submit a request for a military assignment] 请求交给杀敌任务;自请从军报国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汉书·终军传》
  请愿
  qǐngyuàn
  (1)
  [present a petition;demand at public demonstration]∶人民向国家机关或官员提出意见或有所请求
  向立法机关请愿
  (2)
  [ask the gods]∶求神祈福
  请战
  qǐngzhàn
  [ask for a battle assignment] 请求参加战斗
  请战书
  请罪
  qǐngzuì
  (1)
  [admit one's error and ask for punishment]∶主动承认过错并请求处罚
  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城上请罪。――《资治通鉴·唐纪》
  (2)
  [apologize]∶表示歉意
  请
  (请)
  qǐng ㄑㄧㄥˇ
  (1)
  求:~求。~示。~假(jià)。~命。~战。~教(jiào)。~愿。~君入瓮。~缨(喻请战杀敌)。
  (2)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进。~坐。~安。~便。
  (3)
  延聘、邀、约人来:~客。~柬。邀~。
  (4)
  谒见、会见:“造~诸公,不避寒暑”。

  (12)故 gùㄍㄨˋ
  ◎ 意外的事情:事~。变~。~障。
  ◎ 原因:缘~。原~。
  ◎ 有心,存心:~意。~杀(有意谋杀)。明知~犯。
  ◎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人。~乡。~土(故乡)。~园(故乡)。~居。~国(故乡,亦指祖国)。~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
  ◎ 朋友,友情:亲~。沾亲带~。
  ◎ 死亡(指人):~去。病~。
  ◎ 所以,因此:~此。~而。
  ◎ 古同“顾”,反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