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如题所述

人的思想是很复杂的,每天都在变化,人的思想也是极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的,所以学校德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

2、在我国,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环境以及德育过程调控等。

3、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师与学校的团队组织、学生会、社会文化团体和家庭,都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则包括个体教育对象和各种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团体教育对象。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

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现有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3、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学生只有通过活动和实践,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获得道德认知,调节道德行为,并在活动中培养尊重、关心、合作等品质。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