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分离焦虑,应警惕患有分离焦虑障碍的可能,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和行为治疗。
分离性焦虑障碍—般起病于童年早期阶段,患者针对与所依恋的人分别而产生的远超同龄人程度的过度焦虑,明显影响到孩子的社会功能甚至出现做噩梦、身体疼痛等躯体症状。
支持性心理治疗如与孩子进行耐心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针对孩子遇到的问题表示理解共情,做到情感上的支持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
家庭治疗着重改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和孩子一起分享生活,培养良好健康的家庭关系。行为治疗则重点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治疗原则是心理治疗为主,但对于有严重焦虑症状,影响到饮食和睡眠并且躯体症状明显的孩子,可酌情短时间使用抗焦虑药物治疗,其中地西泮使用最为普遍。若孩子患有分离焦虑,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可能和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活事件影响有关。
遗传因素,生物学研究发现,本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
社会文化因素,在家过分受溺爱,不与外界接触,过分保护,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从而使小儿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弱点和对家人的过分依恋等。
生活事件影响,与父母突然分离,家庭矛盾冲突、父母生病、离异、去世等,或入托、入学、转学、迁居等,或在幼儿园、学校受挫等生活事件影响。
可以从这些原因上提前防备,避免儿童患分离焦虑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