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提出五个问题孔子也回答了五次从前四次看出孔子的什么特点?

孔子家语第四卷六本第十五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
老字下面是个刀,换成子就是孝。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一章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来向夫子问孝道。朱子解释『色难』这两个字,说到「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孔老夫子回答问题都是简明扼要,谈到行孝之道,在这里孔子只讲了色难两个字,后面那是衍伸来说明的。这色难的色,就是颜色,我们的面容;难就是不容易。这里讲的色难,就是讲在侍奉双亲的时候,最不容易的是我们的颜色。因为用饮食、劳务来供养父母,不算是难事,但是能够和颜悦色来侍奉父母,这就难得了。

  那我们想,可能子夏有这么一个毛病。其实子夏是孔子的高徒,他这点小毛病并不妨碍太多。那我们想想我们自己,侍奉父母的时候有没有做到和颜悦色?子夏,我们能想象出来,一定能够在饮食服务上做得很好,大概是有时候这个脸色难看一点。而我们?比起子夏又差得很远了。当父母有需要的时候,很可能我们是绷着脸,装出一个很不以为然的样子,很不情愿的样子,逼得父母都不好意思再开口让我们服务供养。所以侍奉父母,一定要有和颜悦色。这是有真正一颗孝心,能够由衷的爱自己的父母,自自然然,诚于中而形于外,内心能够和顺、孝顺,外表一定有和悦的颜色。所以讲到色难,根源在于这个心难,那个真诚的孝心难得。所以养父母,光是用饮食、物质来供养,不算什么,要真有能养父母之心那种表现。

  底下孔子就举一个例子来讲,突出色难。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有事情要做的时候,弟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做儿女,一种是做学生。事亲和事师,道理是一个样子,所以孔子在这里举弟子,两个说法都合适。「有酒食」这个食,古音念嗣,现在我们都念食,它是一个名词,饭食的意思。先生是对弟子而言,如果把弟子当作儿女讲,那先生就当作父兄讲。所以朱子是这个认为,他说「先生,父兄也」。馔就是饮食,这是做动词讲,吃这个饮食。「曾是,以为孝乎」,这个曾当尝字讲。

  这个话的意思,朱子解释说,「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在这里是举出,假如父兄或者老师有事情,那么弟子,做儿女的、做学生的提供劳务来帮忙,这是服务老师和父母。要吃饭的时候,这些饮食由父兄、由老师、长辈们先用,做到这一点,就是孝了吗?那孔子在这里是反问,言下之意,当然不足以称为孝,为什么?因为要取决于他的颜色是不是好看,是不是和颜悦色?孝子对于父母有深爱之心,就一定有和气,绝对不会忤逆父母。现在人讲的逆反,逆反就是不孝,为什么?因为这个和气没有了,和气没有了,就是因为他深爱之心失掉了。所以要真正做到孝,在心地上保持那种纯真的爱心。这种爱心是天性,父母生我们的时候与生俱来。那些才几个月大的婴儿,年轻的妈妈抱着这个婴儿的时候,你看看那婴儿的眼神,对妈妈那种依恋,真正可以说得上是深爱,这就是天性,没人教他就会了。我们就能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如果能够把这种对父母深爱的心保持一生不改,这个人就称为圣人了。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和舜都是圣人,他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能够保全他天性的孝悌。对父母的深爱,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这种深爱都不会改变。而且能把这种深爱之心,扩展到对一切万民,这不就是圣人了吗?所以这个根,在于这种父子有亲的天性的爱,能把这个爱保持下来,那对父母自然有和气。有和气就有愉色,愉就是愉悦、欢喜,见到父母一定很欢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