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善者,必问孰进之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新语》上说:“夫善道存乎心,无远而不至也。恶行著乎己,无近而不去也。”如果领导者的言行依顺善道,那么即使很远地方的人,也都会被感召而来; 如果领导者恶行昭著,即使是身边很亲近的人,也会离之而去。相反,“殷纣无道,微子弃骨肉而亡。”所以,能否感召到人才,关键在于用人者自身的修为。

《三略》记载,“有清白之志者,不可以爵禄得;有守节之志者,不可以威刑胁。”意思是说,如果这个人志向清高纯洁,就不能够用高官厚禄来俘获他;如果这个人坚守节操,便不能够靠威刑来胁迫他。“故明君求臣,必视其所以为人者而致焉。”因此,明智的君主求取臣子,一定要看这个人的志向,之后再以适当的方式招致他。“致清白之士,修其礼”,对于那些很清高、道德很纯洁的士人,领导者就必须修明自己的礼义,对待士人要有礼敬之心。“致守节之士,修其道。”若要想招致坚守节操的人,领导者也要修明自己的道义。“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这样,贤士才能够被招来,自己的名声才可以保全。

《傅子》记载:“举贤之本,莫大乎正身而壹其听”,意思是若想得到贤才就要修正自身,按照圣贤人的教诲去做。“身不正,听不壹,则贤者不至”,如果自己的修身不端正,听的不是圣贤教诲,那么贤德的人就不会归附。即使归附也不会被重用,因为志不同、道不合,所以便会错失贤才。所以举贤的根本,还是在于修正自己的身心。《中论》上也曾明确指出,“故人君苟修其道义,昭其德音。慎其威仪,审其教令。刑无颇僻,惠泽播流。百官乐职,万民得所。则贤者仰之如天地,爱之如亲戚,乐之如埙篪,歆之如兰芳。故其归我也,犹决壅导滞,注之大壑,何不至之有乎?”意思是说,如果君主、领导者修明自己的道义, 彰显自己美好的声誉,谨慎自己的言行,慎重地颁布他的教化和政令,刑法没有偏颇邪僻之处,恩泽广泛地流布,百官都安于自己的本分,以尽职尽责为乐,万民各得其所,百姓安居乐业,那么贤德的人敬仰这样的领导,就像敬仰天地一样;爱戴他就像爱戴自己的父母亲属一样,快乐得就像听到了埙篪合奏的欢乐音乐,愉悦的就像闻到兰草的芬芳那样心旷神怡。

尊重贤才的重要性,《尸子》上也有所提及。舜是一个极爱才重贤的人。他任用了禹、后稷、皋陶等五人,自己便实现了无为而治。天下的人,都以他为父母,因为他“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尧向他请教,舜曰“事天”,就是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自然之道去做。“平地而注水,水流湿”,在平地上浇水,水自然会流向低洼潮湿的地方。“均薪而施火,火从燥,召之类也”,在地上放置很多柴火,然后点燃,火自然会首先烧着那些干燥的木柴,这就是自然感召的结果。因此 “尧为善而众美至焉,桀为非而众恶至焉”。因为如此,尧凭借自己的美好德行,感召而来的都是贤良的臣子和人才;而桀品行败坏,招致的都是德行缺失、 奸诈狡猾的人来与他为伍。这就是《易经》上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道理。所以,领导者身边如果没有德才兼备的人,那么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德行上是否有欠缺,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若自己德行没有缺失,优秀的人才就会蜂拥而至。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也是这个道理。

二、以礼敬人

当今选拔人才大多都采用竞争上岗的方法,而古人并不认为竞争能够选出人才,反而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猜疑之心。古人认为提倡礼让、谦让,可以增进人的美德,促进社会和谐。真正贤德的君主,一定是任用这种贤德之士并对他们非常尊敬。因此,若想真正获取贤才,用人者必须有礼敬的态度;而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获得的人才,很可能并不是一流的德才兼备之士。《晏子》中曾记载:最上等的人才,是很难举进,并且轻易便会退位而去;次一等的贤才,是很容易出仕,但同时也很容易罢官而去的;最下等的人,是最容易被举荐,但是却最难以被罢退的人。所以大凡愿意出来竞争的,很可能是怀有私心的。所以古人任用贤才有一个方法,就是任用那个最谦虚、最礼让的人,重在让,而不在于争。

用人者以礼敬重贤才,则所选用之贤士必能励精图治,克尽其能。《孙卿子》曾载,“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嫚贤者亡。古今一也。”意思是尊敬圣贤的人,可以称王天下;以贤人为贵的,可以称霸天下;尊敬贤德的人,可以免于灭亡;怠慢、侮慢贤德的人终究会走上灭亡的道路。这是古今通用的道理。《吕氏春秋》上也曾记载,“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贤明的君主,一定要自己去结交、知遇那些士人。若士人觉得你对他有知遇之恩,就会竭尽全力地回报你;如果你做错了事,他就敢犯颜直谏,甚至不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危。

《尸子》说,“下士者得贤,下敌者得友,下众者得誉。故度于往古,观于先王,非求贤务士,而能立功于天下,成名于后世者,未之尝有也。夫求士不遵其道,而能致士者,未之尝见也。”意思是,礼贤下士的人能够获得贤才,能够对敌人礼敬的人,便可以化敌为友,能够对众人礼敬,便能够获得众人的称誉。所以纵观历史的发展和古代圣王的治国经验,如果不依靠贤才,没有哪个先王可以立功于天下,成名于后世。而且君主若没有按照道来求取贤才的话,那么贤才是不会被招致的。这说明礼敬的态度非常重要,一个领导者礼贤下士、尊敬贤才,才能够得到贤能之士的帮助,成就事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发现有特别好的大臣,一定要问清是谁举荐的。

原文:是《反经》适变中的:《尸子》曰:“听朝之道,使人有分。有大善者,必问其孰进之;有大过者,必问其孰任之,而行罚赏焉。且以观贤不肖也,明分则不弊,正名则不虚。贤则贵之,不肖则贱之。贤不肖,忠不忠,以道观之,犹白黑也。”)
这段的翻译是:尸子说:“上朝议事,国君听了朝臣们的启奏后,使每个人各负其责,分功理事。发现有特别好的大臣,一定要问清是谁举荐的;有重大过失的,一定要问清楚是谁任用的。然后决定赏罚,并用这种办法来考察优劣,使该负其责的大臣不敢徇私舞弊,文武百官就不会徒有其名。优秀的就会受到尊重,失职的就会受到蔑视。好与坏,忠与奸,用这一办法来鉴别,就犹如白和黑一样分明了。”
如果有用,请采纳。谢谢。
第2个回答  2020-11-18
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本性,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便有可能折射出善的内涵。

善恶间本是一念之差,一念抉择过后,善即可彰显;反之,恶也即会败露。刘备曾经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事实上,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成为拯救生命之举。当今央视主持人朱军在成名前,某著名主持人同他交谈时,这位主持人不经意问说朱军很有做主持的天赋,此语对朱军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他事业道路的信心与希望。朱军一举成名后,再次邀请该女嘉宾,谈笑间,她已忘却自己当时说的话,更没有想到自己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对朱军影响如此之深。确实,这只是随口一说,并非刻意而为之,一个如此之小的举动,下一秒自己可能已忘却,对他人却是人生的重塑,令人一生难忘。

小善而为之,通俗来讲,举手之劳而已。修船工刷油漆时顺手补上船底的洞,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举,足以见其善良。若是他再多有一点儿私心,不去做本不属于他工作范畴的补洞这活儿,船主定会彻底绝望。举手之劳,拯救的`是生命,挽救的是一个美满的家庭,传递的是人性的善念。修船工认为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而已,的确,这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受益者来讲,意义非凡,孩子们的生命正是由于修船工顺手做的一个小事而得以延续。

小小的举动,回报给自己的是快乐,是心安。即不求外界的赞扬,不求物质的报答,符合自己的本心才好。把此心上升到最高境界,便为“善”。有人愿为此付诸行动,做出努力;也有人却怕费时费力,又不会得到相应的报酬,于是遇事置之不理,人性的劣根、奴性由此暴露。
第3个回答  2020-11-18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扩展资料

一、有关朋友与敌人的谚语

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邻居好,赛金宝。

3、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二、有关勤劳与懒惰的谚语
第4个回答  2020-11-18
有大善者,必问孰进之
有非常好的,一定要问谁进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