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是哪一旗?

如题所述

那么首先介绍一下清朝八旗方位,也就是那八旗:

左四面,依次为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

右四面,依次为正黄旗、正红旗、镶黄旗、镶蓝旗。

左尊右卑,镶黄为首,镶蓝为尾。

而八旗的地位排名问题也就随之而来,经过多年磨炼一绝高下,老大镶黄、老二正黄、老三正白、老四正红、老五镶白、老六镶红、老七正蓝、老八镶蓝,像八兄弟一般成功排名完毕。

一、清朝八旗的来历,三旗变成了八旗

清朝在未统一之前,清朝就有九大贵族,如镶黄旗中有瓜尔佳氏、钮祜禄氏、博尔济吉特氏、叶赫那拉氏主要的种族,随后在努尔哈赤统治初期,而八旗却只有三旗,便为黑旗、白旗、红旗,在后金时期原红旗分为了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了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后来人数也在不断增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这八旗之名却定下来了,不再变动。

二、清朝八旗的结构,似旅似连似军团

那么先提一下旗长,旗主又叫固山额真,相当于旅长,而每个固山下辖五个甲喇,相当于五个团长,每个甲喇下辖五个牛录,相当于五个连长,牛录属于八旗子弟兵中最基本的战斗单位。

三、八旗中各分秋色,因头目一日升仙

最开始出现时,八旗没有任何排名,都是平等的,如同现在我们国家合法公民人人平等,没有明确地位区别。但是在逐渐发展过程中,随之产生了一个说法,叫做“上三旗、下五旗”的天坛说法。而“上三旗”之中也有排名,并非是分成两部分的,在其中以“镶黄旗”为尊;同理“下五旗”之中自然而然少不了排名,其中却是这样的,以“镶蓝旗”为卑。

首先胜出的是镶黄旗和正黄旗,而“黄色”在中原,皇帝才能用的“帝王色”,野猪皮竟然没有人去强制执行色级贵卑,所以野猪皮也可以使用“帝王色”。在其中,总头目的地位升高,旗的地位也随之提高。那么总镖头目努尔哈赤从始至终统领镶黄旗,于是镶黄旗地位也随之自然提升到最高,相对的是正黄旗就次之。与此同时其他几旗地位却是忽高忽低,原因在于随着领导者强弱而变动。有时候总镖把子给各旗交换一下颜色或者是将颜色直接换掉。

比如皇太极没继位之前也是个总镖头目,他就统领的是两种白旗,镶白旗和正白旗,但随后他继位后就马上和别的旗主交换了颜色,这是为什么呢?帝王之权高于当时的一切,但当时的旗底下人员没变动,也可以简述一下,就是两白色旗的旗帜颜色变了两黄色旗帜颜色,于是皇太极手上大旗之色变成了镶黄旗,正黄旗,他与此为最让人害怕的旗头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1

公元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吞并除叶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其麾下军队人数已不下五六万人。

努尔哈赤为方便管理,便将原来的红白黑三旗改为八个旗,分别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八旗制度也由此正式建立。

当时八个旗的兵力,按照满洲牛录(300人)来算,镶黄旗是20牛录,兵力约6000人,旗主为努尔哈赤;正黄旗45牛录,兵力约13500人,旗主为努尔哈赤;正白旗18牛录,兵力约5400人,旗主为皇太极;镶白旗15牛录,兵力约4500人,旗主为杜度(努尔哈赤长孙)。

正蓝旗21牛录,兵力约6300人,旗主为莽古尔泰;镶蓝旗33牛录,兵力约9900人,旗主为阿敏;正红旗25牛录,兵力约7500人,旗主为代善;镶红旗26牛录,兵力约7800人,旗主为代善。

在清军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其中又以镶黄旗只属于皇帝一人。镶黄旗内除了皇帝之外.没有其他宗室。

因此,在当时的八旗中,镶黄旗的地位排名第一,正黄旗的地位排名第二,剩余六个旗的地位,名义上是平起平坐。 但是,因为每个旗的实力强弱不同,所以也就造成他们当时的实际地位还是有所差别。

根据前面的八个旗的兵力分析,除开正黄和镶黄两个旗外,剩余的六个旗中,镶白旗的兵力最少,只有4500人,而且旗主的辈分最小,是孙子辈的人,所以其地位排在最后一名。

也正因为此,皇太极上台后,轻而易举就将镶白旗的控制权给夺了过来,交给自己的交由长子豪格掌管,后改为镶黄旗。等到清军入关后,尤其是顺治开始亲政后,他为加强对八旗掌控,亲自统领了原属多尔衮的正白旗。

这样一来,由皇帝控制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就被称之为上三旗;而由诸王、贝勒掌控的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五旗,就被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

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因此,上三旗的地位和待遇,普遍要高于下五旗。

至于下五旗,由于清朝统治的有意控制,它们的实力基本维持在均衡状态,而且在明面上地位和待遇也都基本上保持一致,所以它们之间并无实质的高低之分。

等到雍正继位后,他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贝勒对各旗的控制,此时的八旗,实际都已变成皇帝的军队,旗主的权力基本被削光,它们之间就更没有所谓的高低区别。

当时,雍正是这样来布防八旗军的: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称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称为右翼。镶黄旗又称头旗。

从这里的布防来看,如果真要给它们排名的话,按照古代官场传统的“居中为大、左为尊”的原则来看,镶黄旗毫无疑问排名第一,而位居右翼第四名的镶蓝旗则应该排在最末位。当然,这个更多只是名义上的排名,实际地位下五旗之间并没有多大差距。

第2个回答  2021-01-14

清朝的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是镶蓝旗,这是因为镶蓝旗中几乎没有出现过比较有名气的人,八旗制度是清朝独有的一个制度,从清朝开始到清朝灭亡,八旗制度贯穿始终,八旗就是贵族的象征,和平民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其实八旗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创立八旗制度的人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刚开始创立的时候只有四旗,分别是分别是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以及正蓝旗。

努尔哈赤就又将其完善,从原来的四旗,变成了后来的八旗,后添加的分别是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和镶蓝旗,其实按道理说应该是最先创立的四旗等级更高一些,有一段时间确实是这样的,但是在清朝入关之后这种局面就得到了改变,因为在清朝入关时,努尔哈赤率领的是正黄旗和镶黄旗,从此以后正黄旗和镶黄旗就是八旗之中地位最高的了,他们是皇室的象征。

后来多尔衮被顺治帝清算,而多尔衮是白旗旗主,所以从此以后白旗也是被皇家统治的,因此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被称为是“上三旗”,是八旗中最有地位的,不过地位最高的还得是镶黄旗,当时镶黄旗人才辈出,势力非常的大,那么有最高,就有最低了,地位最低的就是镶蓝旗,其实也不是镶蓝旗没出现过厉害的人物,只是当时黄旗的地位实在太高了,谁都想成为黄旗。

即使自己原本是蓝旗,但后期也想将自己抬入黄旗的行列之中,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就是这样,惠征本来是镶蓝旗,但是后来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把自己的娘家人硬是从镶蓝旗变成了镶黄旗,虽然出身不同、待遇不同,但如果自己后天不努力的话,也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第3个回答  2021-01-13

八旗制度可以说是清代根本制度,''八旗贵族''顾名思义就是清朝的贵族。而贵族和平民有着地位之分,同样的在贵族之中也有着地位之分。换句话来说,就是八旗贵族也是分层次的。

自从1601年起,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直到清王朝土崩瓦解,八旗贵族便一直过着上等人的生活。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被视为清王朝统治的核心与根本。最初的时候,只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4旗。到了1615年,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制度得以完备。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制度基本确立。满洲朝廷实行的八旗制度,其实是一种军民结合的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这样的制度寓兵于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随着满洲的势力不断增强,政府的地盘越来越大,于是满洲八旗就逐渐发展出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随着对东北地区的全面占领,满州管辖的汉族人口大量增加,于是满洲就开始将这些汉民编入八旗,成为汉军八旗。



被编入八旗的汉族人,可以享受一些优待,比如全家可以迁入努尔哈赤居住的城市里定居,表示对这些汉民的信任。不过,编入八旗的汉民的标准也很高,每20户汉民才能有1个编入八旗,这一个编入八旗的汉族人,也就相当于是当了满州的兵,他的战马衣甲都由那20家共同出资购买。

这样满洲在入关之前就建立了相当强大和严密的军事组织——八旗,这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组织,被编入八旗的人都是满洲的战争工具。



镶黄旗地位最高,镶蓝旗地位最低。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来,旗的地位与领导者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为什么正蓝旗和镶蓝旗却双双垫底呢?

是不是蓝旗中没有出过厉害的人呢?其实也不能够这样说,由于黄旗势力过大,导致其中的人才出头的几率也比较高,而且其他旗中出的厉害人物,也会想办法将自己抬入黄旗之中,比如我们熟知的慈禧太后,她父亲叫惠征,本来是镶蓝旗。

如前所述,镶蓝旗是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一个旗。当慈禧太后通过垂帘听政的方式掌握大权后,就把娘家抬入镶黄旗,一下子变成八旗中地位最高的一个旗。所以这八旗的排名就自从排下之后就没有改变。

八旗制度虽然是清朝的根本,但是清朝的衰落和腐朽和它有着不小的关系。

因为八旗子弟有着自己的一套政治体系,内部的阶级过于严格,有一种阶级固化的味道在里面,外八旗人、包衣、旗下农奴三等,上下之间各有礼数,不敢逾越。

而清朝后期这种矛盾就逐渐开始显现,一些低阶级却有才华的旗奴,在动乱中抓住机遇一跃成为上等人,但是八旗人甚至是一些旗主却沦落街头。此时二者相见,旗奴们还得躬身行礼,这种阶级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

第4个回答  2021-01-14

那么首先介绍一下清朝八旗方位,也就是那八旗:左四面,依次为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右四面,依次为正黄旗、正红旗、镶黄旗、镶蓝旗。左尊右卑,镶黄为首,镶蓝为尾。

而八旗的地位排名问题也就随之而来,经过多年磨炼一绝高下,老大镶黄、老二正黄、老三正白、老四正红、老五镶白、老六镶红、老七正蓝、老八镶蓝,像八兄弟一般成功排名完毕。

一、清朝八旗的来历,三旗变成了八旗

清朝在未统一之前,清朝就有九大贵族,如镶黄旗中有瓜尔佳氏、钮祜禄氏、博尔济吉特氏、叶赫那拉氏主要的种族,随后在努尔哈赤统治初期,而八旗却只有三旗,便为黑旗、白旗、红旗,在后金时期原红旗分为了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了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后来人数也在不断增多,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这八旗之名却定下来了,不再变动。

二、清朝八旗的结构,似旅似连似军团

那么先提一下旗长,旗主又叫固山额真,相当于旅长,而每个固山下辖五个甲喇,相当于五个团长,每个甲喇下辖五个牛录,相当于五个连长,牛录属于八旗子弟兵中最基本的战斗单位。

三、八旗中各分秋色,因头目一日升仙

最开始出现时,八旗没有任何排名,都是平等的,如同现在我们国家合法公民人人平等,没有明确地位区别。但是在逐渐发展过程中,随之产生了一个说法,叫做“上三旗、下五旗”的天坛说法。而“上三旗”之中也有排名,并非是分成两部分的,在其中以“镶黄旗”为尊;同理“下五旗”之中自然而然少不了排名,其中却是这样的,以“镶蓝旗”为卑。


首先胜出的是镶黄旗和正黄旗,而“黄色”在中原,皇帝才能用的“帝王色”,野猪皮竟然没有人去强制执行色级贵卑,所以野猪皮也可以使用“帝王色”。在其中,总头目的地位升高,旗的地位也随之提高。那么总头目努尔哈赤从始至终统领镶黄旗,于是镶黄旗地位也随之自然提升到最高,相对的是正黄旗就次之。与此同时其他几旗地位却是忽高忽低,原因在于随着领导者强弱而变动。

有时候总镖把子给各旗交换一下颜色或者是将颜色直接换掉。比如皇太极没继位之前也是个总镖头目,他就统领的是两种白旗,镶白旗和正白旗,但随后他继位后就马上和别的旗主交换了颜色,这是为什么呢?帝王之权高于当时的一切,但当时的旗底下人员没变动,也可以简述一下,就是两白色旗的旗帜颜色变了两黄色旗帜颜色,于是皇太极手上大旗之色变成了镶黄旗,正黄旗,他与此为最让人害怕的旗头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