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如题所述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1、对孩子格局的影响。其实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格局可能就会有多大。如果一对父母整日在孩子的面前讨论的都是各种三姑六婆式的八卦,孩子天天耳濡目染,长大后的他们可能也只会多关注各种家长里短,根本就没有更大的格局出现。
2、对孩子认知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多差劲,孩子的成长就会有多差劲。不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每日可能都不关注孩子是不是模仿了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结果在某一天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孩子在成长中被带歪了,这时候才来后悔可真的是晚了。
3、对孩子婚姻的影响。如果父母的婚姻过的不如意,每天不是争吵就是冷战,让孩子根本就没办法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对家庭没有太多的温暖,因而对婚姻也不是很向往,也可能感觉不到婚姻的美好和神圣。
4、对孩子性格的影响。父母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品德和性格。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如果父母的很多行为不加以规范,而是随心所欲,这样孩子很有可能就会直接受到不良的影响。
5、对孩子行为的影响。如果父母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好好说和评理,总是喜欢以拳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在这种环境影响下,未来也可能会直接选择以拳头对话,因此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值得提倡。
6、影响孩子的未来。孩子的未来往往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联系。如果孩子小时候父母不注重对其品德塑造和知识灌输,随其自由长大,这样孩子长大后很难真正成为国之栋梁,就更难成为一个对父母孝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31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家长们必须知道的。对于宝宝来讲,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是他生活的楷模。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那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欢迎阅读。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1、家庭成员的政治、思想、道德状况

  这是学生的家庭德育环境。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而且也是复杂的。有的家庭、政治、思想、道德倾向与表现比较长一致,是一种有明显特征的德育环境。有的家庭,政治、思想、道德倾向与表现不一致,对孩子的影响就需具体分析,看他接受哪方面的影响更多些。其中要特别注意家庭成员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

  2、家庭的人际关系状况

  一个家庭的人际关系如何,既是德育环境,又是智育环境。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直接影响。经常吵架斗气,以至闹分家闹离婚的家庭,会使孩子产生没有温暖、没有爱、厌烦、恐惧等心理,从而导致思想消沉,学习也没动力。

  而家庭人际关系双由多方面因素决定,有经济的,有思想的,有道德的,有政治的,也有性格的。认清不同的因素,对认识学生的表现很有益处。仅仅笼统地认为人际关系不好而没有对多方面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往往在做孩子工作时不知如何下手。

  3、家庭对孩子思想品质的教育状况

  是否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孩子有严格要求,而且经常抓紧教育。在这方面,各个家庭是很不一样的,它反映了家庭教育的自觉程度和实际水平。有的家庭对孩子只有期望,没有具体要求,也没有经常做好教育工作;有的家庭有仅有期望,而且能不断提出具体要求,及时做好教育工作。这方面,能否与学校、班集体积极配合也是很要紧的。

  4、家长是否尊重孩子的人格

  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而不搞“虐待型”的教育,这既是教育思想问题,又是教育方法问题。有些家长,自身表现不错,但有严重的封建家长制作风,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不进行说服教育,却用错误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呵斥、讽刺、挖苦、各种方式的体罚和强制,结果把孩子“逼”上了下坡路。

  5、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否适当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曾对自己的孩子有美好的期望,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及所表现出的情况,家长的期望值有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专家曾在一所中学初一年级新生家长中做过调查,许多家长由于这是一所普通学校而对孩子的期望一下子跌落下来,有的家长甚至表示完失望了。需知,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变化,会在言谈话语以至行动中表现出来,这就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情绪从而导致孩子的自我期望也会发生变化。家必须注意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过低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1. 爱发脾气的父母 如果父母总是向宝宝发脾气,宝宝就会把“发脾气”看成是一种敌视,宝宝相应地会养成用“敌视”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习惯。

  2. 爱批评孩子的父母

  如果父母总是否定孩子,批评话语不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总觉得自己不对,缺乏应有的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就不会拥有自尊,也不会爱戴自己和他人。

  3. 爱发牢骚的父母

  如果父母总是牢骚满腹,苦大仇深,劳苦功高,任劳不任怨,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就会产生歉疚感,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只感觉到压抑和艰辛。背着沉重的包袱生活,缺乏人生追求和幸福感。

  4. 脾气暴躁的父母

  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动辄就骂孩子,甚至举手打孩子,事无大小,常怒火中烧,一触即发,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或者是喜怒无常,或者是心情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

  5. 挑剔刻薄的父母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示不满,谴责他人,说别人的坏话,宝宝可能会成为爱挑剔、对人刻薄、缺乏信任和同情心的人。

  6. 心胸狭窄的父母 如果父母心胸狭窄,做事谨小慎微,妒忌心强,孩子可能会成为非常敏感,甚至神经质的人。

  7. 不讲信用的父母

  如果父母总是说话不算数,喜欢承诺,但不兑现,只要达到眼下目的就行,孩子可能就会没有安全感,独立性差,缺乏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喜欢独来独往

  8. 言行不一的父母

  如果父母经常说一套,做一套,对孩子进行的语言教育和自身行为有很大差距,对孩子的语言要求与对孩子的行为规范存在较大的差距,那么宝宝心理可能会受到扭曲,缺乏主见,遇事摇摆不定、不果断,常常陷于彷徨和茫然,甚至自我矛盾之中。

  9. 霸道的父母 如果父母霸道,不讲道理,凡事都没有商量的余地,宝宝可能会心口不一,从不自觉地撒谎,到编故事,甚至变得强词夺理,但并不坚强,还有些懦弱,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几种类型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1)“权威民主型”父母,即“高要求、高反应”型。此类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方面有适当的“高”和“严”。有明确合理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任性行为作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同时,他们并不缺乏父母应该有的温情,能主动关爱孩子,能够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述说,而且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子自我成长。这类父母施行“理性、严格、民主、关爱和耐心”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教导之下,孩子会慢慢养成自信、独立、合作、积极乐观、善社交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2)“专制型”父母,即“高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会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没有意识到过高的要求对孩子的个性是一种变相的扼杀;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在这种“专制”下,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3)“溺爱型”父母,即“低要求、高反应”型。因父母过度的溺爱而有了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这些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的依赖、任性、冲动、幼稚、自私,做事没有恒心、耐心。

  (4)“忽视型”(即冷漠型)父母,即“低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对孩子冷漠,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爱。这类孩子自控能力差,对一切都采取消极的态度,还会有其他的不良心理特征。

第2个回答  2022-11-27
来自一个小女孩的心声
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上面讲了家长把家里的狗送给了别人,可这个家里的孩子非常喜欢这只狗,孩子不愿意时,便给他了一只玩具狗。等到孩子长大后,家长再买一只狗给他时,孩子说了一句令人痛心的话:“我喜欢的,不过是一只玩具狗罢了!”作为家长,他的一个举动,竟然给孩子的一生埋下了阴影。
或许,家长永远也不知道孩子追求的是什么,也永远了解不了孩子的心灵。各位家长想一想在你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是不是特别冲动,但是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你在孩子眼里是什么样的。
每个孩子本来都是纯洁的,后来的改变80%都源于家长对孩子的所作所为。说了这么多,希望各位家长都明白: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逆转的改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