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国军的装备好多都是德国的

1945年前

的确,中国人在二战中拿的是德国产的冲锋枪。
希特勒与中华民国
早年来自中国家庭的帮助----希特勒在自传中描述童年在维也纳的生活时,曾经提到过,在自己贫困潦倒时受到过一家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家庭的无私帮助,这个“张姓”(按原文的德语发音“CHEUNG”谐译,在英语中也可译为“程”)家庭曾无偿的一次提供给他500奥地利帝国先令作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常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留宿。当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绘画天分时,这个善良的中国家庭还主动帮他联系了闻名的维也纳大学,希望能资助他进入大学学习。“他们的帮助是无私的,是让人无法忘怀的……”希特勒曾在谈起自己往事的时候感叹道。后来希特勒掌权后合并了奥地利,但那时无论他用什么方法都再也没有找到过这家善良的恩人们。
床头的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希特勒对中国古兵法和书籍非常喜爱。据他的随行秘书说,经常可以在这位帝国元首的床头看到德文版的中国书籍。希特勒在视察法国占领区和访问意大利时都曾随身携带孙子兵法的简译本,他还经常挑灯夜读并写了大量的阅读笔记。在任命隆美尔为陆军元帅暨北非方面军总司令时,他也曾送给这位名将一本带有自己注释的孙子兵法简译本,让这位忠心的将领感激涕零。
鄙视日本看好中国---在轴心国结盟的初期,希特勒并没有预料到日本的发展会如此迅速。当时在美茵茨的军事基地里,他曾私下对自己的秘书长阿姆施太朗说过:“和这种国家结盟简直是耻辱,他们只会在海边打鱼!”在他和一些重要将领的信笺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设想:以巴卡思坦(当时的波兰东部和苏联的交接处)为界限,西方(欧洲,中东,北非,大西洋西岸)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领土,东方(亚洲,小亚西亚,印度,太平洋西岸)为中华民国领土。因此,尽管迫于意大利的压力与日本结盟,但纳粹德国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一直都相当暧昧不明。甚至在得知南京沦陷后,德国还曾秘密支援了国军一些包括I号坦克,sdk.222,护耳式头盔在内的德制武器,国民革命军就有一个使用的完全是德式装备,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也曾使用过德式头盔。
喜欢中国茶叶---1943年希特勒在波兰疗养时曾收到一个商人进献的极品中国茶叶,从此对中国茶情有独钟,虽然在公共场合为了保持“日耳曼优秀传统”而饮用咖啡,但私底下大家都知道茶叶才是元首的最爱。因此也一度引起了一股中国风的盛行。英国的特情机构MI6也曾策划用搀入剧毒的极品中国茶叶对希特勒进行暗杀的行动,但最终被盖世太保察觉并破坏。
蒋介石向德国派了大量的公费留学生。至于抗战前的大量德国军事援助那就不用说了,直到抗战开始后还不顾日本的强烈反对,小规模给中国军援,直到1941年。德国盖世太保不太找中国学生麻烦,甚至开战后亦然(季羡林《留德十年》)。1936年奥运会,德国出资帮助中国代表团,这些也是事实。
为什么这样,因为曾经有过中国夫妇救过他。希特勒曾说:“中国人并不能等同于靼鞑人和匈奴人,他们是特殊的人种,是有一些文明的人种。”并对中国表示友好,曾称赞蒋介石。他对中国,远好于当时要杀光有色人种的3K党盛行的美国和视有色人种非人的英国。
希特勒曾经被中国人救过,所以在德国有很多中国人便过得很好,比如说,蒋公次子纬国,便是德军军官。德国对中国,远好于英美。另外,希特勒承担了1936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并称中国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的有色人种,理应享受更多权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17
什么叫好多德国的,苏联美国的更多,你不愿仔细去找资料罢了。

中国军队不完全是单独作战,朋友们的援助——或者缺乏这种援助 ——对国民党人抗日斗争的性质有重大影响。从战争一开始,蒋介石就对外国的援助和调停寄予巨大的希望。西方民主国家确实同情中国抗击彻头彻尾的侵略行径,但它们的同情转化为物质援助毕竟太慢。相反,倒是苏维埃俄国成了国民党人的第一个异常慷慨的朋友。尽管莫斯科与南京之间的关系紧张了10 年,两国政府对遏止日本在亚洲大陆扩张却具有共同利益。因此,甚至在卢沟桥事变之前,俄国人对国民党人的政策就已经变得温和了。他们曾经鼓励第二次统一战线。西安事变期间,他们劝告安全释放蒋介石。而且早在1937年9 月——没有等到缔结一项正式的援助协议——他们就开始发送物资给国民党人。1937—1939 年期间,苏联供应总数大约为1000 架飞机,2000 名“志愿”飞行员,500 名军事顾问以及大量大炮、军需品和石油。这些是根据总额为2.5 亿美元的三项中期低息(3%)贷款提供的。这些源源不断的援助,到1939 年9 月欧洲战争开始以后才减少。但是,苏联的援助一直延续到1941年希特勒军队开进俄国。意味深长的是,实际上俄国援助没有一项是输送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按照中国驻俄国大使蒋廷黻的说法,“莫斯科对在中国激起反对日本比传播共产主义更感兴趣”。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十一章“中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5年"第四节“外国军事援助”P657

苏联的援助自41年后就基本没有了,但与此同时英美的援助来了,而且是巨额的援助。可以这么说苏美俩国的援助比德国的多得多,特别是美国的援助,帮助中国撑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另外美苏的援助还包括了空军的飞机和援华飞行员,这都是德国所没有的。

还有楼上那位就不要再扯什么希特勒的中国情结了,这么经不起推敲的事还说的和真的一样。
第2个回答  2010-02-17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完全是扯淡。
首先是委座对德国通过“国家社会主义”迅速凝聚力量崛起比较感兴趣,有心效仿,其次德国需要中国的钨矿和远东桥头堡。
至于希特勒个人,主要是沿袭了容克贵族对东方神秘主义的幻想。
抗战前国民政府有计划的装备了一批德械师(缺重武器),抗战爆发后,德国人见日本得势,就与中国撇清,委座只好另想办法。国军的大多数还是杂牌,德械装备不到十分之一。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2-17
原因:希特勒在自传中描述童年在维也纳的生活时,曾经提到过,在自己贫困潦倒时受到过一家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家庭的无私帮助,这个“张姓家庭曾无偿的一次提供给他500奥地利帝国先令作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常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留宿。当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绘画天分时,这个善良的中国家庭还主动帮他联系了闻名的维也纳大学,希望能资助他进入大学学习。“他们的帮助是无私的,是让人无法忘怀的……”希特勒曾在谈起自己往事的时候感叹道。后来希特勒掌权后合并了奥地利,但那时无论他用什么方法都再也没有找到过这家善良的恩人们。
就是因为希特勒小时候受到中国人的热心帮助,所以纳粹时期的德国德国对中国,远好于英美。另外,希特勒承担了1936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并称中国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的有色人种,理应享受更多权利。”在得知南京沦陷后,德国还曾秘密支援了国军一些包括I号坦克,sdk.222,护耳式头盔在内的德制武器,国民革命军就有一个使用的完全是德式装备,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也曾使用过德式头盔。

什么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就是解释!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690.htm?fr=ala0_1_1#5

第4个回答  2010-02-18
当时的中国是国民党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这么说,用现在官方的说法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统治阶级确实是资产阶级。

从整个战略来看,一份解密过的纳粹档案中指出,希特勒同国民政府加强关系是因为希特勒想让远东的中国牵制着 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以致苏联没有全部兵力投入到西方战场上交战,从这一点看,希特勒很有远见。而且,我说的,国民政府和纳粹德国的社会性质类似,也就是不存在,轴心三国 签署的 反 共 产 主义条约。有了这样的合作基础,所以在抗战之前国民政府从德国购买了大量武器装备,蒋中正的养子,蒋纬国还去德国留学受到了希特勒的亲自接见。对于二楼所说,37年中德关系结束是错误的,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的消息最早被透露出来的时候是在中国,当时中国共 产 党在国民政府的特务最早向斯大林汇报,但是斯大林并没有在意。从这一点上看出,当是中德两国在高层上的交往还是非常密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