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的布局结构

如题所述

入关第一帝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位于南起金星山,北达昌瑞山主峰的中轴线上,其余皇帝陵寝则以孝陵为中轴线按照“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依山势在孝陵的两侧呈扇形东西排列开来。各陵按规制营建了一系列建筑,总体布局为前朝后寝。“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审美思想贯穿于每一座陵寝建筑中。
孝陵之左为圣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为文宗咸丰皇帝的定陵,形成儿孙陪侍父祖的格局,突现了长者为尊的伦理观念。
皇后陵和妃园寝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边,表明了它们之间的主从、隶属关系。皇后陵的神道都与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与陵区中心轴线上的孝陵神道相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枝状系。 清代在此陆续建成15座陵园,埋葬160余人,均由宫墙、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构成。其中方城明楼为各陵园最高的建筑物,内立石碑,碑上以汉、满、蒙三种文字刻写墓主的谥号。明楼之后为宝顶(大坟头),其下方是停放灵柩的地宫。
孝陵以金星山为朝山(陵寝正前方所对之山),以影壁山为案山(墓穴与朝山之间的小山),以昌瑞山为靠山(陵墓后靠之山),三山的连线即为孝陵建筑的轴线。由于金星山、昌瑞山之间的距离长逾8公里,营造者设置了一条长约6公里的神路(专供棺椁、神牌通过的甬路),将自石牌坊(用石料构筑的牌楼,是陵区入口的标志物)至宝顶(地宫之上的封土)的几十座建筑贯穿在一起,并依山川形势分成了三个区段。一是石牌坊到影壁山间长约1.5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配置了宽大的石牌坊和高耸的神功圣德碑亭(内竖为皇帝歌功颂德的石碑的方亭,亦称大碑楼),与金星山及影壁山相呼应。二是影壁山至五孔桥间长约3.5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配置了石像生(设在神路两旁的石人、石兽雕塑群)、龙凤门(由三间石雕火焰牌楼和四段琉璃壁组成的门坊)、一孔桥、七孔桥和五孔桥等低平建筑,以同周围的平坦地势相协调。三是五孔桥至宝顶间长约1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集中配置了神道碑亭(内竖镶刻帝后谥号石碑的方亭)、隆恩门(陵院的大门)、隆恩殿(举行大祭活动的主要殿堂)、方城(砖砌的方形城台)、明楼(建在方城之上的内竖墓碑、檐挂陵名匾额的方亭)、宝顶、宝城(围绕宝顶的城墙)等主要礼制性建筑。并且这些建筑由南至北依次升高,以与昌瑞山及两侧护砂(陵寝左右的山丘)相互配合。这些建筑的配置与组合,均以风水学中的形势理论为指导,其大小、高低、远近、疏密皆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进行视觉控制。并将山川形胜纳于景框之中,作为建筑的对景、底景和衬景,实现了“驻远势以环形,聚巧形而展势”的目的。
内葬人物 陵寝  内葬人物 孝陵  内葬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在位18年
孝康章皇后、孝献皇后 景陵  内葬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在位61年
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及敬敏皇贵妃 裕陵内葬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在位60年
孝贤、孝仪二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 定陵 内葬文宗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在位11年
孝德显皇后 惠陵 内葬穆宗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
孝哲毅皇后 昭西陵内葬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1613—1687)孝东陵 内葬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641—1717)
该陵内还陪葬了28位顺治帝的妃嫔 普祥峪定东陵内葬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1837—1881),即慈安皇太后菩陀峪定东陵 内葬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即慈禧皇太后景陵皇贵妃园寝内葬康熙帝的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景陵妃园寝 内葬康熙帝的1位贵妃、11位妃、8位嫔、10位贵人、10位答应、8位常在、1位皇子(十八阿哥)裕陵妃园寝 内葬乾隆帝死后被贬的乌喇那拉皇后和35位妃嫔定陵妃园寝 内葬咸丰帝的2位皇贵妃、2位贵妃、4位妃、4位嫔、3位常在惠陵妃园寝 内葬同治帝的淑慎、恭肃、献哲、荣惠4位皇贵妃公主园寝 内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内葬人物参考资料来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