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太姥山历史悠久,据《太姥山志》引《力牧录》载,早在黄帝时,容成子曾在太姥山练丹。至今还留有当年炼丹用的石井、石器、石鼎等。汉代,武帝派东方朔为天下名山授封,太姥山被封为三十六名山之首,并在悬崖上题刻“天下第一山”。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唐玄宗赐题“尧封太姥舍利塔”,唐明皇李隆基敕建兴国寺,以及白云寺、岩洞庵、玉湖庵、灵峰寺等的兴建,逐渐成为道教、佛教的活动中心之一。宋代,成为授学传知的圣地。山中有宋、元、明时的摩崖石刻。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福鼎县第一支赤卫队在太姥山建立,翌年在此成立中共福鼎县第一届县委,是闽东革命根据地之一。70年代,成立太姥山风景区筹建处。80年代改为太姥山风景区管理处,后又改为管理区,直属福鼎县政府。
1985年,由南京大学地理系完成《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福建省地质学校完成《太姥山地质地貌勘察论证》。9月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编制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性质为:以太姥山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岛)、川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风景名胜区。
1988年对景区进行建设,主要是修建、拓建道路,便利交通,促进开发。
1980年,修建秦屿至太姥山简易公路,长13公里。1986年,对简易公路进行改建,比简易公路增长1公里,并对景区黄泥路面的步行游览道进行整修拓建。
1987年对公路口至蝙蝠洞,番山寺、仙都桥至白云寺岭计5公里长的黄泥道拓宽改建为1.6×0.6×0.8米的石阶道路。并在仙桥危险地段装配100米长安全扶栏。
1987年、1988年整修葫芦洞、一线天洞、白马洞的游览道以及6公里长的游览区主干道拓宽改建。同年,在龙珠岗和卧龙岗分别建设一、二号观日台,用花岗石砌筑,与周围峰岩协调。
1988年,管理区整修将军十八洞至葫芦洞通道,长1700米,改善原来崎岖、积水的路。此外还修建观景台、观海台,修复唐代建的楞伽宝塔,架设12公里高压电线路。建成库容6万立方米的香山水库及葫芦洞景区引水工程,解决了风景区的用水用电问题。新建太姥宾馆及太姥山庄、梅岩山庄和停车场等。在景区内建立森林防火带,护林防火瞭望台,绿色长廊,山岳游览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占宜林地的95%以上。
2013年10月11日,国家旅游局授予太姥山旅游景区等10家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