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是和红包还有压岁钱有什么区别

如题...

利是一般是由已婚人士或者公司派发;压岁钱主要是过年家里长辈给晚辈发;红包主体较利是和压岁钱来说范围比较广。

利是(LaiSee),又称"利事",即红包,取其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在广东有过年 "派利是"," 逗利是" 的习惯。从拥有亿万的富豪,到一般民众,派出的"利是"大都是10或20元,多者不超过50元。但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利是超过100元的也不足为奇。一般来说是已婚人士派"利是",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前都可派发。所派对象除了未成年人,还有一些未婚人士,五六十岁未曾婚嫁的单身朋友,也会收到"利是"。新年开工第一天,很多中国公司开始形成派开工利是的风俗。

压岁钱,汉族年俗,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岁(压祟)。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两种的,其中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据传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裹。现在泛指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喜庆时馈赠礼金。也指奖金、贿赂他人的钱。在中国粤语区红包被称为利市(俗作利是、利事、励事),是将金钱放置红色封套内做成的一种礼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5

广东人平常说的春节“利是”,取的是“利事”的谐音,有“事事顺利”的寓意。而北方人习惯把春节的“利是”叫“压岁钱”。

广东的“红包”称为“封包”或者“利是封”。“派利是”指的是长辈对晚辈或者已婚对未婚人士派红包。而广东话地区“利是”文化的演变,主要也是在于其广泛性更大。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8
字面意思 、压岁钱么是到了过年给的 、一般给给孩子。 红包什么时候都能给 ,包个红包 。利是:一般来说是已婚人士派“利是”,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前都可派发。所派对象除了未成年人,还有一些未婚人士,五六十岁未曾婚嫁的单身朋友,也会收到“利是”。
最后个利是倒没听过 、你感兴趣可以上百科看看 ,有的。
希望满意、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字面意思 、压岁钱么是到了过年给的 、一般给给孩子。 红包什么时候都能给 ,包个红包 。利是:一般来说是已婚人士派“利是”,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前都可派发。所派对象除了未成年人,还有一些未婚人士,五六十岁未曾婚嫁的单身朋友,也会收到“利是”。
最后个利是倒没听过 、你感兴趣可以上百科看看 ,有的。
第4个回答  2010-02-20
压岁钱是过了年给孩子压岁用的。。红包呢。。比方说。谁结婚了。就要包红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