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如题所述

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它主张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它从培养能力,提高文化素质、文化修养出发,它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而且重视课外语文活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一、转变教育思想是关键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肩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不仅提高学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情商;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除把学生培养成为(本文共计1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3
提问者采纳 1、转变教学思想,树立语文课教学的素质观[HT5SS]?
教学思想是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灵魂和统帅,转变教学思想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生动活动,全面主动地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体质体能、审美情趣、劳动技能和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素质。所以,转变教学思想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那么,语文课教学该树立怎样的素质观呢?众所周知,国家人才素质的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工作要遵循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要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学的关系,渗透素质教育。这不仅为语文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明确指明了语文课教学应该树立的素质观。?
2、悉心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语文课教师,要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各年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中的位置及目标要求,明确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最高目标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例如在语言文字训练的作文方面,一年级,学生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二年级,能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并能写留言条;三年级能写出内容较具体的片断;四年级能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五年级能写出有中心、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并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便达到了小学阶段的最高目标,教师要为完成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
再如,在思想教育方面,学习品质的培养,一年级教育学生按时上学,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自己的作业自己做;二年级教育学生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三年级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肯下功夫,不贪玩,虚心好问;四年级教育学生认真学好各门功课,为祖国而学习;五年级教育学生要有毅力,从小立志,振兴中华。这样目标要求年年提高,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就为学习各门功课奠定了基础。?
诸如此类,只要认真钻研语文课教材,把握教材的实质和难点,并扎扎实实地上好语文课,是能够达到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要求的。?
语文课实践着素质教育,在智育中,语文课教学是主要阵地,在德育中,语文课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动力,语文课还渗透了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等,它直接或间接地发展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精心备课,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交流活动,是师生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它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三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化教学过程对于语文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就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言,并不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是在问题和情境之中,教师去努力激发学生认知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完成学习的过程。只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不能把自己作为中心,而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的学生观,这是语文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
4、更新教学方法?
4.1 研究学生,准确放矢?
研究学生,把握学生思想实际,是提高学生学习素质的关键,因为语文课不仅要解决学生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更要解决学生信不信、愿不愿意学的问题。只有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实效,更着重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研究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接能力和思想品质的不特点,了解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要找准教材与学生的结合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4.2变式导课,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恰当地破题导入,不但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预备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变式导课,激发兴趣,把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之中,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为体会中心渲染气氛。我常采用启发谈话,实物图片演示,实际操作,讲故事,学格言,设疑等形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好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二册课文《小壁虎借尾巴》时,我根据学生年龄小,爱听故事的特点,把课文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子里,有一只可爱的小壁虎,它和妈妈就住在一所房子的墙角里,有一天,天气闷热,外面飞着许多蚊子,小壁虎便爬出来吃蚊子,正当它吃得香时,没留神身后爬来的一条蛇,蛇张开它那血盆大口,一口咬住了小壁上的尾巴,小壁虎一着急往前一挣,结果把尾巴挣断了。小壁虎逃离了危险,可尾巴没了,这多难看呀?小辟虎该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生动惊险的故事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提上来了,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欲望。?
4.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是语文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恰当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教学重点,准确理解教学内容,还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素质。小学教材中常有一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处于无疑的境地,教师应浅处深问,于无疑处激疑,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思想。如小学语文八册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气力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这一句话学生读后往往理解不深。针对这一情况,我从无疑处提问: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究竟望到了哪里啊?望得远,远到什么地方啊?从而激起学生的思考与联想,从冲锋的部队想到隆化的解放,以至建立新中国,从而加深了对英雄的认识。? 同一个问题,由于问的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大不一样,提问尽量回避是、不是、怎么样等一般化、概念化套路,变换出较新颖的说法,如五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为分清课文层次,一般提问像: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的意思是什么?我在上课时这样设计提问这篇散文是由四幅画组成的,你能从画面上告诉我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吗?不难看出,前者是按老路子提问,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而后者则别开生面,能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4.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学生时期是人的大脑容易疲劳的时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着力于美的课堂设计,创设一种动静结合,张弛相挤的氛围,将学生引入学习佳境,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致。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景艺术,通过图像,画片,音乐,表演等手段进行情景渲染,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向往,精力充沛,兴趣浓厚地接受教育。如九册课文《桂林山水》,我在讲授时,一边播放桂林山水美丽景色的录相,一边用优美的音乐配合画面,并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述:漓江畔,有好些小船在等着我们,现在我们一起承着小船,轻轻地摇荡在漓江上,这就叫‘荡舟漓江’,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舒缓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加上教师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像一涓小溪流入学生的心田,这些信息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了强烈的刺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4.5善于组织讨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主要靠学生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强化,在语文教学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组织讨论。善于组织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教学民主,优化学习环境,实现自我教育;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师讲解的单向、单调,把知识强加于学生等弊端;有利于活跃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如在讲授七册课文《一个苹果》时,有个别同学认为现在生活,学习条件优越,没遇到这些困难,所以谦让不谦让,关心不关心没什么必要。对这种观点,我没有发表言论,而把它交给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听过、见过和做过的事情,从正面和反面理解关心和谦让的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发言积极,最后达成共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条件下,都应互相关心,向战士们学习。?
在讨论时要注意设计好问题,并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5 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所谓全,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在教学上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在知识传授上要因材施教。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自身条件不同,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脑可动,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各有所得。我在教学中多给后进生提供表现的机会,通过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信心,逐步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把年终考核改为随时评价?
多年的应试教育,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对多类型、多层次人才的需要,是与素质教育相背的,在教学中,我采用随时考核的方法,来避免凭期末一次书面答卷的百分制来评定学生优劣的弊端。我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采用黄红花来考核学生。学生平时课堂学习积极、认真,可得小黄花一朵;积累到五朵便可得红花一朵。小红花朵数便作为这一学期学习成绩的评价依据,这样的考核做为一个动态过程来完成,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的健康发展。这样的评价公正、合理,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在我才是刚刚起步。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见识,还需进一步学习探索,增强素质教意识,使每一位学生能主动,全面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