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环境的初步分析

如题所述

R.C.Selley(1976)将沉积环境定义为“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上有别于相邻地区的一部分地球表面”。其中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大气、水体等介质条件,这种差别在生物群系方面、构造地貌方面以及岩石和地球化学方面的反映可以作为沉积环境标志。对前寒武纪隐生宙的地层和岩石而言,由于其生物并不发育,岩石和地球化学特征是重要的环境标志。

1.生物群系的环境标志

秦岭群少见有生物群出露的报道。秦岭群的岩石组合的变化是由中下部的石英大理岩向上过渡为砂岩和石英片岩夹细砂岩,其中石墨大理岩由西向东呈泥质减少,镁质增高,由薄变厚及大理岩中的片岩夹层由多变少的变化,反映秦岭群是从老至新沉积水体变浅、由西向东沉积水体变深的滨、浅海相沉积环境。宽坪群广东坪组大理岩中,肖思云等(1974)发现有叠层石。宽坪群中叠层石跨的时带较宽,可以由中新元古代一直延续到中古生代,因而它的时代意义并不明显。但它是宽坪群沉积环境的指示,反映宽坪群广东坪组原岩为海相沉积环境。宽坪群下段的广东坪组以基性火山岩为主,下部夹硅镁质碳酸盐岩,向上夹泥质粉砂岩,顶部夹含锰层;中段四岔口组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往上夹基性火山岩和硅镁质碳酸盐岩;上段谢湾组以泥质碳酸盐岩为主,夹基性火山岩和泥砂质岩。宽坪群岩性变化相对稳定,特别是横向上,无论岩性还是厚度都变化较小。在纵向上由剖面中心向南北两侧有变薄的趋势。总的看来,宽坪群由下向上形成基性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反映沉积水体逐渐变深的沉积环境。

二郎坪群火山-沉积岩是北秦岭地层中生物群系最发育的地层。含放射虫的硅质岩呈断续层状和透镜状,厚度一般不到0.5m,最厚的地段西峡湾潭一带可见到7层硅质岩,每层都含有放射虫。其中的放射虫虽已压扁并重结晶,但镜下石英颗粒的排列仍可反映放射虫的内部特征。有的放射虫两端还出现压力影,表明其为变质残余。与放射虫共生的尚有已重结晶的海绵骨针(刘文荣,1988;刘国惠等,1991)。上述诸特征表明岩石形成于海相火山喷发环境。

2.岩石地球化学环境标志

以化学成分进行变质碎屑岩的沉积环境研究,可以用普列多夫斯基的Ba-Sr和Al2O3+TiO2-SiO2+K2O-Ca+P等图解方法。Ba、Sr等微量元素在低于角闪岩相变质程度时,体系保持稳定性。因此可以作为变质碎屑岩沉积环境研究的依据。在Ba-Sr图解中(图2-8、9),秦岭群和宽坪群碎屑岩样品点均落在咸水和半咸水区域。

图2-8 宽坪群沉积环境Ba-Sr图解

(普列多夫斯基1980)

Ⅰ—现代三角洲咸水粘土区;Ⅱ—太平洋远海相沉积物区;Ⅲ—俄罗斯地台不同时代海相碳酸盐岩区;Ⅳ—现代高咸水沉积物区

图2-9 秦岭群沉积环境Ba-Sr图解

(普列多夫斯基,1982)

Ⅰ—现代三角洲咸水粘土区;Ⅱ—太平洋远海相沉积物区;Ⅲ—俄罗斯地台不同时代海相碳酸盐岩区;Ⅳ—现代高咸水沉积物区

其中秦岭群碎屑岩有相当一部分的样品落在现代三角洲咸水粘土区,部分样品与俄罗斯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区重合,宽坪群碎屑岩也有部分样品进入现代三角洲咸水粘土沉积区,这些特点表明秦岭群和宽坪群的沉积环境非大的开阔洋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