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秦人哪里去了?

如题所述

走进祁云先生的散文艺术世界,我们发现,无论是作者从《祭父》与《雨夜思母》中体现出对亲戚的珍惜与关爱亦或是在《乡戏》和《吼秦腔》展现的对乡风习俗风正教化人心的赞赏眼光,还是在《山歌笔记》中,渗透出以悲剧性的笔调,对经典爱情的回顾与痴迷,都在一片家国情怀的包裹下伴随着故乡的那山、那水、那片云,充满着无比的亲和力。

原文作者祁元先生

每次我从西汉水行走或坐车穿过的时候,看到那个已经变得流缓低调的西汉水,看看厚重庄严的大堡子山,还有那个隐约在西汉水缠绕的仇池山,就哼起这首《问君陇南》的歌:“西西汉水哟,请你也说说,伏羲秦人都哪里去了?”常常勾起我思忆那个远古的开天一画的圣人,还有那批骑着“马色如铁”走出的秦人兵团。一个要好的领导发来了家乡七巧节的央视的片段和邀请,那是个女孩子的节日,如果在古代是我们男人们不干涉的,那几天是女孩子的节日,那一河两岸的山水是女孩子的世界,那个慧巧的仙女保护着女孩子的隐秘。

西汉水的草滩里送巧娘娘的镜头一直在我心头盘旋,那种人神离别的场面,让我的思想一下子回到上古时代,我想着这个古老的仙女,一定是位伟大的母亲。千百年来,这位母亲一直和她的女儿对话,教她们做针线、造香饭,敬父老,耐艰难,母女情深的延续着这几千年的香火。这位母亲一定还生下几个优秀的儿子,他们为何不见呢?悠悠的西汉水啊!为何不见他们的声响?

我这一趟出行,匆忙之中带了两本书,我躺在一个古代东西方文化走廊的宾馆里过着安静的夜晚,正看着一本是上古圣人开元启智的中华经书之首的《易经》,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变化互动之中,提示古人预告天气的阴晴圆缺和水涨潮落,河流的激缓猛柔和灾祸吉祥。从自然之道延伸进入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深层。一边放着让西方世界着迷炫耀说是经典巨著《沉思录》,因为是古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风靡欧洲,被称为人类历史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一本轻薄简易,图字玄秘,字有辐射,涵盖无穷,破解着天地玄秘的大智慧。一本厚如砖头,字如清泉,流石见底。“一阴一阳之为道”这个中华之道,比罗马皇帝马可《沉思录》早4000年,更有无限广度的智慧金钥匙。开启了中华文化不同于任何文化的独特起源,而这位一画开天的旷古英雄伏羲,就从家乡的这一片土地出生、从这一条河流走出,把蛮荒的人类导向文明的开幕。而这一切都与西汉水流域西和县一个叫仇池的山峦有关。这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山体,长5公里宽3公里,山顶和旁边的两条河谷落差七八百米,坡度较为陡峭,山顶有几平方公里的平地和坡地,呈小舟之状,四周红岩石壁、险要无比,分布着若干个自然村。西汉水由西北绕山脚南下,洛峪河从东南沿山麓西来汇入西汉水,二水汇流山下,形成三面环水,一面衔山的天险胜地,历史上,军、寇多次安营扎寨,故又有大山寨之称。

《山海经》中的常羊之山感应神龙生下伏羲。赵逵夫教授认为,之所以把“常羊之山”认定为仇池山,主要理由有3条:其一,《山海经》中对常羊之山位置的描述,和仇池山的方位相符;其二,常羊山在古代的华阳国内,古代民间传说记载,有娇氏女“女登”感应神龙于华阳之常羊山。而伏羲为龙神,古代传说生于仇池。则有娇氏女所感应的神龙的常羊山无疑就是仇池山;其三,仇池山在古代又叫仇夷山、仇维山,而“仇池、仇夷、仇维”和“常羊”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依据这些理由,可以基本确定常羊山就是仇池山。

仇池山神殿里有三皇塑像。(原伏羲塑像是一个童子像,兽头人脸,头上有两个角,眼睛是向上立起的,全身是毛,脖子和腰上有树叶,左手撑着日月、右手撑着太极九宫八卦。)仇池山也是伏羲、女娲的祖母仇池金母、母亲华胥和父亲雷公诞生之地,后人称伏羲的祖母、母亲和女娲为无敌三母。《河图》曰“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太平御览》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密牺。”密牺即伏羲也。学者研究认为,伏羲生于仇夷(仇池),长于成纪(天水)。当地百姓传记的《人皇出野湾——母望儿雄关》中有对人文始祖三皇诞生、修炼于仇池山有详细记载。每年正月十五仇池山雷公河(西汉水)举行。这里伏羲的祖母仇池金母、母亲华胥、妹妹女娲就是无敌三母,是开天启智的天神巧娘。她们不是凭空塑造成神的偶像,而是实实在在勤劳经营部落的女英雄,母系时代的大管家,生下教育出一个志在四方的孩子伏羲,他顺着河源而去,到更广大的地方,更阔浪的地方顿悟自然。去了西汉水源头交接不远的天台山立杆测日,又去不远的成纪(天水)北秦安卦台山,是伏羲仰观天象、俯视地理、观日月之轨迹,察河岳之变化,推天气之晴雨。他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气象观测站,给当地渔猎、采集时代的先民提供气象服务,由结绳提示,到蒿草摆设图案,1、2、1或者2、1、2来提示着暴雨水涨或者风平浪静,为了便于广大部落民众全体知晓,他绘制成图,预告天气的阴晴雨雾和河流的激缓起伏。这一画图,伏羲带领中国进入符号文化时代,那时候,人们以符号记事,这些符号被认为是象形文字的上源,伏羲画八卦是符号文化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启了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的跨越。

后来伏羲带领民众一路东进,直到河南洛阳,把中华文化之根的八卦图,传遍关中及中原大地。从西汉水走出的这位上古的英雄伏羲相貌十分威仪,散发披肩,身披鹿皮,面色发青,目光深沉、睿智,他是青龙的象征,是一个威武的智圣的形象。

八卦的发明,阴爻、阳爻的排列,成为汉文字的雏形,也是周礼和儒家理念的的雏形,也是中华龙文化的开元,阴阳排列被后世很多学者视为二进制的基石,甚至为计算机的发明提供了思维模式的基础。伏羲把火种引入了厨房,使我们中国人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日子,开创了烹饪养生的先河。正是由于伏羲的这些重大贡献,他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开辟了中华民族儒道文化的先河。在今天的陕西天水、河南洛阳都供奉有太昊伏羲纪念馆及陵墓。天水被称羲皇故里,朴素低调的西汉水是人类早期的摇篮。

有了文字,才有了确切的历史,在没有文字之前的好多事件都变成光怪陆离的传说,上古传说中的西天,实际是西汉水流域。这是上古时期一直称“西”的地方,“西垂、西犬丘”发生的部落故事,演变为西天王母娘娘制造天地、七仙女、杨二郎等等云山雾海的传说,其实就是就是在这个古来称“西”的地方,今天陇南西和礼县之地。

传说中西天王母的儿子杨二郎,额头长着一个天眼,这个三个眼睛的威武英雄,其实是西汉水流域氐人的古老风俗,也就是推动秦人牧马崛起的氐族先祖。《山海经》中记载的三只眼睛的居民,其实就是氐人的一种习俗记叙。在清末及民国时期,还有人在成都街头看到过长着“三只眼睛”的人,这些人的额头中间有一个立着的眼睛,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眼睛,而是小时候氐人们举行开眼仪式,将其额头中间划开,放入一个墨珠,长大后远远看上去就如同眼睛一样。这也是氐人的古老习俗。由于氐人善于养马,故而非常崇拜马神,早期以白马为图腾,他们敬重白马神,称马王爷。这就是马王爷大都是三只眼睛来历。“休怪马王爷三只眼”由此而来。三只眼睛的马王爷庙在陇南普遍流行,其实是善养马的氐族的祖先神。

我站在西和县这个叫川口的村头,古代意思可能就是入四川的门口,向南是孕育上古第一圣人伏羲的仇池山,站在这一路通天的仇池村上码头小组的伏羲崖顶!遥想远方,还有那些在川北深山里,依然乐观地生活着的氐人的后裔白马人。北望是高峰厚土的大堡子山西垂陵墓,秦人就是在氐人的引导下善养马起步,在伏羲走过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的牧马王国,形成强大的铁骑向东拓进,一统华夏,建立了统一高效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启了中华民族所历经的数千年秦制皇权统治,这种政治形式政统道统渗透互补,“政道合一”,也即“政权金字塔”与“道德金字塔”之高度重合。这条不起眼低调的河,其实才是华夏的文化河源,“道”也从此地一画开天,成群经之首。“政”也从这里养马崛起,华夏一统。政道结合形成中华立于世界几千年独特的风骨。

再读罗马皇帝的《沉思录》,民族自信的感觉时时缠绕着我,产生于汉献帝以后罗马皇帝的这本书,太浅显了。其实在西汉水流域里走出的伏羲早3000多年就拿到了智慧的金钥匙,经过周公、周文王的演绎,再经过孔子的解易,早于千年就形成国家、团体、个人都适合的,通情达理、长幼有序、节俭、公平的美德及道德,“自强不息乾龙键,厚德载物坤马顺”。深深扎根于中华帝国,只字片句之间,浓缩着深奥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的智慧录和指明灯。为什么我们如此的不自信,动不动拿西方的浅显来衡量自己的深奥。这牵扯到一个大陆农耕文明的早熟性,我们国家很早就从封建采邑过度到集权国家的形态,虽然这样的变化并不是泾渭分明的隔变,而且还保持漫长的重叠。不管是道统的伦理,还是世俗的习惯,都是在其必然的社会形态下保持其该形态之下的各阶层的相互妥协。因此,决定其社会伦理信条的是其社会架构。而对与中国漫长的集权历史中,求之彼岸的儒家伦理在政法条理清晰的中国,没有给予各阶层妥协功能,相反,经世致用的世俗伦理却可以成为这样的社会形态下不破的理念。

因此,我们过去的辉煌,一度时期成了我们发展的包袱,我们经济、军事落后,沦落到处处挨打的地步,经济军事的骨骼支撑不起我们厚重的中华文化肌肉,我们文明的早熟,过于自信成了我们发展的负担。挨打的日子过后,我们觉醒了,向世界进行科技的追赶,以致于长时期以来崇洋媚外成了我们的精神状态。刚触及外来的味道,就忘记了我们祖先千锤百炼的东西,忘记了这条低调而厚重的河。

其实,中华的政治文化都发芽于这低调流过的西汉水里,政治上的一统,文化的易道,政道合一的中华河流历经九曲十八弯,一直就这样流下来。西汉水两岸这一片不显山露水的神奇的土地实在让人敬佩不已,萌芽出一个世界大国的政体与融合其中的精神。其实,伏羲秦人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我们根深叶茂的政治与文化不自信呢!

(2017年8月26日礼县)

原文作者简介:祁云、男、汉族,甘肃礼县人;中共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根雕协会会员;供职于检察机关,有近百篇散文在国家及省内刊物发表,发表后并多次获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