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理思维碎片?

如题所述

微思考

为什么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着共同的思维特质?为什么著名的时间分配模型应该加上另一个维度?为什么现代社会集中注意力变得非常的困难?为什么日本武士,宫本武藏的修行居然包含种地等活动?读书的最大意义为什么不是获取知识或者智慧?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微思考,《碎片化的灾难——如何提升我们的思维质量》。

原文解读

最近,有一份调查显示,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的思维特质: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什么意思呢?其实很容易理解,当穷人有很多东西要买的时候,因为手头比较拮据,所以经常是把手头的钱拆开,以降低质量为代价地去满足尽可能多的需求,最终,因为买到的商品都质量不佳而导致得不偿失;同样的道理,当我们需要分配注意力给很多事情的时候,便无法把其中任何一件的事情做到最好。因为在做一件事情时,心理却时不时地、经常地考虑着另一件事情,于是到最后,所有事情做得都难以令自己满意、更不用奢望让他人惊艳。

上面举的例子可能过于接地气,那稍微宏观一点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场景:穷人因为习惯于打碎钱来使用,而导致无法集中有限的钱在某个关键点上,比如投资,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恶性循环,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穷人思维”;过于忙碌的人则同样因为习惯于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经常被各种应酬和多件事情所打断,使得其无法花稍微长一点的时间就生活、工作、家庭、心态、情感等某些重要事情进行深入而长远的规划和思考,于是同样陷入类似穷人的那种恶性循环,每天变得忙忙碌碌。注意“忙忙”虽然表示很忙,但“碌碌”表示的却是缺少效果和质量低下。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下面这个著名的时间分配模型,相信大部分的脑力工作者都曾受过这块的培训。如果没有的话,我再简单说一下: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两个维度进行划分,一个维度表示重要性,另一个维度表示紧急性,于是所有的事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分到四个象限中,分别是:重要而紧急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和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那么作为脑力工作者,最关键的就是:首先,立即集中注意力处理重要而紧急的事情;其次,利用其他整块的时间来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规划性事情,因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如果不花时间处理,它们就会跑到“重要而紧急的”那个象限去,那么我们将因为手头有太多“重要而紧急的事情”而疲于奔命,成为工作的“救火员”,陷入上一段所说的恶性循环。

关于这个著名的时间分配模型,我今天有两点需要澄清和补充:

1.我们怎么决定或者说划分重要和紧急呢?换句话说,衡量重要和紧急的标准是什么呢?毕竟每个人不可能有一样的标准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目标:你的目标决定着你对事情优先级和重要性的划分。从工作上讲,我们可以参照德鲁克的那句话,“每个脑力工作者必须不断地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能为公司贡献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得每天自问,自己这部分工作的价值在哪里,这个价值和现在我们每天忙于的这些工作是否是正相关的,哪些相关度高一些、哪些低一些?如果我们不是每天盯着这些目标看的话,那一定就会沦为茫无目的、不断轮回的体力劳动,而不是脑力劳动。当然,工作的价值还需要要和自己的上级以及老板的期望进行对照,看看想法是否一致,以便做适当的修正和调整以符合公司的总体目标。

2.在这个模型中,注意力的分配应该和时间的分配取得同步

这是我今天想给这个模型增加的一点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只是分配时间是没用的,假设在分配好的时间不能集中全部注意力也还是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这个模型不应该仅仅是时间分配模型,还应该同时是注意力分配模型,时间和注意力必须同时、同步进行划分和倾注才可能产生价值。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那么照做不就行了吗?哪儿有那么容易呢?现代社会让我们想集中注意力变得非常困难:

*过度社交和快节奏导致的时间不足*

今天,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周围的人似乎都很忙。为什么呢?无非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焦虑导致的“主动忙”:这里面就包括过度社交。另一方面是快节奏带来的“被动忙”:按照人们的口头语就是“杂事缠身”。

为什么会过度社交?无非是为了保持和维护一些“以备不时之需”的社会关系;而“被动忙”则大多是由于工作不在意目标,每天重复性、习惯性的盲目行动所导致的。

*碎片化趋势带来的心智习惯*

如果说刚才的一个让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原因是“过于忙”的话,这个原因就是“过于闲”。

我们的生活无处不被碎片化,其中微博、微信这些大家都明白的碎片化媒体自不必说,就算是电影、电视、各种文章也大多如此。它们追求的不过是一时的感官刺激,而极少去做背后的某种复杂的逻辑推导。比如,大部分商业片都是场面无比宏大、剧情无比弱智,所以观者很多、记住的寥寥,就更不用提能引起什么思考。各个平台的文章也是如此,大部分都追求标题吸引眼球、内容骇人听闻或者“振奋人心”,但你很少能看到它们仔细分析过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标题党”本身完全没错,错的是只关注标题;就好像市场营销是非常重要的,但远没有产品本身重要一样。

最可怕的还不止于此,而是因为习惯于碎片化的生活而带来的碎片化的心智模式。比如,我们都知道像魔方、围棋等真正的脑力活动是需要花较长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去计算和规划的,但碎片化的心智习惯让我们今天再也难以沉浸于这样的活动。大部分玩魔方的人要么找攻略迅速搞定,要么随便拧两下便放弃,很少有耐心去仔细研究它的来龙去脉;读文章也是一样,看看图、扫一下开头结尾,而不管它中间怎样去写。于是问题就来了:我们怎么能奢望拥有这样心智模式的自己可以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去思考什么事情呢?

习惯一旦养成便无法改变,而只能被替代,并且很可能会影响下一代人的行为模式。这就是碎片化趋势带来的可怕之处。

*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心*

功利心大部分人都有,这无可厚非,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被鼓励,因为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心理因素。但问题在于,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功利心,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急功近利。这就好像每个人都追求“一战成名”,这一点本无问题。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健康的“一战成名”应该依赖于厚积薄发而不是一日千里。按照我们已经分享了若干期的《孙子兵法》的思想,当一方具备道、天、地、将、法五大优势时自然可以一战而胜,但“五大”的积累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正所谓,“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但今天的人一般没这个耐心,也等不了。追求“一夜暴富”的焦虑心理甚至远远超出了令古人为之汗颜的“揠苗助长”的境界。想必放在今天,更多的人期望的是“无苗自长”。这种功利心让“集中注意力长时间思考”简直成了迂腐不堪的代名词。殊不知,比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思考方法和生活方式,这可能恰恰是捷径,正所谓“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计划、坚持和等待这些看起来已经脱离时代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疯狂到读书早已成为一种奢侈的活动,“沉浸”和“心安”也似乎早被埋葬于历史之中。至今,我还记得当年读日本作家吉川英治的《剑与禅》时的困惑。这本书写的是日本的传奇武士,百战百胜的宫本武藏的人生历程。宫本武藏的修行并不仅仅是到处找人切磋武艺,还有学习民间的各种“手艺”,比如种地、制造各种器具、茶道等。让我不解的是,这些与比武毫不相关的经历,对于宫本武藏来讲究竟能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终于明白了:那是一种对于心灵沉浸的修行,一种禅宗所倡导的对于当下的关注。有了这种沉浸,就能够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战斗中都保证毫无焦虑的高度专注,从而完成百战百胜的不朽传奇。这就好像读书,其目的不只是为了获取可以消化吸收的知识或智慧,还能让我们摆脱碎片化的心智模式,重新塑造“全神贯注”的思维习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最近,知识分享这个概念越来越流行,而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各类知识分享工具将越来越多的学习内容以文字、音频、视频以及微课等不同形式呈现出来。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变成了低头党、耳机族,每天被各式各样信息裹挟,基本成了信息的奴隶。

今天,我给大家提个醒,其实这种网上的碎片化学习,如果方法不对,将是完全无效的,甚至会产生可怕的风险:有可能导致我们产生“碎片化思维”。

第一次形成这个观念是在和君商学院王明夫的课程中,先生提醒我们所有的同学,千万不要沉浸到网络的碎片化阅读之中,因为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没法给我们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我们反而会慢慢丧失了系统思考的能力,最终导致思维的碎片化。最近阅读万维钢老师的《万万没想到》,让我更系统地了解到了这种碎片化阅读的害处,特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如果有不同的声音,也欢迎拍砖。

首先从我个人的体验来分析,我也跟大家一样,不自觉已经成为了低头党、耳机族,每天不断刷屏或听课。记得梁冬曾经讲过一个笑话,以前开车的人最讨厌碰到红灯,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时希望碰到红灯,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停下来刷下屏,看看有些什么新鲜事物。以前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肯定是到厕所洗漱,现在不一样,第一件事情是打开手机,看看微信有什么新的趣闻、翻朋友圈看看又多了几个赞。这种无法控制的瘾,其实已经是一种病,得治!

说真的,网上确实有很多非常好的、有价值的内容。我也经常从朋友圈、微信群里面看到各种精华文章。最近这半年,由于集中在阅读各类知识管理、学习方法的书,突然让我反思,我这样的碎片化学习到底是否有效,于是我尝试对这一段时间读过的好文进行回忆,可怕的是,我本以为学了不少东西,但实际上能回想起来的非常有限,而脑海中有的,反而还是那些我系统读书学习的内容,而网上读的这些文章,除非跟我之前学习的内容有相关性,否则早已忘记。回想之前读过的有关记忆的心理学实验内容,突然让我找到了原因。在此,我们先讲一点心理学方面的小知识。

短期记忆及长期记忆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不讲晦涩难懂的理论,就用计算机来作比喻吧。

短期记忆其实就相当于计算机的内存,大家知道内存容量是有限的,内存的东西可以经过处理后存储到硬盘,而且关机后,内存的东西就会全部消失。

短期记忆其实就是我们正在阅读时记得的东西,早期的心理学家曾经认为人的短期记忆只能同时容纳7条信息,而最新的研究结果是最多只有2~4条。具体多少我们不需要太在意,只需要知道,短期记忆只能记得很少的东西。

长期记忆有点像我们计算机的硬盘,可以存储非常多的信息,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将这些信息调用出来。

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储存在长期记忆里面的内容,才能算是我们真正获得的知识。

而学习的过程是这样的:信息首先进入我们的短期记忆,它们必须经过编码以后才能进入我们的长期记忆、后续才能为我们所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读一些文章,当时感受很深,觉得获益匪浅,但隔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已经回想不起了,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原来是怎样,现在还是怎样,跟你看了多少篇精品文章好像毫无关系。真是应了那一句: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短期记忆的内容缺少了一个加工过程,没有进入到我们的长期记忆,所以最终没有成为我们内在的知识。

为何刷屏会导致碎片化思维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了解下,为什么我们频繁刷屏会导致碎片化思维。

首先,网络阅读的文章为了突出重点,一般不会太长,更像一些精华提炼,因此无法像一本书那样沿着一套逻辑展开,有诸多案例及逻辑推理。所以网络文章的内容比较碎片化,导致我们难以理解及记忆。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无法形成知识体系,会导致理解力和创造力的下降;

其次,由于网络化阅读会面临诸多的超链接、各式各样的多媒体信息。我们以往会认为,多媒体信息更容易让我们形成理解和记忆,但互联网上这些超链接及多媒体信息却只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令人无法深入思考,也就没法对短期记忆进行编码,这些知识最终没有存入我们的长期记忆,也就无法变成我们真正的知识。神经科学家发现,网上阅读从硬件层面改变了人的大脑。一个菜鸟如果每天上网一小时,五天之后他的大脑结构就会发生可观测的改变!听起来确实可怕。所谓的系统思考,其实就是脑部神经建立了各种复杂的连接,而碎片化阅读恰恰没法建立这样的连接,最终会导致思维的碎片化。

图片来自互联网

解决方案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现在我们不可能离开互联网啊,难不成我们完全不看网络信息?

其实也不是,我这强调刷屏导致碎片化思维,只是为了让大家意识到网络阅读的局限性,特别是要让大家更新这种阅读就是学习的错误观念,因为很多人的阅读仅仅只是在消遣,只不过这回消遣的产品是知识而已。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根据万维钢老师的观点,总结了三条高效阅读网络信息的步骤:

第一步,随便翻翻

由于网上的信息实在太多,我们为了避免浪费时间,可通过随便翻翻,快速淘汰绝大部分无用信息,只留下我们感兴趣的信息。这也可能是现在标题党盛行的原因吧,搞到我写文章也不得不标题党,否则可能早就淹没在无尽的信息海洋中。

第二步,略读

这个恰恰是解决刚才提到的标题党问题,当筛选出了我们认为有兴趣的文章,我们还可以进行对比,将其中感觉更加有价值的留下,然后进行略读,也就是快速扫描全篇内容,看是否值得自己深入阅读,如果不是,作为信息知道就好,如果确实觉得很有价值,我们可以进入下一步:精读,或者留存下来,作为今后的阅读及参考。

第三步,精读

对于我们筛选出来的真正有价值的文章,我们要采取精读的方式。精读,不单是要认真地阅读文章里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跟我们以往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要连接我们以往的经验或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实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编码过程,将所学的内容从短期记忆存到我们的长期记忆中,并且建立好与体系知识的联系,这样才可以方便我们今后灵活调用。

以上三步恰恰也符合《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概括的一些方法,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再次验证了:底层知识其实是共通的。

总的来说,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的思维碎片化,我们真的需要进行大量的常规阅读,因为常规阅读是建立我们知识体系最好的方法。而且真正的知识是有层次的,你必须完全理解基础的一层,才可能看懂并理解更上的一层。只要我们做了足够多的常规阅读,建立好这样的知识体系,当我们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就更有可能将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融入到我们的知识体系中,成为我们知识的一部分。

第2个回答  2017-12-26

人过三十,而立之年,成家了,有份自由工作,刚买房,没有房贷,生活平淡,却有些平静。工作之余,偶尔几个场景会思考一下人生,人生来到这个世上意义是什么的。

今年的端午感觉比去年来得早些,还是说时间过得快些,去年这个时侯,一家三口从广州迁徙到星城-长沙,到现在一年多,感觉生活依然没有太多起色,是失去了些奋斗动力,还是说在我这年年龄上应该保持一份对事业的闯劲呢,或许这些答案根本就找不到。

儿子渐渐长大,却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个性,一般大人都难以驾驭的个性-急躁,急起来恨不得把天公抖一下,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是第一,人都有这个阶段,但是在这个年纪表现的性格去让我感到一丝优虑,这小孩长大了,能有出息吗,为人父母能管得住吗,脑袋里经常在夜深人静,焦虑状态中打上一个深深的问号。也许,这是一个未知数,或者会是一个惊喜,因为独特,所以不同寻常。

父母对子女的牵挂总在一通通电话里,朴素的话语深深领悟,父亲,儿子的爷爷经常隔不了一两天会有一个电话过来,第一句就是吃饭了么,明明(化名)听话么,上学认真吗,身体怎样。尽管每次是这几句话,但是感觉不到厌烦,相反,一两天没有了电话,反而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失落。作为一个年过过七旬的老父亲,从小把三俩拉大的父亲,却坚持每天干活,帮农家人建房这种重活都说的非常轻松,可想而知,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始终都把这种品质流淌在自己的血液里,每天乐观的生活着,没有一丝怨言,活得真实而又充实。

今天,我去车站接我的父亲,他昨晚打了电话,说过来看一下,顺便带点东西。在车站下来的那一刻,我感觉父亲老了许多,比去年增加不少白发,头发差不多都白了,骨瘦如材,背着我上学时的背包,手里提着一桶鸡蛋,还有些家里种的蔬菜,还有家里杨梅树亲自摘的杨梅。我接过东西,儿子跑上去叫了声爷爷。父亲应的还是那样大声,也许这就是一种亲情的传承。走路没有以前那样方便,可能是近期干活太多了,行动和体力在透支着年老人的精力,这个缩影在我脑海里定格了,也许若干年后的我,也会为未来的孙子行走远方送点东西,也会有类似的场景出现,以后的我会是怎样呢,心里一阵连绵起伏。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每天循而复始的过着,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工作平淡,却经常有些力不从心,尽管没有太多压力束缚着,也许人应该开心的过好每一天,认真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多关心身边的人,多给父母一些慰藉,多给小孩一些自信,少些批评,指责,多鼓励他成长,人生没有完美,只愿不留遗憾。因为人生就是一趟回不去的旅程,这个旅程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自己选择的,就算条件再艰难,也要跪着走完,在旅途中让身心得到解放。身心真正快乐在于能否放下,当你放下所有的负面情绪,用心体会身边的美好,珍惜身边的美好,才会一步步走向内心深处,控制内心的迷茫与不安,用心抹上一笔暖暖的色彩,丰富一下内心的无聊和惆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