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 有哪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如题所述

马祖里湖战役
1914年8月17日—9月15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期,俄军西北方面军(司令官为日林斯基将军)在东普鲁士对德军第8集团军实施的一次进攻战役,又称马祖里湖战役。

1914年8月上旬,应英法军指挥部的再三请求,俄军没有完成动员和集结就开始了进攻,以粉碎德军主力对法国的进攻。战役的直接目的是歼灭德国第8集团军(14.5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近1000门火炮;司令官为普里特维茨将军,自8月23日起为兴登堡将军)和攻占东普鲁士,为尔后进攻西里西亚创造条件,以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

根据方面军指挥部的企图,连年坎普夫将军的俄国第1集团军(6.5个步兵师、5.5个骑兵师、火炮492门)应当从北面向马祖里湖地区实施迂回突击,以吸引德军主力;萨姆索诺夫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11.5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火炮720门)应当从西面对该区实施迂回突击。切断其向维斯瓦河的退路并歼灭之。,当面德军企图依托坚固工事并利用铁路运输系统,实施机动防御,迟滞俄军进攻。

8月17日,第1集团军的3个步兵军袭击东普鲁士,揭开了进攻的序幕。8月19日德国第1军在施塔卢珀嫩的战斗中被击退。次日,在贡宾嫩—戈乌达普一线俄国第1集团军遭德第8集团军主力反击,俄军右翼一度被击退,但中路粉碎德第17军的正面攻击,德军遭到失败,开始向西撤退。这就造成了追击和彻底歼灭德国第8集团军的有利条件,但是8月21—22日第1集团军按兵不动,坐失战机。该集团军后来的进攻又相当缓慢,而且没有与第2集团军会师,而是向柯尼斯堡方向推进,致使德军摆脱了打击,第2集团军开始孤军作战。

德军指挥部利用了俄军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并从截获的俄军明码电报中得知他们的行动计划,于是在8月21日命令部队停止退却,24—26日,新任德第8集团军司令兴登堡和参谋长鲁登道夫利用发达的铁路网,重新部署部队,留下由2个师组成的屏护队牵制俄第1集团军,调遣第8集团军的几乎全部兵力去攻打8月20日越过边界的俄国第2集团军。其具体计划是:以第20军另2个师正面牵制俄军中路第13、第15、第23军,而以主力实施两翼夹击,由第1军对乌兹达乌实施主要突击,攻歼俄军左翼第1军后,向俄军中央3个军的后方发展进攻;由第17军、第1预备军对俄军右翼第6军实施辅助突击,得手后向俄中央3个军侧后发展进攻。26—27日,德第17、第1预备军在比绍夫斯堡以南地区与俄第6军遭遇并将其击退;第1军遭俄军顽强抵抗,遂假借俄第1军军长名义命令俄军撤退;第20军诱敌深入,且战且退,撤至坦嫩贝格设防固守。第2集团军丧失了第1集团军的支援和配合,经两天激战,德军击退俄第2集团军两翼部队,而对其中路3个军形成包围态势。28—29日,俄第13、第15军和第23军第2师在坦嫩贝格以东科穆辛森林地区被围歼,被俘9.5万人,伤亡3万人,损失火炮500门,萨姆索诺夫自杀。

此后,德第8集团军迅速北调,得到来自西线的近卫预备军、第11军和第8骑兵师的加强后,企图以第1预备军、第11、第20和第17军发动正面进攻,以第1军和近卫预备军分别从两翼实施迂回突击,围歼俄第1集团军。俄军大本营决定在第1和第2集团军之间的中间地带组建第10集团军,用于保障第1集团军左翼,并命令第1集团军坚守马祖里湖以北地区,以牵制德第8集团军,使其无力支援奥军。9月6日,德军发起进攻,遭俄军抵抗,正面进攻受挫;9~10日,右翼第1军顽强作战,突破俄军左翼防线,迫使俄第2军撤退,打开通向贡宾嫩的道路。连年坎普夫担心退路被切断,命令所部撤退,同时以2个师的兵力从正面实施反突击,掩护主力撤退。德军包围俄国第1集团军的企图未能得逞。至15日,俄军全部撤至涅曼河东岸。德军担心俄军有诈,未迅速实施追击。俄第1集团军被俘4.5万人,伤亡约10万人,损失火炮150门。

点评:此战,俄军西北方面军在东普鲁士的进攻战役以失败而告终。俄国人损失了近25万士兵和大量武器装备。失败的原因是日林斯基的无能指挥和连年坎卡普夫实际上的背叛行为。加上对敌情不明并严重泄密,两个集团军未能协同作战。德军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以损失2.5万人的代价取得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尽管如此,此役仍具有重要战略成果:迫使德军指挥部将2个军和1个骑兵师从法国战场调到东普鲁士。此外,在梅斯地区的1个军也准备调离。这就削弱了在西部的德军突击集团的力量,并且成了1914年9月初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军失败的原因之一,战争初期俄军的积极行动粉碎了德军指挥部各个击破同盟国的计划。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统治,点燃起我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烈火。一时间,"天下从者如流水"。项梁、项羽起兵于江东,立楚怀王的孙子心为帝,也称作楚怀王,定都于盱眙。张耳、陈余参加了起义,立赵歇为王,在信都(即邢台市附近)定都,建赵国。秦朝统治者对农民起义进行残酷镇压。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率军北上击赵,军于邯郸。赵军不支,退保巨鹿,为秦将王离部所围困。当时,在河北攻赵的秦军,不下三十万之众。而这时在巨鹿城中的兵力不多,粮草将尽。赵将陈余虽领兵数万屯巨鹿之北,但不敢出兵,筑营壁自保。其它援赵的齐、燕诸军,也震慑于秦兵的声势,皆筑垒固守,不敢出战。

巨鹿被围之际,赵使求救于楚。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北上救赵。但宋义为秦军的气焰所吓倒,在妄阳(今山东曹县)逗留四十六天而不敢前进。项羽愤而杀宋义,楚怀王便命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先遣英布和蒲将军率兵二万渡漳攻秦。继而亲率主力渡河,为了表示与秦决一死战的决心,他命令士兵把船只沉没,把饭锅砸破,烧掉营舍,只带三天的干粮。项羽先以雷霆之势包围王离,经过往返九次冲杀,切断秦军通道,获得巨大战果。秦将苏角被打死,王离作了俘虏,涉闻自焚而死。在交战中,楚军"以一当十"、"呼声震天"。而援赵的其它诸军则在营壁上观看,惊恐而不敢出战。之后,项羽又不断击败秦军,章邯不得不竖起降旗,项羽声威从而大振。

巨鹿之战,全歼了秦军主力三十万人。这对最后推翻暴秦统治起了决定性作用。大文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详细地描述和记裁了这一巨大战役,成为名传千古的不朽之笔。"破釜沉舟"、"作壁上观",渐渐成为流传极广的两个成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7
1.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于公元200年,曹操于袁绍在官渡相遇,此次战役双方军力相差悬殊,袁绍军约11万人,曹操军约5万人。双方相差军力在一倍以上,可是袁绍并没有凭借军力的优势改变战争形势,曹操军队在战争中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战争进行了一年的时间,给曹操一统北方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2.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攻打曹操,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的战败使得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三国鼎立的序幕就此拉开。此次战役曹军军队参战20余万兵力,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军力为五万,实力相差更是非常的悬殊,最终以联军胜利结束。

3.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到公元222年,这次战役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刘备称帝后的三个月后,以为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孙权,孙权知道刘备要向自己发起进攻后,便派特使要求和解,刘备拒绝和解。这次战役刘备兵力几乎全部损失了,阵亡数万人,《傅子》更是记载吴军消灭蜀汉军八万余人,仅仅刘备活了下来,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夷陵之战后的40年的时间使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同时三国互相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
4.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发生在东晋时期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分崩离析的动荡状态,前秦处于淝水于东晋交战。没想到的是只有八万大军的东晋竟然战胜了八十万大军的前秦,在此战役后前秦逐渐走向了衰败并灭亡。
第2个回答  2019-10-18
高句丽之战
薛仁贵这个人跟霍去病十分相识。霍去病24岁死的,而薛仁贵30岁从军。薛仁贵从军时,漂亮完成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奇迹。在征战高句丽的时候,薛仁贵用本部2000人横扫了敌军总数达25万之巨的战役。薛仁贵先后进行了新诚保卫战、金山会战、扶余川奇袭战,取得了灭高句丽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为古代中国开拓东北、治理东北起到了先锋性作用。
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大战是指宋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率军在鄱阳湖(今江西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军的一场著名水战。这场战役,是朱元璋当皇帝、建大明最为关键的一场恶战。
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双方投入总兵力达80万,而朱元璋以23万的兵力最终胜利而告终。此次水战,从七月二十日开始到八月二十六日结束,前后历时37天,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只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这次战役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这场决战的胜利决定了朱元璋政权兴起,奠定了朱明王朝近三百年的的基础。
第3个回答  2019-10-16
克雷西会战也叫克雷西战役 (Battle of Crécy),发生于1346年8月26日,英军以英格兰长弓大破法军重甲骑士与十字弓兵。克雷西之战便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次经典战役。

公元一三四六年七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9000人渡海侵入法国。法王腓力六世将兵三万余人迎敌。 八月,双方战于克雷西。此役,英国长弓手起了关键作用,接连打退了法军的十五次冲锋。法军则伤亡惨重,腓力六世受伤,被迫退兵亚眠。英军大捷,乘胜进入诺曼底。

此战法军伤亡万余人,英军伤亡则不到二百人,堪称世界战争史上一次
第4个回答  2019-10-22
高加米拉会战
公元前331年10月1日马其顿帝国与波斯帝国在巴比伦(今巴格达)以北的高加米拉地区进行的一场战役。双方于此次战役皆投入巨大兵力,马其顿帝国尽倾麾下四万余部队,波斯帝国更是倾尽全国十余万兵力。虽然波斯帝国在战前做好了充足准备,但因时命不与与军心涣散,更加之马其顿军队的英勇善战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正确指挥,波斯帝国终以数万人的惨重伤亡败北,君主大流士三世也于战后被杀。马其顿帝国进占波斯帝国全部领土,波斯帝国灭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