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宽以待人,公平之心服众人?

如题所述

一个每天以敌视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人,只会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相反的人,却能在广泛的交际中获得最大的相融度。所以,宽以待人是灵魂内在的修养。

宽容是最大的美德。

宽以待人,是为官、为将、为领袖者的一项基本一品德。对别人宽容大度,看起来是别人获益,I刍己隐忍,实际上这也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必备过程。

处世之道,以和为贵。曾国藩认为:欲成大事,首先要有宽广的胸襟,平淡的心境,凡人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他的这种观点是教育后世之人要放开胸襟,面对每人每事皆能自制,做到宽容忍让,这样的人也是真正能让人从心里佩服的人。

要宽以待人,不可求全责备,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与拥戴,被宽容的人才会以德报德。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而尖刻待人则会气至伤身,惹祸上身。

曾国藩提倡“恕”,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有缺点与不足,如果过于刻苛要求他人,就没有朋友,自己有难时就无人可求助,也即“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而做到“恕”

就可以容人之短,甚至可以接受旁人不可容忍之事。视人为友则心宽气顺,能容难容之事者必有过人之处。

宽容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也体现在公事里。在初办团练时,曾国藩手中无一勇一卒,但是他能够突破深厚的宗族观念、地域观念,敢于重用有识之士,使得好多人愿意为他忠心效劳,这些都得益于他坦荡的襟怀。知人善用,事分巨细,不苛责于人,是他对“待人以诚,宽人以恕”的最好诠释。

俗话说“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一个人的胸怀会影响他的事业发展。凡是成大事者,都有着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不因为小事而耿耿于怀。

曾国藩主张严格要求自己、宽于对待朋友。在交友方面,他提倡交友要有雅量,如果朋友间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双方应该宽宏大量,这样才不伤和气。

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宗棠恃才傲物,语言尖锐,二人的性格反差很大。f电1门二人同在湖南,经常意见不一致,多起分歧,摩擦之事偶有发生。

有一次,曾国藩幽默地对左宗棠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他把“左季高”三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宗棠也不示弱,立即这样回敬道:“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也把“曾国藩”三字喻在其中,并嘲笑曾国藩不懂经济学问。这只是其一。

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父亲病逝,他闻讯立即返乡。左宗棠认为,曾国藩在汀西瑞州营中不待君命,舍军奔丧的做法是很不应该的。于是,湖南官绅也都附和这一说法,这使曾国藩处于了十分尴尬的境地。这是其二。

尽管二人性情不同,经常意见不和,但都是关于“国事兵略”之事,而不是私人的权益之争。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不遗余力地向清廷举荐左宗棠,这也显示出他大度待人的精神。曾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有赞扬、无贬词,甚至说:“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就是在这样的力保之下,左宗棠才有了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

除了左宗棠之外,曾国藩对自己的弟子和僚友也很宽容。咸丰十年,曾国藩为杜绝王有龄分裂湘系的企图,在进至祁门以后,遂奏请咸丰皇帝将李元度调往皖南道。不久,李世贤攻克徽州,李元度没有逃往祁门大营,却败退至浙江开化,这表明李元度有倾向王有龄的迹象。曾国藩决心参劾李元度失徽州之罪,以申军纪。但文武参佐却群起反对,指责曾国藩忘恩负义。李鸿章声称“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曾国藩说:“我自属稿。”李鸿章表示:“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不能留侍矣。”曾国藩闻此,非常气愤地对他说:“听君之便。”李鸿章便负气离开了祁门。

后来,几经辗转波折,他又想回到曾国藩的门下,曾国藩不计前嫌,大度能容,并且写信恳请李鸿章回营相助。

在曾国藩的眼里,没有永远的敌对,也没有解不开的难题。当有人指出他的错误时,他深深自责,并且会立即改过。因为他雅量大度的为人,使其纵横官场几十年,声名大噪,称誉“完人”。

欲成大业者,胸襟坦荡、大度宽容,这不仅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也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真诚相助,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