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音效对演员表演情绪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从声音设计的角度上来说:首先,舞台演出(话剧音乐剧歌剧等一切戏剧形式)中出现的声音元素(现场制造的特殊音效,演员的嗓音,身体活动制造的声响,被播放出的或者由动作触发的预录音,甚至一片寂静)首要的目标受众毋庸置疑是观众。甚至根据声音的类别,有些声音,台上角色是默认无法听到的,比如背景音乐,烘托观众情绪的效果声等。此时,台上演员并非是听不到这些声音,而是听到,但不对其作出反应。但这种声音情绪的塑造对于演员的表演毫无疑问是有帮助的。之前为一些话剧设计声音的时候就运用到了实时控制的氛围音效,角色的“幽灵”出现时,不仅仅是台上的诡异绿色光线,同时出现的还有若有若无飘忽不定的高频率声音;溺水的人在昏迷的梦中看到的人,说话带着水流的混响声一样的回音等等。这些声音都不会影响到演员的表演,只是帮助观众了解空间的变换和角色的身份。当音乐从舞台上的一台收音机或者电视机中传出,这段音乐的作用就不再是背景音乐,而是像电话铃声或者敲门声一样的现实的音效,会被角色听见,角色也可能会对其做出反应,这时声音就成了配合演员传达导演想法的一种道具。像是这一次做《音乐之声》的声音设计时,主要运用的都是被演员用作道具的实际音效,电闪雷鸣吓得台上的孩子们惊声尖叫,也吓哭了不少台下的小观众,这一点颇为得意,因为如果只对台上经过排练的演员们产生效果而观众没有感觉,那么对观众来说这个音效就是失败的。所以声音对于演员的作用首先由这个声音的属性决定。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剧场都是传统舞台剧场,演员和观众不处于同一个空间。而声音效果的传达通常不会过多考虑演员的听感,所以很可能观众所听到的效果和演员在舞台上听到的完全不同。比如一个音效是一架飞机从观众席后方飞向舞台的方向,这个音效的环绕声很可能在舞台上就只是干巴巴的从返听音箱里传出,或者根本就没有返听,虽然不至于完全听不到,但演员在台上能听见的只有少量的反射声,这个时候演员对于声音的反应就需要靠排练来达到,而不是真实的反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7

针对第一个问题:舞台音响效果主要是针对观众席的观众的。虽然舞台上有返送音响,但是声场效果并不能和前厅(观众厅)的效果相比,主要是让演员了解到自己的念白和唱腔的表现情况。而演员对剧情环境的理解,以及由之带来的“情绪”,主要是靠在排练过程中,自己对角色所处的环境和状态的深入内化的理解上,而不是对现实环境的体验和感受。这是演员的基本职业要求,因为在剧本朗读、工作坊排练、片段排练等没有技术设备跟进之前,演员根本就没机会感受到音响、灯光、布景等个其他演出部门对演出提供的辅助工作,而且即使进入剧场进行合成后,这些内容也可能会因为市场(观众)而不是演员的需求而产生大大小小的改动。所以合格的演员,不应该对此有丝毫依赖。  

第2个回答  2018-01-07

前段时间我在参加「观点表演课程」(Viewpoints)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做「开放观点」(Open Viewpoints)的练习。大家即兴在台上进行形体上的表演。突然间老师开始播放一首情歌。「开放观点」的练习是即兴无剧本的。但是大家竟然开始适应情歌的节奏。即兴的内容也朝着感情戏方向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播放一首歌、一段音乐,真的能如此大程度地改变舞台上的情景吗。练习结束后,老师指出了这个现象。她说:音乐也是一名演员。它是一名很厉害的演员。「观点」认为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应当具备多方面的意识,比如空间关系、物理环境、动作的形状、节奏、持续时间、重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