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长城被毁?

如题所述

1999年我开始接触长城,最初的心思很简单,只是对户外运动的热爱再加上一点点对自然界征服的欲望。后来随着渐渐认识了许多长城迷,懂得了长城该去保护,于是便也开始思考如何保护的问题。现将我能想到的对长城的破坏力量和保护方法整理如下:

破坏力 破坏行为 实例 保护方法
长城 自然破坏 不可抗力 地震、雷击等 人为无法控制,没有好的保护办法
可抗力 有规律的自然侵蚀 可以采取一些正确的方法,人工维护,减少侵蚀
人为破坏 政府行为 修路、修水库 政府给与高度重视,树立法规进行保护
开发行为 不正当的修缮方法 制定《长城修缮条例》,总结正确的修缮方法,请有关部门监督执行。
民间行为 扒砖盖房拆毁长城等 法规约束、宣传保护常识
游客行为 踩踏、刻画等 法规约束、宣传保护常识
偷盗文物 偷盗长城上的碑刻等文物 法律严厉制裁

保护长城 政府力量 立法:《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全国统一)
《长城修缮条例》(规范修缮方法)
执法:专职长城管理员、民间监督
对长城普查:组织人力物力对长城全面普查,形成详细记录资料。
重点保护制度: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重点保护
宣传长城保护常识
配合民间保护
民间力量 有组织地宣传保护
监督违法行为
个人力量 不破坏
宣传保护
监督违法行为

破坏长城的力量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自然的,二是人为的。
自然对长城的破坏力量非常大,其中地震及雷击等不可抗力可能使边墙和敌台移位甚至倒塌,尽管发生的概率很小,但人类无法控制。最严重的破坏是来自平日的风吹雨打,这种大自然的力量我们无法阻止,只可以想一些办法,尽量减低破坏的程度。很多地方的长城长满了植被,砖也被树根或杂草顶开,树木慢慢长大后边墙遭到毁坏甚至坍塌。对于这种自然侵蚀我们先选一段长城做试验,请专家指导,在不破坏长城的基础上除掉杂草和树木,疏通排水沟。第一次处理好后,发动长城保护志愿者按照正确的方法来维护,定期除掉新长的草木,检查保存状况。此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自然的侵蚀,除了第一次国家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以外,以后的工作可以主要由志愿者完成。
自然对长城的破坏是遵守时间规律的,长城不会马上消失,只是一点点被覆盖,被遗忘,最终被埋葬。相比之下,人为的破坏却无规律可循,一个敌台一段边墙可能在几天时间里消失得了无踪影,这才是最深重的灾难。人们破坏长城的目和方式堪称多种多样,没有做不了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似乎也适用于这里。如何约束人们的行为,是保护长城的重点。
人的行为要依靠法律约束,2003年8月开始实行的《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就是很好的进步,起码做到有法可依了。此法规仅限于北京市执行是不够的,长城与其他文物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他涉及的省市多,范围广,国家有必要制定全国统一的《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并拨专款保证法规的执行。
执法是一个大难题,长城毕竟不象原先埋藏在地下的文物,挖出来后发现技术还无法保护时再重新埋入地下。长城永远屹立在山上,骄傲地跃入人们的视线。如何阻止人们的脚步,阻止破坏的行为,不是出台一个法规就能办到的。现在的尴尬就在于有法可依,却没有违法必究和执法必严。曾经听说有些地方设立了专职长城管理员,建议挑选一些志愿者协助监督,实现更好的管理。
长城的全面保护不是易事,但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地段,应该抢先实行重点保护。箭扣长城在违规攀登的游人屡禁不止的情况下已经围了铁丝网,试想再不严加管理,险峻的箭扣长城即将毁在游人的脚下。
除了法律,观念也约束人的行为,在完善法规和执行制度以外,宣传保护长城的理念非常重要,这也是民间长城保护力量在积极做的事情。2004年,长城小站的长城志愿者们在乌龙沟中学宣传长城保护,带去了精美的图片和故事,进行了幻灯讲座,向中学的100多个孩子介绍祖国美丽的长城,宣传保护长城的知识。今年春天小站又组织孩子们写了作文《我的家乡乌龙沟》,孩子们用质朴的话表达了对家乡长城的热爱,感人肺腑。
民间保护长城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长城小站正在做《家住长城边》项目,为住在长城边的乡亲们拍照,同时奉上长城保护宣传手册。或许短期内无法衡量此举的效益,但相信保护长城的理念会随着活动一点点深入人心。
立法和宣传都是政府要做的事情,同时还应该抓紧时间对长城进行普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对长城全面记录,包括GPS定位、照片、影像和文字。这必须依靠国家的财力和人力才能完成。
说了很多国家和民间组织可以做的事情,好像有些遥远和空洞,都不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能做的,那么个人又能尽哪些微薄之力呢?其实很多人早已在默默地做事情,他们自己不扔垃圾而且捡拾别人丢弃的垃圾、他们不在长城上刻画、不拆毁破坏长城,并努力宣传保护长城的知识。希望每一个热爱长城的人都能行动起来,不仅仅热爱长城,还要保护长城,我们每个人都做一点点,长城就能伫立得更久一点。
有一天长城真的会从地球上消失吗?我不相信。 有热爱长城的人就永远会有保护长城的人,他们选择了一条路,一条比长城还要长的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6
1999年我开始接触长城,最初的心思很简单,只是对户外运动的热爱再加上一点点对自然界征服的欲望。后来随着渐渐认识了许多长城迷,懂得了长城该去保护,于是便也开始思考如何保护的问题。现将我能想到的对长城的破坏力量和保护方法整理如下:
破坏力 破坏行为 实例 保护方法
长城 自然破坏 不可抗力 地震、雷击等 人为无法控制,没有好的保护办法
可抗力 有规律的自然侵蚀 可以采取一些正确的方法,人工维护,减少侵蚀
人为破坏 政府行为 修路、修水库 政府给与高度重视,树立法规进行保护
开发行为 不正当的修缮方法 制定《长城修缮条例》,总结正确的修缮方法,请有关部门监督执行。
民间行为 扒砖盖房拆毁长城等 法规约束、宣传保护常识
游客行为 踩踏、刻画等 法规约束、宣传保护常识
偷盗文物 偷盗长城上的碑刻等文物 法律严厉制裁
保护长城 政府力量 立法:《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全国统一)
《长城修缮条例》(规范修缮方法)
执法:专职长城管理员、民间监督
对长城普查:组织人力物力对长城全面普查,形成详细记录资料。
重点保护制度: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重点保护
宣传长城保护常识
配合民间保护
民间力量 有组织地宣传保护
监督违法行为
个人力量 不破坏
宣传保护
监督违法行为
破坏长城的力量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自然的,二是人为的。
自然对长城的破坏力量非常大,其中地震及雷击等不可抗力可能使边墙和敌台移位甚至倒塌,尽管发生的概率很小,但人类无法控制。最严重的破坏是来自平日的风吹雨打,这种大自然的力量我们无法阻止,只可以想一些办法,尽量减低破坏的程度。很多地方的长城长满了植被,砖也被树根或杂草顶开,树木慢慢长大后边墙遭到毁坏甚至坍塌。对于这种自然侵蚀我们先选一段长城做试验,请专家指导,在不破坏长城的基础上除掉杂草和树木,疏通排水沟。第一次处理好后,发动长城保护志愿者按照正确的方法来维护,定期除掉新长的草木,检查保存状况。此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自然的侵蚀,除了第一次国家需要投入人力物力以外,以后的工作可以主要由志愿者完成。
自然对长城的破坏是遵守时间规律的,长城不会马上消失,只是一点点被覆盖,被遗忘,最终被埋葬。相比之下,人为的破坏却无规律可循,一个敌台一段边墙可能在几天时间里消失得了无踪影,这才是最深重的灾难。人们破坏长城的目和方式堪称多种多样,没有做不了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似乎也适用于这里。如何约束人们的行为,是保护长城的重点。
人的行为要依靠法律约束,2003年8月开始实行的《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就是很好的进步,起码做到有法可依了。此法规仅限于北京市执行是不够的,长城与其他文物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他涉及的省市多,范围广,国家有必要制定全国统一的《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并拨专款保证法规的执行。
执法是一个大难题,长城毕竟不象原先埋藏在地下的文物,挖出来后发现技术还无法保护时再重新埋入地下。长城永远屹立在山上,骄傲地跃入人们的视线。如何阻止人们的脚步,阻止破坏的行为,不是出台一个法规就能办到的。现在的尴尬就在于有法可依,却没有违法必究和执法必严。曾经听说有些地方设立了专职长城管理员,建议挑选一些志愿者协助监督,实现更好的管理。
长城的全面保护不是易事,但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地段,应该抢先实行重点保护。箭扣长城在违规攀登的游人屡禁不止的情况下已经围了铁丝网,试想再不严加管理,险峻的箭扣长城即将毁在游人的脚下。
除了法律,观念也约束人的行为,在完善法规和执行制度以外,宣传保护长城的理念非常重要,这也是民间长城保护力量在积极做的事情。2004年,长城小站的长城志愿者们在乌龙沟中学宣传长城保护,带去了精美的图片和故事,进行了幻灯讲座,向中学的100多个孩子介绍祖国美丽的长城,宣传保护长城的知识。今年春天小站又组织孩子们写了作文《我的家乡乌龙沟》,孩子们用质朴的话表达了对家乡长城的热爱,感人肺腑。
民间保护长城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长城小站正在做《家住长城边》项目,为住在长城边的乡亲们拍照,同时奉上长城保护宣传手册。或许短期内无法衡量此举的效益,但相信保护长城的理念会随着活动一点点深入人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20
与故宫、埃菲尔铁塔没有被毁的道理一样。无论军人还是政府,都不是真正的强盗和恐怖分子,这一点与八国联军不同。何况大家都想把这些历史古迹留给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