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以《猫》原文作者对猫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表达了作者的落寞,同时也寄托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猫》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靳以少年时代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国际贸易系。20世纪30年代写了许多反映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生活。

《猫》一文作于1936年,是靳以母亲去世不久创作的,该篇文章写了猫的性格,并具体写了小猫的可爱,描述得细致生动,十分逼真,通过对猫的描写与回忆,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表达出自己凄清落寞的心境,寄托了作者无限的遐思。

扩展资料

靳以的《猫》与巴金的《小狗包弟》,都通过对小动物的描写与回忆,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堪称借物抒情的现代经典美文。不过,文本意蕴的鲜明反差,暗示了两位老友对人生与文学的不同理解。

靳以的《猫》开篇即点明猫与自身生活的密切关系:“猫好像在活过来的时日中占了很大的一部,虽然现在一只也不再在我的身边厮扰。”其中一次养猫经历,是在暗淡心境的衬托下,以絮语风格传达的。

文章写作者养猫的经历,在最后直接抒情,没有母爱呵护的小猫,不正是自己哀伤的写照?不再养猫,也正是怕睹物思人。将对猫生动有趣的描写、对母亲的深深怀念、自己凄清落寞的心境,精致而有机地编织在一起。所有事件似乎都任意点染,却无不独具匠心,涉笔成趣。无形之中,猫事与人情密切关联,猫成了作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被寄托了无限的遐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2
表达了作者的正义感、同情心、和严于剖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凡事要实事求是,对人对事都别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帮助弱小的主旨。
第2个回答  2019-12-23
建议猫原文作者对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爱恋的,非常怜爱的。
第3个回答  2016-11-23
the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next day.
第4个回答  2020-04-08
喜爱和赞美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