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如题所述

简述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

拓展资料: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其实这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制教育的制度,年限制为九年制,即又称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点。

民国时期的文盲率,一般认为是80%,比如毛主席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业待兴,但中央领导一步到位把义务教育年限达到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体现了国家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坚定信念。

历史沿革

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宗教领袖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人。改革胜利后,为使人们都有学习《圣经》的能力,路德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规。

改革措施

义务教育的各种变化,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运用“加减乘除法”全方位加大对义务教育改革的结果。

2016年1月10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北京表示,现阶段必须把义务教育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往上要扩大到高中,往下要提前到学前教育阶段,只有这样才能明显提高人的受教育年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25

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义务教育课程应该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道德、技能和身体方面的全面发展。课程设计应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学科,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

综合素养培养原则:义务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这种素养是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能够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变革和面对挑战。

科学性原则:义务教育课程应该基于科学原理和教育研究,追求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学习、积累知识、发展能力。

个性化原则:义务教育课程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和需求。课程设置应提供多样选择,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社会性原则:义务教育课程应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课程内容应关注社会问题和现实挑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可持续发展原则:义务教育课程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课程内容应涵盖环境教育、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维和行动能力。

这些基本原则能够指导义务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和未来的成功。同时,课程设置也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