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房固定利率如何调整

如题所述

固定利率贷款也可按要求转换为LPR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再进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

根据《通知》自9月25日起,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可向承贷金融机构提出申请,协商变更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

在此次实施细则中,多家银行也明确将于9月25日进行调整,调整后于当日起按新的利率水平执行。值得一提的是,为提高效率,多家银行原则上均采用统一批量的方式主动调整存量贷款利率。

而对于“二套转首套”的存量房贷,或不良贷款归还积欠本息的存量房贷,则需由借款人向银行主动申请利率调整,审批通过后再进行集中调整。

此外,固定利率贷款也可按要求转换为LPR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再进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例如,农业银行明确符合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且未以LPR为定价基准的固定利率贷款或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客户,需申请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后,再进行利率调整。

整体来看,各家银行调整规则基本一致,均作出了批量调整安排。对于符合调整范围的首套房贷利率,无需借款人提出申请,将由银行按照调整规则统一批量调整,并变更合同利率。

首套房贷款客户无需提供相关材料,但符合要求的二套房贷借款人,需要提供比如当地房屋管理部门出具的房屋套数查询证明等。

多家银行表示,符合调整范围但有拖欠的贷款,原则上还清拖欠前暂不调整,还清拖欠后可以调整。实际执行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可咨询贷款经办机构。

调存量的原因

居民提前还贷潮仍在持续,存量房贷降成本或是“破局”关键。居民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利率“倒挂”是引发居民提前还贷潮的重要背景。

实际上从去年2月开始,就首次出现了居民中长贷单月负增长的情况。居民提前还贷的现象依然“高温难降”,对银行的收益和稳定性持续造成影响。随着资产端收益率的回落,负债端成本却相对刚性,使得居民倾向于重构资产负债表、提前偿还贷款。

作为居民部门资产端的最大组成,房地产资产的价格预期已发生了调整,近两年70大中城市的房价同比也进入了负区间。同时,随着市场化利率的走低,其他的金融产品提供的回报率相比往年也要偏弱,典型的例如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已长时间低于2%、无风险的存款利率也接连下调。

在负债端,我们主要考虑占比接近8成的房贷成本。我国的房贷利率是有管理的,尽管市场利率已经回落,房贷利率的调整幅度却较为有限,尤其是存量部分的房贷。2021年底,新发放的个人抵押贷款利率高达5.63%。

去年以来,新发放的房贷利率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回落,截至今年3月,新发放的平均利率相比21年底下行149bp。但存量房贷方面,点差是固定的,因此仅跟随5年以上LPR利率调整了45bp(截至7月)。

因此,要减缓提前还贷的趋势、稳定融资需求,有必要同步调整居民负债端融资成本,尤其是存量房贷利率存在明显的调整空间。另一方面,房地产政策也在“调整优化”。近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数据显示地产市场依然偏弱运行。

而7月政治局会议新增表述“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对房地产的定调已在积极变化,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也能够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及利息负担,有助于稳定地产市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