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征观后感800字

800字

《长征》观后感

电影《长征》片长1.5个小时,分上、下两集,向观众展示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战略大转移的历史场景。影片宏伟壮观,深入的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用史诗笔触全景刻画了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

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几次较大的战役和险境,讴歌了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那么一些问题:红军是凭借什么才能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甩掉围追堵截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国民党的军队,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为中国的革命保留了珍贵的火种?是什么让本来是执行战略大转移的一支队伍,在漫漫的万里长征中却扮演了播种机的角色,把革命的理论散播到千万户家庭呢?
影片没有交待长征的起因和背景,可能是因为受限于电影片长的原因吧。故事是从湘江河畔,红军抢渡湘江开始的。由于博古、李德对军队撤退所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所以部队带着大量的缁重挤在湘江桥上,几天几夜部队也没有能完全通过湘江。然而,时间就是生命,在红军的上头敌人的飞机在狂轰烂炸,后面有几十万追兵正汹涌而来,前方,蒋介石在加紧布置几道拦截的防线。红军长征的第一道本来不是难关的难关就这样横在了全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面前。幸亏红军的后卫部队拼死抵挡住了国民党追兵的猛烈进攻,为中央红军过河抢得了宝贵的时间,要不然,此役红军的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红军能避免覆灭的原因在于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是后卫部队的敢打猛拼的劲头,阻滞了追兵前进的脚步,给红军带来了珍贵的喘息机会。如果没有五万牺牲将士为了理想不怕牺牲的精神,(明明知道自己在后卫阻击,生还的可能性很少,但为了整个集体,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他们的壮烈情怀,也就不可能再有后面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发展,更不要说建立新中国了。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牺牲的先烈们。
在一个集体当中,如果战略指挥出了问题,大家都乱成一团,没有众志成城的决心,没有凝成一股劲的凝聚力,没有哪怕牺牲个人也要保全集体的信念,那么这个集体决不会走得很远,而我们的红军指战员就具备有这些优良的素质,终于能够令决策失误的红军起死回生,创造了中华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些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国际形式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的人民更应该汲取和发扬,不要先自乱了自己的阵脚,大家团结一致,发扬红军精神,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强国强军,保证中华民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26
影片没有交待长征的起因和背景,可能是因为受限于电影片长的原因吧。故事是从湘江河畔,红军抢渡湘江开始的。由于博古、李德对军队撤退所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所以部队带着大量的缁重挤在湘江桥上,几天几夜部队也没有能完全通过湘江。然而,时间就是生命,在红军的上头敌人的飞机在狂轰烂炸,后面有几十万追兵正汹涌而来,前方,蒋介石在加紧布置几道拦截的防线。红军长征的第一道本来不是难关的难关就这样横在了全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面前。幸亏红军的后卫部队拼死抵挡住了国民党追兵的猛烈进攻,为中央红军过河抢得了宝贵的时间,要不然,此役红军的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红军能避免覆灭的原因在于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是后卫部队的敢打猛拼的劲头,阻滞了追兵前进的脚步,给红军带来了珍贵的喘息机会。如果没有五万牺牲将士为了理想不怕牺牲的精神,(明明知道自己在后卫阻击,生还的可能性很少,但为了整个集体,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他们的壮烈情怀,也就不可能再有后面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发展,更不要说建立新中国了。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牺牲的先烈们。
在一个集体当中,如果战略指挥出了问题,大家都乱成一团,没有众志成城的决心,没有凝成一股劲的凝聚力,没有哪怕牺牲个人也要保全集体的信念,那么这个集体决不会走得很远,而我们的红军指战员就具备有这些优良的素质,终于能够令决策失误的红军起死回生,创造了中华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些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国际形式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的人民更应该汲取和发扬,不要先自乱了自己的阵脚,大家团结一致,发扬红军精神,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强国强军,保证中华民族 老萨常说,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是在于知道中国这个国家和中华这个民族未来的走向和发展规律。以历史作为借鉴,造福我们的子孙,避免无意义的战争,动荡,不公平社会。研究历史是让每个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能够有比较幸福的一生。
这才是研究历史的最终目的,也是每个历史研究者所应该追寻的最终目的。
单纯为了赚钱,出名或者低级的政治目的来写历史,是违背历史研究的真正意义的。
那么就长征来说,虽然对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g,地方军阀,日本,苏联的意义都非常深远,但是实际也是很不同的。
红军
对于红军来说,他们虽然在国民政府的大规模围剿下失败,丢失了南方全部的根据地,损失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有生力量。
但是红军仍然通过长征绝处逢生,作为一支武装来说,红军仍然保住了自己的生存。没有像当年的石达开,李自成一样在敌人的围剿中崩溃灭亡。
长征是红军和中g生存的保障,而西安事变则是中g扭转命运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果没有长征的成功,红军被消灭在中央苏区,湘江,大渡河,或者雪山草地上,那么现在的中国大不一样了。
国民政府
对于国民政府来说,蒋介石成功的利用中央红军长征,以中央军损失3万人以下的微小代价,在长征前后的二三年内。完全收复控制了由地方军阀或者中g控制的江西,福建,广东,湖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八个省,收编地方军阀部队至少超过70万之众(仅仅一个四川就有正规军20多万)。又通过红军,基本控制或者半控制了 广西,云南,西康,宁夏,青海 五个省,控制地方军阀军队超过20万人。这几省的军阀虽然保持一定的半独立地位,但是由于实力大多被红军或者中央军削弱,只能大部分听命于中央的行政和军事命令,再也不敢公然的抗拒了。
总之,蒋介石利用红军长征的一年多时间内,以中央军损失不到5万人的微小代价,收编和半收编军阀部队至少超过90万之众,收复和半收复中国西南,西北共十三个省份!可以说,这是一个代价极小的二次北伐,也特别体现了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高层的高超军事和政治手段。
这些省份的收复,对于中华民国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不谈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单从军事上来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