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风式律诗

如题所述

一、王力先生所说的律诗三要素

我律诗的四要素:平仄、押韵、对账、粘连。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一书中,也提到了律诗的“三要素”。

1、字数合律

五言律诗必须四十字,七言律诗五十六字。

这个要素老街没有说过,因为这是基本的常识。

更详细的解释这个要素,可以这样说:律诗必须是齐言诗,也就是每句字数一样,五字一句,八句一首,就是五言律。例如马戴的《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七字一句,八句一首,就是七言律。例如岑参的《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五字一句、四句一首的律诗,是五言的近体绝句,五字一句,多于八句就是五言排律;七绝、七言排律也是如此。

但是,这仅仅是标准之一。仅仅符合这一个要求肯定无法判断。

2、对仗合律

王力先生解释对仗合律时说:律诗的中间二联必须对仗。例如上面举例的诗: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这是指八句的律诗而言,而四句的律诗(绝句)可以不用对仗。例如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也是律诗,就不需要对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而排律多于八句,中间可不仅只有二联。除了首联和尾联,中间所有的联都对仗: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但是偏偏有一些“律诗”中间不对仗,例如上面举例的崔颢《黄鹤楼》的颔联就不对仗: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间二联都不对仗: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像《黄鹤楼》、《夜泊牛渚怀古》这类诗,在《唐诗三百首》中都被归入了律诗。这种符合字数要求、不符合对仗要求的“律诗”,就是古风式律诗。

3、平仄合律 讲究粘对

王力先生关于律诗的第三个要素是:

平仄合律,每句平仄须依一定的格式,并且讲究粘对。《汉语诗律学》

平仄合律,就是指必须使用格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四种句式中,个别位置的字可平可仄,另外平平平仄仄还有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的变化,以及几种拗句的变化。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粘对,粘指粘连(第二句的第二个字,与第三句的第二字,平仄一致,以此类推下去),对是对仗(第二个要素)。

可以看出来,《黄鹤楼》的前四句,也不符合第三个要素,所以更是古风式律诗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