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统治者曾四次灭佛,佛教为何屡屡遭到帝王的剿灭?

如题所述

佛教在中国发展至今,早已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但佛教在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曾遭受过四次灭顶之灾,这四次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周世宗柴荣组织的灭佛运动,直到宋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之后才彻底结束了时不时发生的灭佛运动。

佛教作为一个从印度传播过来的思想教派,必然有着和中国本土思想格格不入的意识和文化,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之后必然会和中国本土教派,传统思想发生冲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如十六世纪的欧洲宗教斗争一样,佛教的传播很有可能就是印度针对中原发起的宗教战争·ã€‚

北魏太武帝为了统一北方,进一步巩固在中原的政权地位,为了能使自己的军事实力最大化,当时基本上是全民皆兵,而当时的寺庙按照历法不仅可以免除租税,和尚还可以免除徭役,于是太武帝就下发诏书,命令五十岁以下的和尚统统还俗。当然,当时的原因也不仅如此,如他因为过于听信宰相的谗言,改信天师道,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的和尚并不守清规,与谋反之人交往密切,长此以往下来,太武帝越来越排斥佛教,就逐渐发展到了灭佛运动。

北周武帝时期,当时的思想也是以儒家为主流思想,但是当时的佛教已经沦为了社会的蛀虫,因为政策的优待,当时的和尚不仅不交税、不当兵,面对灾民,他们不仅不赈灾救助灾民,反而趁机吞并灾民的土地,同时还有大量的违法之徒,借出家做和尚来逃避官兵的抓捕。当时的佛教徒甚至还多次密谋造反,于是武帝非常生气,就下诏书毁掉佛寺,并命令当时的僧人还俗。

安史之乱过后,国家经济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国家经济恢复期内需要大量的钱财和人手,但是当时的佛教不仅大肆扩张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人工,而且佛寺也不用交税,僧人也可免除徭役,而且还和寺庙还经常和当地的地主阶级发生冲突。这给国库收入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当时整个国家最富裕的莫过于佛教,于是就发动了灭佛运动,以求能快速的充盈国库,发展经济。

其实这几次灭佛运动原因都是相似的,都是佛教过多的占用了国家资源和减少了国库收入,最后一次后周世宗也不例外,五代末期,周世宗出于国家社会动荡刚刚平息的考虑,为了能尽快恢复国家的经济生产力,国家需要稳定的税源和大量的劳动力。周世宗早年刚建立基业的时候本来就对佛教不感冒,甚至还因为佛教在战乱时期出现的种种弊端而痛之入骨,现在佛教又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经济,所以在他坐上皇位之后便下令废除佛教,摧毁所有的寺院,还收购各大寺庙中的铜像回炉铸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7
因为很多帝王认为佛教是来自外国的外来思想,认为它能颠倒秩序,不利于人们的思想养成。
第2个回答  2020-11-26
因为佛教具有鼓舞人心的能力,很容易就带偏民众的思想,影响国家安定。
第3个回答  2020-11-24
因为他们发展得太迅猛了,占据了大量的领土和劳动力,对国家发展形成阻碍,因此会遭到帝王的剿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