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不在活着的时候能管事的时候就传位,要等死了才传位?

如题所述

康熙不在活着的时候、能管事的时候就传位,要等死了才传位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即是出于保护和考察储君的需要,也有提防储君的意味,谁让最是无情帝王家呢。

一、保护储君

自从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后,夺嫡之争就让康熙深感震惊,夺嫡的势力、参与的范围和影响都远远的超出了他的想象。因此他在第一次废太子之后不得不复立太子,以稳局势,也是从这时候起,他开始决定要保护他心中新太子的人选。因为他知道一旦把新君公布,新储君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会成为夺嫡势力新的攻击和摧毁的目标,倒不如用旧太子来做挡箭牌。一来引开朝中夺嫡势力对新储君的注意力,保护了新储君。二来也向朝中群臣隐藏自己的心思,暂时稳定朝局。

二、考察新君

新君人选是确定了,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更改,因此康熙不过早公布新储君人选有另一层的用意是为了考察新太子这个人选,到底值不值得自己的托付。既然能够成为他心中人选,能力方面肯定是有的,康熙最主要想考察的是新储君的心胸气量,对君父兄弟的恩义、对百姓的爱戴、还有就是对改革的决心。

在康熙的试探之中,胤禛都出色的完成了康熙对他的考察。特别是在保举废太子和推荐十四阿哥出任大将军王这两件事上,大合康熙心意。表现出了他时刻以国家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兄友弟恭的良好形象,因此康熙也在心里确立了他的储君之位。

三、提防储君

公布新储君,一早传位,就意味着权力的过渡。康熙当了几十年的皇帝,对权力的热忱始终如一,况且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向来就是不容觊觎的,把权力交出去,自己如何自处,始终是个尴尬的位置,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在康熙之前,太上皇的日子可没几个人好过的,唐玄宗李隆基,明英宗朱祁镇,要么郁郁而终,要么发动政变。皇权的诱惑实在太大,康熙不舍得,也不敢放。

况且历史上心甘情愿把权力交出的皇帝是很少的,宋徽宗让位给钦宗,那是因为大难临头了。更重要的是万一新储君重蹈旧太子的老路那怎么办,一旦新君势力坐大,谁敢保证如果等不及不会再来个逼宫弑君,毕竟他圈定的人选胤禛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在那个年纪谁不会担心自己熬不出头来。

综合以上这一切因素,康熙迟迟没有另立新太子,新储君的人选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等到他发现自己大限将至,才召见胤禛,把这一番良苦用心全盘托出。这时候让胤禛了解自己的用心,更能增加自己的震慑力,也才能让胤禛感恩戴德,坚定地去继承他的遗志,整顿弊政,刷新吏治,善待他的臣民和兄弟,延续的大清江山的盛世。不得不佩服,剧中的康熙把帝王权术运用得淋漓尽致,高深莫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8
我个人认为是为了自保 有个好的收场。
历史上从纣王开始 纣王的父亲传给他 没有传给他哥 他哥联合他的叔伯们在纣王在外平乱联合被纣王杀了父亲的周武王 把家偷了 因为这里除了纣王 没有做到平衡 让手下相互斗
齐桓公呢 临死前还没传也是没交代清楚 被太监 小儿子 仆人软禁饿死
紧跟着的楚成王传位了 不过太子不甘心权利不全 直接软禁了想让楚庄王死 最后楚庄王不想活活饿死 直接上吊了
然后就是赫赫有名的胡服骑射赵武灵王 及时传位了 太子也是不甘心权利不全 还有人经常去赵武灵王那里煽风点火 另外还有老臣一直不服他 不太听太子的 这让太子怎么受得了 也是沙丘病变 活活饿死
秦始皇呢谁知道 也是在沙丘 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然了野史也有说李世民 雍正都有弑父的嫌疑
至于唐国强的雍正王朝:康熙平衡了各阿哥的实力 老四和老八 然后就是太子被废好几次险些被杀 即震慑了其他阿哥 也让老四、老八、老十四相互斗 做到了平衡 然后才得了个寿终正寝。。
个人认为康熙是发现太子不行后 然后指示的其他人逼太子反 然后要杀他 废他两次 来震慑其他阿哥 以免自己被杀。然后最后让老八 老四相斗用来平衡 用老十四掌军权 避免老八老四实力不对等出现失衡 这就是平衡之术 。让自己寿终正寝 又保护了老四
第2个回答  2020-10-16
因为康熙的子嗣众多,并且拉帮结派十分严重。他如果在活着的时候就传位给他的某个儿子,就会导致其他的儿子产生不满。
第3个回答  2020-10-10
因为早立太子会引起皇子们的纷争这样会引起兄弟之间不和睦,所以在死的时候才传帝位,这样比较保护兄弟们之间的感情
第4个回答  2020-10-11
因为他不放心,康熙的子孙办事情让他感觉不牢靠,所以在能够管事的时候啥事情都是自己安排操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