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北约成立之前,这段时间苏联有欺负过欧洲同盟吗?

如题所述

二战后美苏两大集团开始了冷战,先后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阵营展开激烈的对抗和军备竞赛。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80年代,双方各有攻守,直到苏联解体,这两大集团的对抗才得以结束。
战后,美国以帮助欧洲国家抵抗法西斯势力功臣自居,经济上对欧洲国家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援助欧洲国家尽快恢复发展经济,军事上于1949年4月成立了包括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内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后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西班牙加入其中。使北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组织,成为美苏对抗的重要抓手。
联为了同北约对抗,联合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以及民主德国在1955年5月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从而开始了双方冷战。
但是,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宣布解散,而与之对抗的北约此时并未解散,北约反而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将原先的华约成员国悉数纳入麾下。同时继续挖苏联的墙角,把原苏联加盟成员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吸纳进北约,然后北约将势力范围推进到白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一线。
北约的东扩主要针对的是俄罗斯,这将大大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因此俄罗斯强烈反对北约东扩,于是双方在乌克兰展开了博弈。现在的乌克兰政府走得是亲西方路线,因此乌克兰一心想加入欧盟和北约,但是由于俄罗斯的反对,欧盟和北约暂时拒绝的乌克兰的请求。
乌克兰地处欧盟和俄罗斯之间,北约视乌克兰为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生存空间的前沿阵地,俄罗斯视乌克兰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和缓冲区,因此双方博弈的结果就是乌克兰陷入动荡不安的危机之中。
即使北约将势力范围推进到乌克兰一线,也不能完全封堵俄罗斯西进的通道,因为俄罗斯在二战后还从德国获得一块战略要地。1945年柯尼斯堡战役后,苏联红军占领这座位于德国东普鲁士的城市。战后,根据《波茨坦协定》,柯尼斯堡及周边地区成为苏联领土,其后苏联将其改名为加里宁格勒。
加里宁格勒地处波罗的海沿岸,北部和东部与立陶宛相邻,南部与波兰接壤,西侧与波罗的海相邻。加里宁格勒现为俄罗斯在欧洲腹地的一块飞地,面积1.5万平方公里。
战后,苏联对加里宁格勒进行了重建,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冷战时期苏联将波罗的海舰队的总部设在这里,成为双方交锋的前沿阵地。
针对北约东扩,以及北约在东欧国家频繁的军事演习,俄罗斯从2016年开始在加里宁格勒部署S-400防空导弹系统和“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
S-400防空导弹是是俄罗斯陆基移动式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是俄军防空部队现役最先进的主力装备,其最大射程400公里,能同时瞄准72个目标、攻击36个目标。
“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是俄军最新型战术导弹系统,射程可达500公里,能够全天候对特别重要的小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任务,具备机动性强、隐蔽性高以及导弹作战准备时间短等特点。
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部署这些利器以后,将直接威胁欧洲的腹地安全,但是加里宁格勒周边的国家,没有任何有实力的军事力量可以同俄罗斯相抗衡,加里宁格勒被称作“刺向欧洲腹地的利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30
知不觉自己贷了三万,
第2个回答  2020-06-30
有的。和英国成了敌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