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铜臭真人长什么样子?

如题所述

网络上没有墨香铜臭的真人照片,这也是作者的一种炒作方法,越是神秘,越是有人关注。

墨香铜臭,原名袁依楣。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代表作有《人渣反派自救系统》《魔道祖师》 《天官赐福》等。

虽然成就很多,但是网络上也传言墨香铜臭因犯罪入狱,罪名是非法经营,据称是她偷印自己的书贩卖,被版权购买者晋江文学告上法庭。

2020年11月10日,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公布了“杨旸、袁依楣非法经营一审刑事判决书”,案由为非法经营罪,案件详细信息未公开。

扩展资料

墨香铜臭的《天官赐福》通过谢怜这样一个历经苦难仍心怀慈悲的理想主义者形象,触达了信仰、道德等深刻的价值命题,其生动唯美的画面感也推动了大量优质同人创作的诞生。虽然创作技巧上有所欠缺,但新生代作者审美特征的变化、艺术水准的提升都彰显了他们潜在的无限可能。

2017年晋江年度盛典最受欢迎作者,《天官赐福》2017年度佳作。

2018年晋江年度盛典纯爱系列最受欢迎作者。

2018年晋江年度IP改编最有价值作者。

2019年晋江年度IP改编最具影响力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香铜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7
如上,虽然不认识现实中的她,但从作品中认识了一个有些温柔,有些善良,还有很多理智的人

(特意用了有些,防止有杠精摸过来,有些温柔也会挑人的,有些善良不代表骂不还口,就像初次见面我一般会乖巧有礼,但对面如果就此认定是软柿子而嚣张不讲理搞事情,也有可能被我怼到怀疑人生的)


关于她三本书的分析很多,渣反虽然是第一本有着种种不足,但是故事是自洽而清奇的;到魔道有很多进步,故事也是一脉相承的有许多出人意料而理所当然,有思考也有欢乐(有时皮过头我都懵了......)还有悲伤带来警醒π_π;到天官更进一步,不再局限于人、事的道理,而是通过两个人(还是神)八百年的历程引出更多人神鬼之间精彩和遗憾的故事,不止是讲的故事,更像截取一段时光中交织的脉络,通过这些纷杂交错的事件提取出不同的(#我词穷了,吃个饭再来改......)

虽然不得不承认天官更好一点,可就我自己而言,心头好永远是魔道了,不同于其他揭露人心人性和世事的作品 总带有些抑郁和丧气,看完心里不舒坦,还可能压在心头缓不过来

她虽然也在书中体现了那么多人心复杂世事艰辛,但最后终归是治愈人心的,我在看魔道之前看了一份过于致郁的作品(别问,太报社了,我不坑人去看),被有一本书缓解了不少(也别问,太羞耻了我不会说的),直到过了一年半,看完魔道,哭完,才发现自己是真的被治愈了,明白之前的安好只能算暂时的压制。魔道看完是意难平,也并非不难过,但是在想过很多之后人不至于陷入什么念头不可自拔,而是因为书中人的伤痛,真的知道珍惜有些人有些事,也知道有些......可能会付出的代价,但并不妨碍自己依然会坚持,反而明悟了有些事情后绕开会消磨心智的处境也许能坚持的更久,走的更长远。

书中江氏家训出自孔圣言论:明知不可而为之

-虽修非常道,但仍行正义事-书中魏婴虽因磨难不得不走了旁门左道(后被打为邪魔外道)但行事仍不违本心,不忘道义(真-至死不休)正是对此的践行

-是非在己,毁于由人,得失不论_是历经两世诸多荒谬事后,仍不悔此心此行的坚持始终,不顾生死名声,不计个人处境的理想者。扪心自问,我做不到,所以在书中看别人坚持理想信念聊以自慰,就像在阅读寻求知识/功成名就/后宫/爽文/升级流,我就喜欢这个了(理直气壮!)

初心易得,始终难寻(不是高考作文我为什么要写这句话→_→但是一时找不到贴切的替换了凑合看吧,出戏就笑不用憋着了)能坚持下去的多少看起来带些理想主义者的傻气(๑• . •๑)自己做不到也没必要迁怒做到的,可以承认自己卑微如尘土,但绝不愿意在妒意中扭曲而疯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4-21
1.她不叫袁依楣。
2.墨香在三次元没有透露任何消息(但咱最起码知道人家是女的)
第3个回答  2024-08-05
“墨香铜臭”是网络小说作家的笔名,真名未公开,因此其真实长相也未被公众所知。在网络文学界,许多作者选择保持匿名或使用笔名,以保护个人隐私。墨香铜臭以创作了多部广受欢迎的小说而知名,包括《天官赐福》、《人渣反派自救系统》和《魔道祖师》等,这些作品不仅在网络上获得了极高的人气,还被改编为动画、漫画、有声书等形式,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
由于作者选择保持匿名,网络上流传的关于墨香铜臭的个人信息大多未经证实,包括长相、年龄、性别等。尊重作者的隐私是网络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原则,除非作者本人公开个人信息,否则外界无法得知其真实身份和外貌。
在网络文学创作中,作者的笔名往往成为其作品和风格的象征,读者更多关注的是作品本身的质量和内容,而非作者的个人情况。墨香铜臭的作品以其丰富的人物设定、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成为了网络文学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