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如题所述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里面其实已经比较明确: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个人申报方式是什么?
1、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方式之一就是采用自行申报的方式。自行申报,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也就是一个自然年度满了后,纳税人应根据自己的一年收入自行填报,进行申报应税收入,假如你不申报,就有可能会涉嫌偷税漏税。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灵活就业的人员。2、单位申报。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方式之二就是采用单位申报的方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所谓的扣缴的义务人,就是指劳动者的用人单位,也就是由用人单位代替劳动者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个税,而劳动者不用自己操心。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上班族。

二、个人所得税申报原则。
如实申报。个人所得税申报应该坚持的原则之一就是如实申报。也就是你每年的收入是好多,你应该扣除哪些专项扣除项,你的应税收入是好多,这些都必须要如实的申报才行,假如你瞒报,一旦被查证了,就有可能涉嫌偷税漏税。年度申报。个人所得税申报应该坚持的原则之二就是年度申报。也就是按照国家的要求一年申报一次,不能跨年申报,假如涉及到跨年申报的话,就已经涉嫌不及时社保纳税了,就没有尽到纳税人的缴税义务。

三、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1、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2、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25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我国个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5000元以内是免征额,如果你的月工资还不到5000元,那你就不用交税了,而其中的专项扣除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四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四款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扩展资料: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多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